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还能还上钱吗?

发布于 2021-09-01 22:49

13年之后,又到了考验许家印“牌技”的时候了。

今天,许家印带着恒大8位副总裁,签署“保交楼”军令状。一般来说,当“保交楼”成为新闻,恰好说明交楼出现问题了。

 

就在一天前,恒大悄悄披露了2021年中期业绩,没有发布会,没有镁光灯,没有爱马仕,与以往门庭若市的场景不同,这一次恒大的业绩发布,异乎寻常地低调。

经济学上有一句话:规模是一切问题的解药。

 

但在如今的许家印身上,规模似乎成了一切问题的根源。

半年来,似乎所有人都在追问一个问题:总资产两万多亿的恒大,什么时候还钱?

猫姐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恒大为回应资金链紧张传闻,发布了一则数据,宣称24年来借款20523笔,从未逾期归还。这是许家印的面子。

 

然而在过去的半年,恒大股价暴跌、债券暴跌,债务无法如期偿还、商票无法如期兑付、房子无法如期交楼甚至还有烂尾的危险,银行讨债、供应商讨债、业主讨债……

尽管前有泰禾、华夏幸福,但处在爆发的边缘的恒大,可能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最大的雷。

 

面子已经丢了,努力自救的恒大,还剩多少底子?

 

今天猫姐来盘一盘,藏这份中期业绩下的恒大真实经营状况。

财务指标全面恶化?
恒大财务指标恶化是必然的。但到底恶化到什么程度?还得用数字来说话。

 

猫姐看到,2021年上半年,恒大卖了3567.9亿的房子,同比增长2.3%。

嗯,大半年打“骨折”的促销,也只换来了2.3%的增长,要知道,去年上半年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骨折”促销带来的增速已经不明显,但是带来后遗症却已经显露无疑。

上半年营业收入2226.9亿,同比下降16.5%,下降的原因主要的交楼均价下跌了11.2%。

而288.4亿的毛利,同比下降57%;12.9%的毛利率,和2020年相比几近腰斩。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造车初期亏钱很普遍,但卖房子亏钱真的是活久见。不难看出,为了促进销售回笼资金,恒大打折卖房已经不再是噱头,真真已经到了打骨折、刀刀见血的地步。

而这些亏损,也导致恒大少数股东分得的利润直接为负,曾经少数股东分走恒大大部分利润的局面彻底结束,少数股东不仅不再赚钱了,甚至还要赔钱。
 
悬在恒大头上的“三道红线”,截至上半年末,恒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1.0%,净负债率为99.8%,现金短债比为0.67。


净负债这一项低于100%,算是压线完成年初许家印立下的Flag,账面借款总额也从2020年末的7165亿下降到了2021年中的5718亿。

但有息负债下降的背后,是土储减少1700万平方米,以及应付款项的增加,以及大批没能兑付的商票。

整体来说,恒大债务指标略有改善但债务规模依然庞大,经营性指标已经全面恶化,房地产业务甚至已经到了亏钱卖房的地步,整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债务黑洞到底有多大?

恒大的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我们看一组数据:

2021年上半年,恒大靠着卖资产,利润105亿,但是融资付的利息,却高达369亿,是恒大上半年赚的钱的3倍有余。

可以说,许老板赚的钱,几乎全都为银行这些金融机构打工了。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并不是恒大债务危机的全部。

 

具体来说,恒大的债务主要分三块:

 

一是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钱。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大借款总额为5718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债务达到2400亿元,占到了借款总额的42%。



这是什么概念?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大存款余额为1616.27亿元,其中受限制现金为748.55亿元,在手现金完全不能覆盖短期债务,存在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一旦恒大不能到期兑付形成坏账,这些金融机构也将跟着倒霉。

 

二是欠供应商的钱。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大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9629.04亿元,其中应付给第三方的贸易账款达到6669.02亿元,规模之庞大,几乎等同于恒大的年销售额,涉及到的供应商成千上万。

因而,恒大倒下与否,涉及到的不只是恒大一家企业,而是几千上万家实体经营企业的生死存亡。



至于坊间传言的降薪、裁员。

老实说,从半年报来看,至少在6月30日之前,恒大裁员还不存在,总员工人数达到16万人,比2020年底还多了接近4万人。

上半年,许家印给员工们发了142.2亿元的工资,同比微涨5%。

人数大涨,总薪酬微涨,人均月薪确实是降了,同比去年下降了15.4%,约为14529元/人/月。

可以看到,即便是仗义的许家印,也不得不给员工降薪了。不仅如此,近期坊间还传出恒大将大规模降薪及裁员的消息。据传,恒大将裁员60%,员工工资对半发。而恒大现任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夏海钧,半个月前刚刚卖掉了手上持有的恒大汽车、恒大物业股票,套现了1.15亿,传言即将离职。

 

如果传闻属实,恒大内部将迎来人事巨震,又有多少个家庭将突然失去收入来源。

 

因而,正如曾经爆出的那封恒大发给广东省政府的恳请信所说的一样,恒大倒下与否,影响的不止是恒大一家,而是128 家银行类金融机构、121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8441家上下游合作企业以及16万员工、超300万就业人群、超60万套已售未交商品房的生存问题。


卖卖卖能否救恒大?

看完了恒大的债务窟窿,再来看看恒大的自救举措,以及恒大究竟还有多少家底,就清晰了。

 

从半年报的表现来看,恒大的自救是比较积极的,为了解决流动性危机,许家印祭出了自救三板斧:

 

一是通过打折促销刺激销售、促进回款。如上文提到,恒大为了刺激销售,不惜打骨折亏钱卖房,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已降到历史新低,房地产业务甚至是亏钱的。

 

二是甩卖资产回笼资金。上半年,恒大积极甩卖资产,包括出售恒腾网络11%股份,回收现金约11.8亿港元;出售盛京银行1.9%股份,总金额10亿元;出售深圳市高新投7.08%股权,总金额约10.4亿元;出售恒大冰泉49%股权,总金额约20亿元;出售5个地产项目股权及非核心资产,总代价约92.7亿元。

 

三是房抵债。据披露,上半年,恒大向供货商及承包商出售物业单位以抵扣部分欠款,总金额约251.7亿元。

 

这样一系列动作下来的降负债成果,是恒大账面借款总额从2020年末的7165亿下降到了2021年中的5718亿,下降了1448亿。恒大净负债率从2020年底152.9%改善到了99.8%,勉强实现之前定下的“由红转橙”的Flag。

 

那么,在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恒大究竟还有多少家底呢?

 

财报显示,在6月29日及6月30日,恒大还接连出售了恒腾网络8%股权和嘉凯城29.9%股权,现金代价分别为36.9亿元和27.6亿元,合计回笼资金64.5亿元。

 

出售完成后,恒大还持有恒腾网络37.55%股权、嘉凯城27.85%股权,参照交易对价,这部分股份价值预估为173.1亿元和25.7亿元。

 

与此同时,恒大还披露,将继续积极接触潜在投资者,商讨出售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及恒大物业部分股份。恒大集团目前持有恒大汽车75%股权,持有恒大物业60%股权,参照目前市值,二者价值接近700亿元。

 

恒大方面还表示,将采取措施,以减轻目前所面临的流动性问题。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项目开发时间表、严格控制成本、大力促进销售及回款、争取借款续贷和展期、出售股权和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物业、酒店及其他物业)及引入投资者增加中国恒大及附属公司的股本,争取进一步改善流动性、纾缓资金压力和削减债务。

 

不过,曾经1300亿战投中863亿转为普通股的故事还历历在目,恒大要想进一步引入投资者,难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虽然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大仍有土储项目778个,总规划建筑面积达到2.14亿平方米。但即便是在风雨飘摇、焦头烂额的上半年,恒大也只卖出了5个地产项目。

 

有不愿具名的地产人士告诉说财猫,基本上上半年各大地产商都去扫了一轮恒大的项目,但一方面恒大拿出来卖的项目都不是特别的优质,另一方面,价格也并不是很有诚意,所以成交才会寥寥。在这样的形势下,未来恒大能够卖出多少项目,真的不好说。

 

总的来说,恒大依然家大业大,但对照起恒大庞大的债务缺口,再厚的家底或许都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如今的恒大,最重要的,是如何度过眼下的难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