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艺术与科技专业斩获两项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

发布于 2021-09-04 13:59

喜报!艺术与科技专业斩获两项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

01

作品一:西安碑林博物馆2号新馆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和天光

设计团队:廖家豪 魏宝仪 张菡

指导老师:孙潇



其“中和天光”释义取自《中庸》一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致中和,乃天地安位,万物成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强调的不是“美”,而是“巧”,讲究向背关系,讲究整和缺,讲究气势中和。这也是作品创作之初我的导师孙潇老师带我们进行碑林博物馆调研时所教导我们的,同时孙潇老师指出西安碑林博物馆乃千年之碑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要准确把握设计作品创造的方向。创作时应当增强历史建筑认知,走入历史纵深,深入理解碑林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内涵,要在设计作品创造中展现西安碑林文化新的韵味。

碑林博物馆建筑及室内调研

在整体建筑设计思路中,充分传达“西安碑林发展整体规划”上对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上层设计,规划先行,以“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发展文化”为总体思路,在规划理念上要保持整体性,彰显特色、放大格局、提升境界,凸显碑林文化的价值和魅力。着眼未来,做好博物馆主体建筑设计,既突出历史文化,又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构建5G智慧博物馆”要充分的利用人与科技的作用规划先行,要做好智慧景区规划,加强上层设计。

方案整体思路

同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智慧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封存CCUS技术”,“碳排放”,“碳达峰”等建筑领域新要为设计中建筑功能需求赋能,例如:深井地热交换系统,HVAC 系统,强排风,预留送风和空气置换等环保节能方向面系统。

建筑剖面设计效果

同时在建筑功能需求赋能与规范设计上孙潇老师指导我们要充分结合国家相应的设计规范与规划要求,做出符合实际实践与具备落地性的设计作品。在实际实践创作中我由衷的感谢我本科四年导师与毕业设计老师孙潇老师,孙潇老师从一开始的带领我们进行建筑规划会议的学习,到实地现场项目的实践操作,再到最后的设计实际方案落地。老师将大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实践项目经验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我们的教导,让我们一开始就有实践实际眼光与对于务实求真的追求。
初伏、末伏十天,中伏十天二十天。
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
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

建筑及室内空间方案设计效果



在中期作品创作过程中遇到阶段性室内展陈形式与文化底蕴相结合的问题,亦或是注定亦或是巧合,当心中萌生了某种想法之后一些机会便会和你不期而遇。五月去到国博,布宫,昭寺,栈桥等多处文化历史点进行学习调研。进行对于作品本身进行重构空间秩序,建立文脉意识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设计概念。同时意识到形式、空间和秩序要具备历史文化、场地环境与关联分析的能力。

《园冶》中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结合场地文脉,进行重构空间秩序。旧序新作,大厅空间利用接待与引导的作用,进行模块化固态式碑石展览。利于立体式穹顶展示进行天光引入;智慧文脉,利用特殊时期发展成果展示碑林博物馆在特色期间的新发展与国际文化交流之间的互动。模型变化科学展示;

通过5G技术应用于展陈将5G技术的实用性与适应性应用于展馆展示中的交互展示。利用人工智能科学,将人工智能AI历史文脉融合与一起,让游客们可以进行交互式体验文脉历史;

历史沉淀展示部分通过碑林历史提高了碑林的历史文化影响力,充分展现了陕西省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文化永恒的魅力和时代风采。进行展墙展版形式展示,利用可移动式展墙提升展览效能。孔庙文化的沉淀体现碑林博物馆与西安文庙、明城墙等文脉传统的联结。通过多媒体放映与展墙文字叙述达到交互体验展示;

创新合作,让新时代下碑林文化创新融入交互展示智能网联展示合作碑林文化发展历史成果;
见碑成林,通过石碑秩序排列模块化布置。利用多媒体展示现代石刻艺术。在新形式下
的科技石刻利用科技VR让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空间的集成,形成与原来的碑林博物馆空间相同的结构,在新的和旧的之间建立空间,建立文化联结关系。

同时在后期实际考量落地实践中,孙潇导师指导我们要在建筑空间功能与外观方面做好文章,突出创新,要从手段和理念上去提升建筑的功能、空间合理、环境质量以及游客的综合满意度,打造创新示范效应。使游客们能在碑林的深厚历史中得到思想的思考与学习。

二、在尊重原状的前提下突出其特色,要秉承项目建设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原则。三、利用新技术,例5G智慧展区,智慧建筑,碳中和理念,加强学习,要对已创建智慧景区及5G+项目的先进经验多学习多探讨。更好地向世人展示西安乃至陕西厚重的文脉和底蕴”的目标。

在作品创作中需要多看好的作品,多学习地域历史文化,贴切实际场地本身的血脉。四年艺科老师们带领的设计调研也让我们充分积累对于设计中的美学审美与设计认知。只去经历过的才能成为你自己的经验,在实践创作中更显的尤为重要。


02


作品二:大 唐 运 动 会

设计团队:刘思琦 毕明月 胡玉洁 杨竣媛

指导老师:徐红蕾 王亮亮


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之一,马球,蹴鞠等运动盛行,皇帝们热爱这项运动,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此运动的高手,唐朝女性也参与到中间来,是古代运动繁盛最具代表性的朝代之一,所以我们的作品选取唐朝唐玄宗在位期间作为作品的背景。




我们正位于十三朝古都之称的西安,将西安与古代运动主题相结合,选取西安最著名繁盛的唐朝为时代背景,架空想象了一场举办于唐代的运动会,并创新性的采用报纸形式报道并介绍了唐代的主要运动项目,运动规则,运动趣闻等,体现了唐人的运动风貌和中国古代运动精神。

再加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在主持召开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时,鲜明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在2019年9月30日,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指出: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所以我们选取了唐朝作为时代背景,架空想象了一场举办于唐代的运动会,生动展现了唐人的运动风貌,中国古代运动精神和体育文化。

为了让人们对唐朝运动体育相关知识感兴趣,我们将形式变得更有趣味性,更大众化,游戏化,虚构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运动会,来集中体现唐朝花样繁多、全民参与的运动盛况,如步打球、蹴鞠、马球、舞蹈、骑射等,根据史料文献进行插画图案的创作以及内容的撰写,用虚构报纸的形式传递唐朝时的运动竞技精神,用人们更感兴趣的方式去主动接受,人们会觉得历史变得好玩起来,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

我们的版面形式不同于以往的设计版面,而是创新性的采用了报刊的形式进行图文排版。这个创意来源于以发假新闻著称的洋葱报,它以真实新闻事件为蓝本,加工杜撰假新闻。虽然故事都是假的,却绝非胡编乱造,而是用夸张的想象表达对世界观感,是另类的社会评论。它模仿了传统新闻的特点,所有新闻均以正式规格报道。我们模仿它,采用传统的报纸排版形制,同时结合史实,模仿古人的说话语气对报纸的内容进行编纂,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介绍古代体育运动。



长安城地图的绘制

运动历史资料收集 

除了对地理位置的了解,我们还进行了详细的唐朝运动方面的调查,与运动有关的大唐风情民貌,皇公贵族,我们可以从书中,画卷中了解到马球是当时社会风靡上下的运动,男女老少都热衷于马球,唐朝历代皇帝唐太宗、玄宗、武宗都喜欢这项运动,有许多唐太宗焚马球以自戒,玄宗马球大败吐蕃,武宗根据马球水平高低来提拔官员。

围绕运动会这个主题,还了解步打球、蹴鞠、马球、舞蹈、骑射、围棋等这些项目的相关规则。

古图

插画创作

插画绘制是我们的核心部分,我们将这些历史用画的方式讲出来,主要有人物插画,公主、外国来使、文官、武将、皇上等,步打球、蹴鞠、马球、舞蹈、骑射、围棋等运动插图,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历史知识、运动精神,运用现代审美画法,重现唐朝运动盛况。

新闻报纸的形式 

运用报纸的表现形式还需要我们掌握报纸的用语,不同的新闻用语语气不同,比如官方新闻正经严肃,往往商讨国家大事,在唐朝时主要表现为与皇家、朝廷有关的政令,而八卦新闻则完全不同,标题往往非常引人瞩目,勾起人想看的欲望,内容往往也是八卦,在唐朝则表现为当时社会名人的八卦消息与一些历史八卦。

除了官方新闻、运动会项目介绍、运动会规则介绍、花边新闻、社会新闻、幕后新闻六个板块,报纸上还有广告位、天气速闻、长安城舆图展示等与报纸形式贴合的有趣味性的地方,形式与内容完美契合,两者结合生动有趣。

同学们创作过程中勤奋认真,都努力做好自己那一部分的工作,从资料的收集,绘画的创作,文创场景的制作,排版的每个环节都井井有条,团结一心,互相帮助。



文创场景设计

我们团队设计了一系列文创场景,能更好地反应当时的风情名貌,在作品中以运动会组委会与商团合作推出一系列产品,组委会在城中宣传,张贴各类海报为由表现出来,是我们作品的重要部分,能丰富完善整个作品,同时体现那时的风情民貌、节日气氛。



作品分为官方新闻、项目介绍、规则介绍、花边新闻、社会新闻、幕后新闻六个板块。其中社会新闻是文创产品展示,幕后新闻是设计过程展示

新闻内容均根据唐朝时的社会、人物史实进行撰写,版面中所有图案均为团队成员亲手设计。

官方新闻主要是和官方有关的政治新闻,撰写了与贵妃、西域来使、官员、皇上等有关的数条新闻,分别是杨贵妃姐妹擅长骑马、吐蕃等西域外国访唐、伶官黄幡绰劝谏唐玄宗、许多官员能文能武,以及皇帝将马球推广到军中,用来操练士兵等。并为主要新闻的对象创作插画。

花边新闻则是主要与马球相关的历史八卦,语气较为活泼诙谐,根据史实记载进行编写,如剑南节度使郭英则耗费千金看女妓打球取乐、唐玄宗年轻时大败吐蕃马球队等。

运动会项目介绍则是科普向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步打球、蹴鞠、马球、舞蹈、骑射、围棋等在唐朝时比较出名的运动,例如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的运动,所以又称“击鞠”,蹴鞠,指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舞蹈是供欣赏、娱乐的表演性舞蹈如风格独特的健舞、软舞。

马球运动和古代骑兵作战方式极为相似,所以它不仅是一 项具有很强竞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样具有军事训练特点,所以这项体育运动项目传人到中原地区以后,和尚武精神的唐朝社会风气有较强契合性,上至皇室贵戚,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喜欢马毡运动,特别是当时的皇帝经常在宫廷附近修建打球场,经常组织神策军和禁卫军将士在此比赛,马毯运动由此在宫廷之中广泛开展,是宫廷运动的—个重要项目。

运动会项目规则介绍根据史实记载进行编写,如马球主要的比赛场地是草原或者空旷的平地。参加的人骑着马,兵分两队,每人手里拿着一根马球杆,两队的人共击一个球,打入对方球门者获胜。

蹴鞠第一种踢法是用球门的蹴鞠,一般是单球门,筑球时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胜。第二种踢法叫白打,它以表演花样多少和技艺高低决定胜负。

这是我们的社会新闻板块,图中的场景图片为设计图案的应用展示,例如在墙上、室内、户外张贴运动会有关的海报,在作品中以组委会在城中宣传,张贴各类海报为由进行展示,很好地展现了那时的风情民貌和节日气氛。

图中的场景展示均为团队成员根据团队所绘制的插画图案所应用设计,在墙上、室内、户外张贴运动会有关的海报,分发宣传报纸,体现唐朝时运动的风靡,在作品中巧妙地以组委会在城中宣传,张贴各类海报为由,很好地展现了那时的风情民貌、节日气氛。

文创产品均根据绘制的图案所设计,展现了那时的风情民貌。产品古香古色,设计感十足,在报纸中以商团与运动会组委会合作定制周边商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如茶叶、扇子、明信片、礼盒等,将唐城舆图印于茶叶盒上,使人见之如见长安城。实乃送胡人,送游客,送尊长的最佳选择。

幕后新闻板块:是团队成员草图手稿的展示,展现了我们团队的创作过程插画图案慢慢一步步地成型,  在报纸中以画师手稿揭秘的方式展示出来

我们做这个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更多的了解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一般我们理解一个历史朝代或者事件发生的原因都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都知道唐人尚武,那么体育运动在唐朝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些什么影响呢?通过这次作品创作以及资料收集我们已经对此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这个作品能够将这些情感传递给大家,引发一些大家对于中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兴趣,就是我们本次作品的最大意义了。


END

文字|廖家豪 刘思琦

编辑|刘思琦

审核|徐红蕾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