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 一年级的小豆包怎样适应新学校?这些事家长现在就要做!

发布于 2021-09-01 11:06

9月份迎来了开学季,又一批可爱的孩子们将带着对爸爸妈妈的眷恋,带着对新环境的好奇,走进一个崭新的大集体。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孩子将不再是无拘无束的小朋友,而要成长为一名遵规章、守纪律的小学生,对于孩子来说,这将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而对家长们来说,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


怎样看待一年级家长焦虑现象?



一年级家长焦虑是一种正常现象,大部分一年级的家长都会有这种心态,孩子刚入学家长接送最及时,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得看着孩子从校园里走到教学楼,等孩子进入教室之后才走,离放学还有半个小时,一年级的家长就早早的在家长止步线等候,看到孩子出来了,赶紧搂在怀里问这问那,这一天过的比孩子还紧张。其中,家长紧张焦虑的原因有两个:

1. 孩子自身能力不足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开始脱离家长,要独立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游戏化课程到规律的学校课程,很多孩子面对这种变化会紧张、不适应。另外,很多孩子因为在家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差,在家就不会照顾自己,吃饭需要家长喂、喝水需要家长和老师提醒、书包也不会整理、做事还特别磨蹭……很多家长自然会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生活。所以,当孩子即将升入一-年级之际,家长的各种担心焦虑就会涌上心头。

2. 家长自身原因
对即将入学的孩子,家长难免会产生各种焦虑,担心孩子上课能否听懂、学习成绩不理想、下课后是否及时上厕所等,另外,面对小学生活,的确会有些孩子表现出不适应,哭闹不上学,这会加重家长的焦虑,然而家长的这种焦虑又会影响孩子的适应过程,让孩子觉得无法适应小学生活,这时会形成恶性循环。家长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积极的和孩子一起迎接小学生活。

家长如何给孩子做准备?



1. 爱上学校,注重仪式感,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2. 帮孩子备齐必要的学习用品
孩子入学前,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好必要的学习用品,可以带孩子到文具店一起购买。开学前最有仪式感的环节就是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体验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快乐,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哪些学习用品。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可以让孩子从入学前就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另外,家长还要给孩子准备好合适的桌椅、台灯,营造安静的学习空间。
3. 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做好能力准备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帮助孩子逐步建立时间观念,做事要专心致志。对节奏特别慢的孩子要加强引导,采取检查、奖励制度。要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孩子需要懂得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好,在交往中尊重对方才能交上朋友。让孩子学会善始善终,孩子需要学习完成老师和家长交代的简单任务,要自理自立,要让孩子整理书包、文具、学习用品,自己起床、穿衣、独立吃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参与家务劳动,做简单的家务活。

4.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家长要反思生活教养方式,多给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交流的机会。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个性,对症下药,对于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的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多鼓励他们。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很多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是需要引导的,家长应该积极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交流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查找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时修正教育方式方法,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可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认可,获得自信,从而慢慢学会与人交往。
本文选自微信悦读成长计划,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