六位专家+实战技术精英共同支招,只为设计出一款“中国好牛料”
发布于 2022-06-03 09:34
反刍饲料产业作为畜牧业的最后一块“蛋糕”,正随着反刍养殖板块的快速发展,而快速变化。然而,时下肉牛养殖业正面临着原料价格高企、市场行情低迷以及饲料禁抗后如何高效保障犊牛肠道健康、提升养殖效益的巨大挑战。
研讨会由广州博善生物董事长潘军博士主持。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总经理杨绍坤在致辞中说到,十年征程未停歇,初心不改敢为先!自2013年诞生之日起,“中国好饲料”活动就始终秉持“为养户选好料,帮养户提效益”的初衷,矢志不渝,过往9季活动,我们传播正能量,树立行业榜样,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22年,“中国好饲料 第10季”开启新征程,在迎来活动十周年之际,诚邀业内广大同仁与我们共同直面挑战,聚焦“降本增效”,建言献策,展示企业方案与产品,开创行业发展新篇章。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281317854002.jpg)
周振明教授详细阐述肉牛的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他讲到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营养供给满足动物的需要,让动物的生产性能发挥到最大。
周教授介绍到肉牛营养需要其实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工作。与国际肉牛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肉牛产业仍然落后。尤其是在营养和饲养领域,饲养标准落后于产业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在用别人的标准的时候,也必须根据我们国内的生产实际,我们有什么样的饲料资源,我们用什么样的养殖的方式。所以国外的东西我们只能进行借鉴,而不能等同的照搬过来。”周教授讲解了肉牛饲养标准的四个核心要素——采食量、营养需要量、饲料成分和能应用的软件。
第二部分周教授介绍了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最经典的、最准确的就是把饲料直接饲喂肉牛,测定生长性能。但时间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另一种是通过消化代谢实验来评价某种饲料的营养价值,该方法仍耗费相当惊人的人力物力。第三种评定方法是通过化学组分预测饲料的营养价值。
最后周教授介绍了不同饲养阶段的营养需要案例。指出做到精准营养,必须划分成不同的阶段来进行饲喂。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250623324.jpg)
第一部分是提质增效。提质增效需要五项因素,基因、营养、保健、环境是相加的,而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并且是相乘的关系。注重管理是最有效经济的提质增效方式。其中王博士提出自己的观点“反刍动物酸中毒是反刍动物养殖的一切问题的根源!”控制好酸中毒可以解决反刍动物养殖50%-60%问题。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粗料和辅料。首先王博士反复强调玉米全株青贮是养反刍动物最优的一种原料。第二是作物及秸秆,包括玉米水稻小麦秸秆。第三是一些糟渣类,包括啤酒糟,白酒糟、豆腐渣、果渣等等各类。这些统称地产原料,“就是养牛场周边啥原料便宜,就用啥,当然得会用,得用好,这才是真正起到节本增效最大的地方。”
第四部分介绍“新原料”及促消化产品的使用,王博士强调压片玉米、高湿玉米、全棉籽和过瘤胃脂肪粉这四种“新原料”最大的好处,一方面有效的满足育肥后期动物对能量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它可以节省配方空间,从而使育肥后期动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促消化产品有生物发酵饲料,还有一些酶制剂,中草药制剂,以及益生菌类也是养殖肉牛必不可少的、发挥作用非常好的一些促消化的添加剂产品。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220139774.jpg)
孙涛博士报告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两种肉用犊牛的饲喂模式,一种是母子分离模式,如荷斯坦奶公犊;另一种是随母哺乳模式,如西门塔尔、安格斯。并就两种肉牛犊牛的饲喂模式的饲喂方法以及优劣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第二部分孙涛博士介绍了犊牛饲料无抗化方案。首先介绍了莫能菌素对犊牛的作用,其次介绍了从产品的角度,管理的角度采用的组合方案和措施,分别是犊牛料大原料的精选升级,改善瘤胃功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的产品,牧场养殖管理的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孙涛博士和大家分享了肉牛养殖增效的路径和选择。对于肉牛养殖环节如育肥阶段存在着日粮原料使用的浪费,可以从日粮优化的角度,包括选择更丰富的原料,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原料,开发非常规性原料,来实现降本,直接增效效果。另一种在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环节上,结合目前整个行业的水平,孙博士提出应该是采取增效-降本-再增效的这样的一个模式和路径。第一个增效指加强对于犊牛的管理,加强营养,充分发挥出犊牛的生长潜力,提升日增重水平,降低造肉成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全程增效的效果。在不同的阶段,在面对不同的情况下,要实现肉牛的降本增效要有不同的路径和选择。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285028464.jpg)
刘薇经理的报告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原料的市场的一个现状,在这种情势下,只有精准使用原料,与规范的饲养管理搭配,才能共同打破现在养殖困境。
其次讲解了肉牛养殖中原料选择的策略。首先在原料上,要对这个原料进行性价比的评估,有效利用这个副产品的资源,通过优化加工方式来实现价值最大化。刘经理通过列举了4种蛋白原料,4种能量原料,4种副产品原料,4种粗饲料及其营养价值,详细阐述了当下如何精准评估原料。文献报道小麦不可以完全替代玉米,实践中摸索小麦替代玉米的添加比例在25%-35%是比较合适的。刘经理提出在肉牛的育肥中粗饲料不用选择“太好”,不是指发霉变质的饲料,是让肉牛能够达到一个足够反刍率。通过价格和营养元素双重标准来决定原料的使用。
再次肉牛饲养中高效平衡的搭配,首先要营养模型的平衡,再有是降解速率的互补,最后肉牛养殖增效,分阶段饲养要明确,每一个阶段对应特有的营养方案。
最后肉牛养殖增效的保障。日粮的精准必须要建立在原料数据的精准基础上,牧场自有原料数据库的建立是营养方案中重要的环节,所以因地而制宜来分析牧场所用的原料各种组分,依据营养需要以及肉牛的品种,还有结合当地的养殖现状,然后设计出不同的饲粮。最后要结合规范的饲养管理,监控日粮的制作。以加水为例,讲解了对TMR适口性的影响,从而影响采食量。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286226754003.jpg)
刘关柱老师报告从四方面展开。
一、肉牛产业系统营养
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肉牛的养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包括营养技术方面遗传育种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层面的改善。然而在整个肉牛产业生产层面上依然还有很多问题,如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饲养模式也是会发生很大差异,这给肉牛产业的节本增效实际上留了很大空间。
二、千万头肉牛系统思路和皓月肉牛产业思路
刘老师通过数据分析,提出“中国人的菜篮子要拎在中国人手里”,不光有数量充足的普通牛肉,还有高端牛肉,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皓月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进行了布局,六大产业链包括饲料加工业、畜牧养殖业、肉品加工业、生化制品业、制革业以及有机肥加工业。
三、节本增效落地措施
皓月采用科技对产业进行引领,成本倒推,倒逼各环节节本增效,牵住屠宰主业牛鼻子,平台与农民、养殖户建立利益共同体。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3/4_16542226892424.jpg)
其次卢博士提到成本降低有难度,但是增效有非常大的空间,主要靠精准营养,通过考虑原料的多样性,反刍专用数据库,精准营养素,优化配方。原料使用建议要考虑就近省钱的原则,根据当地有资源,考虑一下价格、储存的方式、还有供应链是否稳定。
再次卢博士介绍了肉牛的饲料原料的选择策略。在精料补充料能量原料玉米当然是首选,麸皮是一种比较好的替代物。建议次粉在这个牛料精料里边基本上用量在5%左右;建议使用DDGS和喷浆玉米皮时,也要考虑非蛋白氮的含量;小麦用量建议就是不要在你的日粮中不要超过这样一个30%。
最后卢博士介绍了普爱集团的反刍RMB工程,是公司客制化的一个延伸。R农场调研。M管理体系、B效益提升,通过RMB工程能够能够让动物更健康,让效益更卓越。
报告分享结束后,六位老师还进行了精彩的互动讨论,并回答了线上网友的提问,答疑解惑,畅所欲言。
互动环节
Q
互动问题1:怎样做客户定制
需要牛场来做哪些配合工作?
Q
互动问题2:小麦替代的是玉米还是淀粉?
这个25%-35%替代的玉米还是淀粉。
Q
互动问题3:大理石花纹牛肉饲养饲料技术应该是应该是申请了一个饲料配置技术,能够让这个和牛和延边黄牛杂交,或者是普通的黄牛有大理石花纹牛肉的性能,那您给简单的再展开介绍这项技术。
Q
互动问题4:从科学的角度,能不能再简单再谈一谈青贮小麦的饲喂价值。
Q
互动问题5:在我们国家当前的养殖状态下,建议的肉牛的营养标准起步阶段在什么时候更适合。这是一个问题。蛋白原料高价,那么在肉牛方面低蛋白日粮在哪些阶段可以考虑使用?
Q
互动问题6:通过原料的化学组分的测定和计算来评定饲料营养价值与通过动物消化代谢实验来评定这两者之间的误差或者区别有多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