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政府主导 高质量发展公共文化大民生
发布于 2021-09-04 10:55
央媒看河南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乘着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
一系列国家战略的东风
郑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新发展理念
着力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上
做文章
着力在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满足广大群众
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上见成效
努力构建与省会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格局
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黄河国家博物馆效果图
郑州先秦时期考古学术成果报告会暨《发现郑州·先秦篇》
大型历史考古纪录片首播仪式现场
少林
少林功夫进校园
论坛
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
新馆
郑州博物馆新馆
大型舞剧《精忠报国

高起点谋划
黄河故事融入公共文化高地
郑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文旅强市,以“八个纳入”为抓手,高位推动文化建设。先后出台公共文化相关政策文件,将各类民办文化、旅游、科技、体育和非国有博物馆等设施建设、活动开展、项目经营、精品创作等列入政府购买和扶持的重点,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常态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2020年郑州市人均文化传媒事业经费227.89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郑州市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围绕“黄河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三大功能定位和“两带一心”战略,编制了文化博物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专项实施方案,积极构建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精品文化旅游带,讲好黄河故事。一批承载黄河文化内涵的公共文化场馆应运而生:总投资约32亿元的黄河国家博物馆、16亿元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7亿元的黄河文化演艺综合体、50亿元的荥阳故城文旅融合项目、45亿元的汴河遗址公园……
大手笔建设
奠定全省公共文化“郑中心”
历时八载精心打磨,总投资300多亿元,占地约1.53平方公里的奥体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和现代传媒中心拔地而起,并称为郑州的中央文化区,简称CCD。以中央文化区为核心,郑州西部城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呼之欲出。
奥体中心包括“一场两馆”,是河南省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公建项目,2019年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文博艺术中心能满足国内外大型艺术展会和歌舞剧演出的要求;市民活动中心将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市民活动乐园;现代传媒中心则为报业、广播、电视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区的建设全面提升了郑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这里不仅地上建筑功能齐全,大气时尚,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也是亮点。
公共文化服务区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驻场项目经理张恒业表示:“郑州拿出这么高标准的要求,这么大的决心,用这么大一块地建设(公共)文化区域,确实是大手笔,我们觉得很兴奋,也很震惊。”
多元化供给
解决不均衡不充分问题
2020年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完美亮相,惊艳全球,千万郑州人以热情的表演、动人的歌声,彰显了九曲黄河奔腾向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磅礴气势,展示了河南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金鸡百花电影节像一扇窗户,一扇外界看郑州的窗户。”这一年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闭幕式等五大类25项活动创意新颖、广受好评,给市民带来电影饕餮盛宴。
除了这两场重量级的文化盛事,按照“最佳的比赛场馆、最佳的赛事组织、最佳的服务保障”的要求,成功举办2020国际乒联总决赛、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
除了高大上的文化活动,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接地气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常年不间断。持续开展“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千场演出”“情暖新春”专场文艺演出、戏曲进校园、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年均展演、放映近5万场次,受益群众千万余人次。
新理念打造
公共文化品牌重磅推出
“绿城读书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少林国际武术节”“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杜甫诗歌文化节”等一个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都是郑州市持续多年一届一届培育打造的。这些文化品牌享誉全国甚至全球,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更是为城市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郑州文旅云” 是科技赋能郑州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果。2020年6月22日上线运营至今,注册用户106万,在线发布活动5764场,开展文化直播402场,产生活动订单268024个,平台预定率90%以上,平台服务覆盖人次超2500万。其中“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系列讲座线上直播活动”“2020年郑州市首届十佳地标打卡地评选活动”“郑州图书馆暑期活动汇总”“您身边的郑品书舍”“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线上书画展”“2020年郑州市精品剧目演出活动·周末剧场”“2021云上过大年”等专题深受群众喜爱。2021年3月,“郑州文旅云”列入市政府优化公共服务专项月评工作,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有力抓手。
组织文艺团队远赴卡塔尔、乌拉圭、巴西、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圆满完成2020“欢乐春节”出访演出,推动中原文化走向海外。携手澳大利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中心建立了“悉尼·中国非遗郑州馆”,为中原非遗传承打开海外窗口。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公共文化直接反映这个城市的幸福指数。如今,郑州这座城市“背靠嵩山、面朝黄河”的城市文化特征愈发凸显,“文化铸魂、旅游带动、文旅融合”的动力活力愈发强劲。以“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两带一心”文旅格局、“三座城、三百年、三千里”历史文化故事、“山、河、祖、国”四大城市文化IP为主要内容的“一二三四”战略布局愈发清晰可见、呼之欲出,郑州公共文化正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学习智能化: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边走边听万卷书!
为协助政府响应国家「全民阅读」号召,促进全民阅读,创新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形式,加速公共文化设施的智慧化升级,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有声化改造,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全面优化升级有声互动装置,以满足市民朋友对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
有声图书馆互动装置是喜马拉雅以创新使用先进互动技术为手段,以创新收听与互动方式为目的的创新型文化+科技数字互动产品。
有声图书馆互动装置可以更有效提高用户参与度,增强品牌势能,为市民打造有趣好玩的阅读空间,提升“耳朵阅读”新体验。
有声图书馆互动装置——案例展示
【有声图书墙】
【有声图书墙+耳机森林】
【有声图书墙+AI智能音箱】
【有声图书墙+AI智能音箱+耳机森林+朗读亭(红色)】
案例展示
党建展厅VR视频展示
案例展示
用声音链接世界 用文化引领未来
联系电话 18638144943
我们!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