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一)

发布于 2022-06-03 16:22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性把孩子的行为分为“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

例如,见了邻居不打招呼,这就是一个不可接受的行为;

例如,你工作的时候,他总是过来打扰你,这也是一个不可接受的行为。

对于“可接受的”行为,我们会视为理所当然;

对于“不可接受的”行为,我们想要孩子改变。

对于不可接受的行为,你是铁腕强制孩子被动改变,还是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主动改变?

强扭的瓜不甜,强制改变行为费时费力,可能还不可持续;引导孩子主动改变,可能是更好的出路。

心理咨询师托马斯戈登博士有个好办法,既可以让孩子主动改变行为,还可以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把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分为“属于孩子的问题”、“属于父母的问题”。

例如:

见了邻居不打招呼,这是属于孩子自己的行为;

你工作的时候,他总是过来打扰你,这是一个属于父母的行为;

针对“属于孩子的问题”,父母应该接受性“听”;

针对“属于父母的问题”,父母应该主动地“讲”。

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解决:

❶ 如何判断哪些是属于孩子的问题,哪些是属于父母的问题? 

 具体怎么做到接受性听;怎么做到主动地讲?

01  如何判断问题类型

ONE

我们先从如何判断问题类型开始:

戈登博士说:

孩子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自己遇到了麻烦,影响了心情,并且这些事情独立于父母的生活之外,孩子就应该为此负责,这就是属于孩子的问题。

例如:

  • 孩子被一个朋友拒绝;

  • 孩子发现自己的家庭作业太难;

  • 孩子对老师感到生气;

  • 十几岁的孩子因为体重超重而不高兴。

这些问题的关键词是:孩子自己生活圈的事情,父母没有被卷入。

孩子侵扰了父母的权利,使得父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样的行为引起的问题,就是父母应该负责的问题。

例如:

  • 当父母赶时间,孩子却磨蹭;

  • 孩子没有按照约定回家吃饭,也没有电话沟通;

  • 孩子把音乐声音开得太大,以致于父母彼此之间的谈话都听不清楚。

这些问题的关键词是:孩子的行为导致父母的需求无法满足。

02  两类问题如何处理

TWO

我们接着讨论“两类问题如何处理”?

为了把问题讲透,本文先讲“如何处理属于孩子的问题”。下一篇文章,我们再着重讲“如何处理属于父母的问题”。

关于“如何处理属于孩子的问题”,托马斯戈登博士给出的方法是——接受性听!

“接受性听”的内涵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对孩子深度的接受感。

“接受性听”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倾听”;一种是“主动倾听”

被动倾听

我们先说“被动倾听”。

被动倾听,有两种表达,一种是“袖手旁观”;另一种是“沉默不语”。


袖手旁观,意思是看着孩子犯错,看着孩子失败(风险和伤害可控),但不参合……什么都不做,就是在向孩子传达一种接受感。

比如孩子在捣鼓积木,想搭建一个城堡。你看着他各种错搭,各种混搭,各种创意,但是拼出来的却是四不像……你是在一旁安静地观察,还是冲上去帮忙?

安静地观察,传递的是你对他行为的接受,孩子会理解:“我现在的做法没有问题;我可以自由折腾这些东西;妈妈接受我这样做……”

冲上去帮忙,传递的是你对孩子行为的不接受感。这通常是由于父母的恐惧、担忧以及你自己的不安全感造成的:

  • 你希望孩子学习知识(“城堡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吗?”)。

  • 孩子犯错时你会感到不舒服(“先要把基座建好,这样城堡才会稳”)。

  • 你希望对孩子的成就感到骄傲(“看看这个完美的城堡”)。

  • 你把成年人教条的是非观念强行灌输给孩子(“你的城堡不应该有条护城河吗?”)。

  • 你过于关心其他人对孩子的看法(“你本来可以做出一个比这更好的城堡”)。

  • 你希望感到孩子需要你(“让爸爸来帮你”)等。

袖手旁观,就是什么都不做。但是你看,让你做到什么都不管其实都不容易!


第二种方式,沉默不语。沉默是一种主动的技巧,也是在传达一种接受感。

我们看一个形象的例子:

孩子:今天我被叫到了德育学校办公室。

家长:是吗?

孩子:是的。杜老师说我上课说话太多了。

家长:哦?

孩子:我受不了那个老家伙。他端坐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谈论他的种种麻烦或是他的孙子孙女,还指望我能好好听。你都想象不出那有多无聊。

家长:嗯……

孩子:坐在那样的课堂上,你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你会疯掉的。在他讲话时,小明和我坐在那儿开玩笑。哦,他真是你能想象出的最糟糕的老师。有这样一个差劲的老师真让我生气。

家长:(沉默)

孩子:如果我有一个好老师,我会表现得很好,但是如果是杜老师那样的人作我的老师,我就什么都不想学。他们为什么会让那样一个家伙当老师?

家长:摊摊两手……

孩子:我想我最好学着习惯,因为我不可能一直遇到好老师。不好的老师比好老师多,如果我因为遇到不好的老师就一蹶不振,我就得不到进一所好大学需要的成绩。那是在伤害自己啊。

……

沉默不语,相当于你“什么都不说”。

但是,遇到属于孩子的问题,我们通常会打破沉默,主动介入:

“什么?你被叫到了德育办公室!哦,天哪!”

“嗯,这回该给你个教训了吧!”

“亲爱的,你必须学会一些自我控制。”

“你最好学着适应各种老师。”

……

想象一下,如果这样对话,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

我相信,我们对于这样的对话很有经验:

这样对话向孩子传达的就是不接受感,不接受就会影响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对抗,也会严重损伤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所以,关于“被动倾听”,这里要总结的是:

什么也不说与什么也不做一样,都可以传达接受感,而接受感,是可以促成孩子建设性的成长和转变的。

主动倾听

讲完了“被动倾听”,我们再来看“主动倾听”:

主动倾听的内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打开门,请进来!

这是接受性听的高阶修炼,也是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孩子的关键。


我们先讲“打开门”。

打开门,意思是你对孩子的“情绪”和“问题”有个简单回应。这个回应中,不包含任何你自己的想法、判断或情绪,只是纯粹邀请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判断或情绪。

你只是为孩子打开一扇门,邀请他开口说话。

其中最简单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明白了。”

“真的。”

“哦。”

“是么?”

“不是在开玩笑。”

“怎么样。”

“有趣。”

“真的吗?”

还有一些回答,更加明确地邀请对方继续说,例如:

“给我讲讲。”

“我想听听。”

“告诉我更多的情况。”

“我很想知道你的看法。”

“你想谈谈这件事吗?”

“我们来讨论一下吧。”

“我们听听你有什么说的。”

“告诉我整个故事。”

“继续,我听着呢。”

“听起来你似乎对此有什么要说的。”

“这似乎对你很重要。”

……

这样的表达行得通,是因为你们的沟通过程中,你没有流露出你的情绪和想法,传达的是你对孩子的接受和尊重,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尊重你以及你的想法和情绪。”

“我可能会从你那里学到些什么。”

“我真的想听听你的观点。”

“你的想法值得一听。”

“我对你很感兴趣。”

“我希望和你建立亲密的关系,希望更多地了解你。”

……

面对这样的态度,当你感到自己充满价值、受到尊重、备受重视、得到接受、引人注意时,谁又不会产生良好的感觉呢?

所以,儿童和青少年对你的这些反应会令你吃惊:

孩子会受到鼓励,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情绪和想法。

总之,向他们发出一个口头邀请,他们就会一跃而起,尽情表现。在此过程中你可能还会了解到关于他们或关于你自己的一些东西。


我们接着讲“请进来”。

请进来的意思是,理解孩子的“情绪”;确认孩子的“问题”。

例如

孩子(哭泣):小明把我的(玩具)卡车抢走了。

家长:你肯定很不好受——你不喜欢他这样做(理解情绪)。

孩子:是的。

例如

孩子:自从小明去度假以后就没人跟我玩了。我不知道在这儿能玩点什么。

家长:你怀念小明和你一起玩的时候,你想知道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可做(确认问题)。

孩子:是的,真希望我能想出一些事情来做。

例如

孩子:哦,今年我遇到了一个愚蠢的老师,我真受不了她。

家长:听起来你真的对你的老师感到失望(理解情绪)。

孩子:没错。

例如

孩子:你猜怎么着,爸爸?我进足球队了。

家长:你看起来非常高兴(理解情绪)。

你看,这种“请进来”的做法,与大多数父母不同的是,它接受孩子遇到了问题这个事实、把他看作一个独立于自己的个体、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她自己的问题。于是,把解决孩子问题的责任留给了孩子,允许孩子为这个问题负责。

所以,“请进来”的目的是,引导并帮助孩子解决归属于自己的问题。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请进来”是整个“接受性听”的最高段位,也是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再来通过一个对比案例,深度解析一下其中的要素:

我们先看,不用“请进来”的亲子对话:

孩子:小明今天不和我一起玩。不论我做什么,他都说不想做。

妈妈:嗯,你为什么不提议做他想做的事?你必须学会跟朋友相处。(建议、说教)

孩子:我不想做他希望做的事,此外,我不想跟他相处!

妈妈:嗯,去找别的人玩儿吧,如果你还继续作一个被宠坏的小孩。(提供一个解决方法、归类)

孩子:他才是被宠坏的小孩,我不是。而且没有其他人可以跟我一起玩。

妈妈:你感到心烦只是因为你累了。明天你就会感觉好一点了。(解释、安慰)

孩子:我不累,明天我也不会感觉好一点。你不明白我有多恨他。

妈妈:不许说这样的话!如果我再听到你这样说你的朋友,你会后悔的……(命令、威胁)

孩子:(生气地走开)我恨这个地方。真希望我们能搬走。

以下是这位家长用“请进来”的沟通办法帮助这个男孩:

孩子:小明今天不和我一起玩。不论我做什么,他都说不想做。

妈妈:你对小明有点生气。(理解情绪)

孩子:是的。我再也不想跟他一起玩了。他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妈妈:你非常生气,以至于你觉得再也不想见到他了。(理解情绪,确认问题)

孩子:没错。但是如果他不作我的朋友了,我就再也找不到其他人一起玩了。

妈妈:你讨厌自己一个人玩。(理解情绪)

孩子:是的。我猜我不得不试着和他相处。但是我还是很难不生他的气。

妈妈:你想跟他更好的相处,但你又觉得不生马蒂尔的气很难(理解情绪,确认问题)。

孩子:我过去从来都不习惯——但是那时候他总是做我想做的事。现在他不再让我指挥他了。

妈妈:小明不能一直赞同你想做的事。(确认问题)

孩子:不……现在他不再是个听话的小孩了。但是他变得更有趣了。

妈妈:你更喜欢他现在这样。(理解情绪)

孩子:是的。但是不再向他发号施令是很难的——我已经习惯了那样。或许,如果我偶尔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做,我们就不会总是吵架了。你认为这样会有用吗?

妈妈:你在想如果你偶尔让步,就会有所帮助。(确认问题)

孩子:是的……或许是这样。我会试试。


在第一个版本中,妈妈不断加入自己的评价、意见、建议、推论、分析或质疑……


在第二个版本中,妈妈从始至终都在进行“理解情绪,确认问题”(主动倾听)。


在第一个版本中,妈妈“接管了问题”;


在第二个版本中,她的“打开门,请进来”使得问题的归属权一直留在孩子那里。


在第一个版本中,孩子拒绝了母亲的建议,他的怒气和挫折感一点也没有减轻,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孩子也没有从中得到成长;


在第二个版本中,孩子的怒气消失了,他开始自发地解决问题,他更加深入地审视了自己。他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并且明显地向着一个更有责任感的、自我导向的问题解决者迈进了一步。

这就是“主动倾听”的魅力——孩子有时候需要的,就是一只同情的耳朵(理解情绪)和一块回音板(确认问题)。

有时候,“主动倾听”仅仅能帮助一个孩子接受一个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的情况;或者帮助孩子表达他对于一种情况所产生的情绪,把这些情绪释放出去,并使他感到某个人是可以接受自己的情绪……

但即使孩子通常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这种情况,但是能在某个接受并理解自己的人面前,把这些负面情绪说出来,似乎会对他有所帮助。

这可以体现在下面这段12岁女孩艾丽莎与她母亲的对话中:

艾丽莎:我讨厌约翰逊夫人,我的新英语老师!我认为她痛恨孩子。

妈妈:你这个学期真的碰上了一位不好的老师,嗯。

艾丽莎:一点没错!她站在那儿喋喋不休地谈着她自己,直到我烦得受不了了。我真想叫她闭嘴。

妈妈:你真的对她很生气。

艾丽莎:其他人也都一样。没有人喜欢她。他们为什么会请这样的人作老师?这样的人怎么能保住他们的工作?

妈妈:你想不通这样差劲的人怎么能当老师。

艾丽莎:是的,但是她已经当上老师了,而且现在换班也来不及了,因此我猜我只能将就了。嗯,我要去给史戴茜打电话商量这个周末的事。再见。

……

毫无疑问,通过这段对话,没有得出任何明确的结论;艾丽莎也没有做任何事去改变她的老师。

然而,能够得到允许表达她的情绪,并使这种情绪得到接受和理解,这使得艾丽莎能够放下这件事,转而去做其他的事……

这就是开启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写在最后

说到底,“接受性听”,只需要你作为信息的接收者,积极地理解孩子的情绪或确认孩子遇到的问题,然后把你的理解和确认,反馈给孩子进行求证……你就完成了全部任务。

再次提醒:你并不需要发出你自己的信息,例如评价、意见、建议、推论、分析或质疑等;你只是把你对孩子的理解反馈回去,不多也不少。

聪明的父母在得到这些线索或信息时就会主动退出谈话,即使在他们看来,问题还没有在孩子那里得到解决。

正如我们这些专业心理医生所认识到的,“接受性听”只能为孩子开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释放情绪和定义问题。

通常,在那之后,孩子自己会继续走下去,最终找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孩子的第一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