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扬大佛还在吗?

发布于 2021-09-02 06:32

张雪松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1

中国佛教的缘起之处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到印度取得真经。

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在去西天取经之前,中国人怎么就知道佛教的呢?怎么就有人出家当了和尚的呢?

古代交通不便,佛教不会是直接从印度飞来的,而是经过一步步的传播而来的。

中国早期的佛教,有非常大的比重是来自一个叫“犍陀罗”的地方(今天位于阿富汗境内)。

毫不夸张地说,犍陀罗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最重要的跳板。

(把犍陀罗这个地方简单称为“跳板”,实际上的大大低估了这片神奇土地的价值。)

早期印度佛教,都是师徒间口耳相传,并没有书面文本存在,所以才有佛陀弟子阿难遇见有年轻僧人把“生灭法”错背成“老水鹤”的笑话。

阿富汗的犍陀罗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和使用文本佛经的地方。

虽然“经”是佛亲口所说,但正是有了犍陀罗地区佛教的发展之后,唐僧要取的文本形态的“经”才第一次问世。

犍陀罗语也成为早期佛教最重要的书写语言,甚至比梵文佛经还要早。

魏晋南北朝汉译佛经很多直接翻译自早期犍陀罗语佛经,保留了原本的形态。


有不少学者认为,汉语佛经中的“菩萨”、“沙门”、“浮屠”等重要词汇都是翻译自犍陀罗语。


不仅是“经”,佛像更是如此。

印度佛教原本并没有佛陀的造像,顶多是用佛塔、佛陀脚印等作为象征。

犍陀罗地区则出现大量带有浓郁希腊、罗马风格的佛像,有时甚至被学界称为“阿波罗式佛像”,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

▲ 左:巴米扬东大佛佛龛天井壁画

    右:太阳神白描图(宫治昭制图)

▲ 左:巴米扬东大佛
    右:巴基斯坦犍陀罗佛像

印度佛教的对外传播,以及不断吸取世界各大文明的元素,自然与丝绸之路,中西方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

阿富汗犍陀罗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之地。

公元四至八世纪,特别是五六世纪,丝绸之路连结中亚与南亚印度之间的道路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新兴的兴都库什山西侧的道路取代了之前的喀喇昆仑山路。

而巴米扬正是这条新兴道路上的重要节点,地位陡然变得重要,成为新兴的商业中心和宗教中心。

2

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

作为佛教圣地的巴米扬,最著名的就是巴米扬大佛。

如今巴米扬大佛已经被极端主义分子炸毁,但通过历史记载和早先的考古挖掘,我们仍能窥见巴米扬大佛当年的风采。

历史上,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曾经亲眼见过巴米扬大佛最为繁盛的景象,并留下了宝贵的记录。

巴米扬石窟原本有东西两座大佛,大约建造于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上半叶,东大佛建造时间略早。

按照玄奘法师的记载,在巴米扬国先王的伽蓝(寺院)东侧有一座释迦牟尼佛像,像高100尺(38米),这就是俗称的“东大佛”。

东大佛头顶的藻井壁画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太阳神密特拉,有不死不灭的宗教意涵。

琐罗亚斯德教,俗称拜火教,在中国古籍中叫做“祅教”。

唐代安史之乱中叛军首领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这种崇拜火与光明的宗教信徒,他们的名字都带有琐罗亚斯德教的色彩,特别是粟特人安禄山利用“光明之身”的化身来神化自己。

在琐罗亚斯德教的太阳神旁边,有一位带有双翼,高举盾牌的女神,其形象被认为源自古希腊女神雅典娜。上方还有上半身为人、下本身为鸟的琐罗亚斯德教的神使。


东大佛周边的很多小山洞,就是琐罗亚斯德教徒的墓地。葬于不死不灭的太阳神身旁,亦期待着不朽。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东大佛即释迦牟尼佛像与琐罗亚斯德教等诸宗教神明和谐共处一地。

释迦牟尼佛也同样被视为像太阳一样,为跋涉在崇山峻岭中的信徒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引导着光明。

在东大佛西侧800米的地方还有一座更加宏伟的“西大佛”,高150尺(55米),玄奘法师只说它是一尊石像,没有说是哪尊佛像。现在据学者考证,应该是弥勒佛像。

按照玄奘《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巴米扬地区当时流行的是小乘佛。小乘佛教只相信有一佛一菩萨,即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

因此严格来说,这座比东大佛更加雄伟的佛像其实是菩萨像,不过弥勒菩萨是未来佛,因此称为佛像,也未尝不可。

而西大佛周边的壁画,据考证研究描绘的都是弥勒菩萨所在的兜率天净土的美好景象。

▲ 西大佛佛龛天井壁画

弥勒菩萨在遥远的将来要下界成佛,并将尘世的人民带入美好的佛国。

西大佛及其周边的壁画本为一体,向世人展现着幸福的未来理想国的图景。

唐僧玄奘法师还记载,在巴米扬两座立佛之前,还有一座长约300尺的卧佛,即释迦牟尼佛涅槃像。不过这尊卧佛现在完全见不到任何遗存,有些学者怀疑该记载的准确性。

但鉴于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的其他记载都十分可靠,故更多人倾向于认为卧佛可能毁于历史上某次大地震,被埋于地下,有待于今后的考古挖掘。

无论是300尺的巨大卧佛,还是100尺、150尺的东、西大佛,现在都已荡然无存了。

3

造佛像的意义

那么建造佛像还是什么意义吗?这让我想起来一个关于“一指禅”的公案。

山上有位修行高深的老和尚,山下的善男信女无论问老和尚什么事情,老和尚都伸出一个手指头,大家见到老和尚的一根手指头,都若有所悟,欢天喜地下山去了。

后来老和尚有事下山一段时间,山下的善男信女还来山上问事情,老和尚的徒弟小和尚也装模作样地伸出一根手指头,大家也都很满意小和尚的回答,高高兴兴下山去了。

老和尚知道这件事情后,回到山上,问小和尚什么是佛?小和尚伸出一根手指头,老和尚抽出小刀把小和尚这根手指头剁下来了。

小和尚哭着跑出屋,刚到门口,老和尚叫住他问:什么是佛?小和尚又习惯性地伸出那根手指,但却发现伸出的那根手指没有了,当即大彻大悟。

巴米扬大佛还在吗?是空,是有?

可能就像小和尚的那根手指吧。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师父曰 · 用佛光,点亮人生

已帮助 1359145人 

走出困顿人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