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和城市两个全国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宁波”总数470家一骑绝尘
发布于 2021-09-04 07:4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指出,这些中小企业具有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等特点,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以工信部评定的前两批18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其平均拥有专利数49.6项,其中发明专利11.8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的企业达160多家。
从行业分布看,这些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领域,其中机械设备、化工、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企业数量居前五位,分别达到82家、48家、37家、32家、23家,共计222家,占总数比重约71%。
根据工信部公开数据,梳理出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新地域版图。
按照工信部统计口径,若将5个计划单列市单独列出不计入本省数据,则上榜数量排名前六位省份依次为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北京,均超过250家。
其中,前两名浙江、江苏上榜企业数量仅相差3家,十分接近。其余4个省份均在250-270家之间,并与后续地区拉开一定差距。
若加上计划单列市数据,各省份排名则有明显变化——“浙江+宁波”总数一骑绝尘,比第二名多出41家;“广东+深圳”总数超过江苏、山东,居全国第二;“山东+青岛”总数超过江苏,居全国第三;而江苏以285家企业数位列第四,比上一名少了近80家。
以此计算,上榜企业刷另前十位省份中,东部地区占据7席,并包揽前六位次;中部地区有2个(湖南、安徽),分别排名第七、第八;东北地区仅辽宁一省入围,排名第十;西部地区无省份入围。
宁波超过深圳,苏州未进前十
一个普遍规律是,中小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经济都很好。于城市而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榜数量是城市实力的直接体现,也关系着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可以看到,最近各大城市都争相晒出“成绩单”,比拼赶超氛围浓烈。
具体来看,4762家“小巨人”企业,哪座城市收获最丰?
根据启信宝提供的数据,按照企业注册地统计,除四座直辖市外,宁波、深圳、成都3座城市上榜企业数量均超过100家,位列前三;青岛排名第四,共有97家企业上榜;紧随其后的厦门、东莞、西安、长沙上榜企业数量都在70+级别;广州、郑州也上榜前十位。
总体而言,各城市企业数量排名与经济实力大体相当,但也有一些“意料之外”。
比如,GDP排名在全国前十名开外的宁波,上榜企业数仅次于上海、北京,居全国城市第三位,非直辖市第一位。
不仅如此,在工信部另外一项“制造业单项冠军”遴选中,自2016年启动至今的五批榜单中,宁波以总共45家位列全国之首,且已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
让人略感意外的是,作为江苏两大核心城市,有“最强地级市”之称的苏州和省会南京,上榜企业数量仅排在前20名靠后位置,明显低于GDP排名。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