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还是那山》原创

发布于 2022-06-04 10:55

---------           齐云飞                  ---------

   

    公元761年的八月,台风来了,杜甫这年与镁哥的年龄相仿。杜老先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可以肯定,此时的杜甫,却还是一个连经济适用房,都没有申请资格的屌丝。


       杜甫从而立之年开始,为了寻找当官的机会,在京城北漂了十年,已经四十多岁,依然是生活困顿,吃不饱穿不暖,沦落到吃人家残羹剩饭的地步。


       何以见得杜老先生,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且看下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最后,连吹走的茅草屋顶,都被南村的小兔崽子们抢走了。有诗为证:“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面对这帮像強贼似的的小家伙们,即使杜先生喊的口干舌燥,嗓子冒烟。也无济于事,只有拄着拐杖叹息的份。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镁哥再白话一番:“一会儿风就停了,但是天空中的乌云依然像墨一样黑,天空阴沉迷蒙笼罩下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很多多年,又潮又冷,硬的像块铁板似的。孩子经年睡觉姿势不好,早已经把被子蹬破了。
       

       房内,只要一下雨,屋顶就漏水,以至于屋内找不到,一点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在如此窘境的生活中,杜老先生发出了绝望的哀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只要天下所有的人都有房可住,我依然住在这破茅草屋顶的房子里,也是心甘情愿的。这情怀与

       

      古代的知识分子们,总是有点奇怪的,其实,天下并没有和他老先生,有过半毛钱的关系。但是他们却总是以天下为已任,先天下之忧而忧……

     

       乾隆老儿就亲口说过:”你们都以天下为己任了,那还要朕干什么“。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 ​60年代初,721矿初建之时,父辈们也是住过茅草房的。70年代的下放知青们亦是如此,不同的是屋顶的茅草再也没人去抢了,这是进步之处。

        

     杜甫先生“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梦想,在公元1980年之后的四十多年里,终于实现了。原因就是在于,有人有样学样,灵机一动,把神州大地上那亘古不变的广袤的土地,变成了有70年期限的使用权。把钢铁、水泥、铝材,瓷砖、木地板、抽水马桶,管道、电线、家电的需求发挥到极致。把茅草房、木板屋、干打垒,变成了或方、或圆,或高耸入云的钢筋混凝土大厦。但,山却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