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发布于 2021-09-01 11:49
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和社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广大人民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有效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进入“十四五”,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从多方面入手,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活动的新期待。美好生活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一直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和被动地看戏、看演出、看展览,而是期待能够参加更多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独特,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强,有更多获得的文化活动。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活动的新期待,深入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对文化活动的创意、策划、传播,使活动更贴近群众,更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四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方式的新期待。文化具有引领风尚的功能,文化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们对美好生活方式有着更多的新期待。我们要顺应这种新期待,通过设置现代、新潮、时尚的免费开放服务项目,举办阅读分享、艺术赏析、音乐会、小剧场演出、非遗体验等文化艺术活动,开设“美与生活”“生活与艺术”讲堂,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帮助人们建立更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方式。
五是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创造的新期待。人民是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表现的主体,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枚文字、第一曲旋律、第一首诗、第一个舞蹈都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情动于中、形之于外的精神物化所得。那些已经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庞大、类别丰富、令人叹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无一不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文化创新创造的无限能量和无限活力。在新时代,有更多的人愿意展示自己的文化才能,从事文化艺术创造。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创造的新期待,为他们打开通道,搭建舞台,扩大平台,让他们在这个时代尽情展现自己的人生光彩,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转载:原文 戴 珩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01/4_16304722291944.png)
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生态文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