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一天是有48个小时吗?

发布于 2021-09-02 07:34

中学时代,是我们处于紧张的学习的时代,飞速地成长着,永远不够用的时间,让我们感觉游刃有余的学习和生活与我们渐行渐远。然而仍然有这样一群人,用实际方法告诉你——只要掌握时间的命门,一天可以有48个小时。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群人——永远精力充沛、永远有用不完的时间,学习、运动、生活、兴趣什么都不落下……

谁都知道这得益于他们对时间的高效利用,但具体的妙招是什么呢?

刚来到学校的时候我就被告知,我们的时间是很紧张的,时间的安排是很紧密的.......

可是,同时,却总能发现周边的学霸们总能活得好像每天有48小时一样。

同样每天上课、学习、吃饭、体育锻炼,这些人却还可以:

同学T,楷模型的学习委员。课堂发言总是很有质量;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几乎不落下任何一个活动,但哪怕在一天忙到凌晨5点第二天早上7点照样雷打不动给全班同学发课业相关事项提醒。

  

同学A,教室里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个出现,开始学习,背语文、背英语、学数学、做物理题等等;同时参加数学物理竞赛都拿到了不错的名次。

  

同学K,作为非常喜欢某歌手的音乐,只要一有演唱会,绝对不会少看一场;尽管如此,可是他的成绩却一点也没有落下。

他们的生活方式,好像跟那些励志故事里每天只睡n(n<5)个小时,遵守严格的时间表,杜绝一切娱乐活动的形象不是很相符。

1

 时间管理的第一原则 

 效率 

当我跑去向这些学霸学习经验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的“时间管理第一原则”是:效率。

在每天背英语课文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同样长的课文,我可以背三个小时,也可以30分钟左右就背完,区别在于大脑的运转效率。

当大脑疲于工作的时候,对着课文就开始犯困/发呆/走神,于是拖拖拉拉地看完,也不一定看进去了多少。

后来我学聪明了,大脑已经累的不转了,非常想睡觉的时候,干脆闭眼睡个半小时的,起来又是一条好汉,学习起来哗哗的~算下来花的时间还是少的。

“效率”技巧

✪ 1. 维持能量

觉当然是一定要好好睡的。白天连续工作太久,发现大脑效率下降的时候,不妨放松或者小憩一下充个电,往往效率曲线就又蹭的一下上去了。

✪ 2. 提高体力

有没有发现动脑子的时候饿的快?说明脑力工作也是相当耗体力的。所以大脑与身体能持续高效工作多久,体力是基础。腾出时间,多运动吧。这是对效率的投资,一定不亏本。

✪ 3. 集中精神

大多数事情在集中精神的状态下都会完成的更快更好,所以尽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抄抄写写这种不动脑子的不在此列。

为了让你的大脑保证只想一件事情,往往要能够把脑子清空——如果发现有些事情在脑子里转来转去,不妨干脆先写下来,然后分配一个另外的时间再去想。

2

 时间管理第二原则 

 优先级 

列了近期的学习计划,下一步是排序。

检验排序有效的标准:当出现冲突的时候,你能够干脆地放弃优先级低的。

比如:“对我来说,每天要睡8小时这件事情是第一优先级,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每天晚上学习到十一点左右一定会上床睡觉,绝不拖拉,绝不开夜车。

所以,关于优先级这一点,想说的是:比决定想要什么更难但也更重要的,也许是决定不要什么。

我是容易贪心的平凡人,常常觉得这个也不能不做,那个也不舍得不要。观察身边的学神之类,却发现很多我的第一反应会是“这怎么可以不做”的事情,他们却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干。而这种放弃,是非常有策略性的。

比如说数学老师布置一套数学卷子,我总是会认认真真的完成,计算到每一个步骤,做完每一道题。而他们呢,拿到卷子翻看一遍,选择性的做几道题,就去按自己的计划继续学习了。(当然,不是教大家不听老师的话,首先你得能保证这张卷子的题你都会。)

说到底,现在这个花花世界,填满生活还不容易,哪有那么多不能放弃的事情。

3

 时间管理第三原则 

 提前计划 

说起来也不复杂,不过是每天、每周开始之前,拿出一点事情想想要干嘛。可是还是蛮容易想不起来去做这件事情的。

所以我们说说不提前计划的坏处是什么吧。除了事情可能恰好堆到一起导致手忙脚乱以外,最典型的负面作用其实是:时间永远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很忙的过了一周觉得自己好像啥也没有学到。

原因是如果不很清晰地知道要做什么,就容易碰到什么是什么。于是哪件事情先找上来就处理了,反正一时也想不起来有什么更应该去做的事。然后过了一阵子发现几件重要的大事一件都没干。

对付这个毛病的办法是,在提前计划的时候需要:

把大事分解成具体的任务

把用来做这件事情的时间锁定住。这样逼自己先把重要的事情的时间排出来,剩下的时间再处理其他事情。

例如:这周必须背完100个单词,那么这100个单词没背完前,其他任何事都得让步。

反正时间长了就发现,其他事情真做不完也不会死。倒是重要的事情老拖着不做往往后果比较严重——重要的事情之所以“重要”,总是有道理的……

4

 时间管理第四原则 

 成就感 

最后想说一点,这些出色的时间管理者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很喜欢列计划,享受从计划表上划掉一项的成就感。

这种对成就感的追求,本身也是他们去管理自己的时间的动力。但这未必是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从高效的生活中获得满足,也有些人从慢节奏随性的生活中获得满足。

如果你决定“发呆时间”“看小说时间”“看肥皂剧时间”对你来说很重要,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你知道你的选择同时意味着放弃什么,并觉得值得就好。

这个人生选择话题就太大了,任谁都是一生的反复权衡与纠结,我们就不说了。只是,不管怎么样,以上说的这些小技巧应该都能对执行过程有所帮助。

最重要的是立刻开始去做

哪怕只是其中任何一点

应该都能帮助你

在同样的24小时里

收获更丰富和广阔

以及不焦虑的人生吧

文章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