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推动的“共同富裕”背后的财富金矿入口
发布于 2021-09-05 06:54
即便是最不敏感的人,也感觉到了在2021年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从表面上看,是一些行业被整顿规范。比如针对互联网大平台的反垄断、针对房地产的强调控,针对课外培训行业的疾风暴雨,针对中概股境外上市的规范,还有对医美、奶粉等众多行业的监督……
而就在2021年8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强调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并作出重要部署,将实现共同富裕宏伟目标与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联系起来,必将激励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为共建共享共富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咱们首先分析一下“共同富裕”,说到底,是要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当然,好日子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也不会自动成真,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就是共同建设、共同创造、共同奋斗。
原来社会中存在的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很快就会在中国被扭转。共同富裕不在仅仅是口号,先富带动后富也不是说说而已了,国家将会采取措施让共同富裕成为现实,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发挥好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调节作用,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从共建共享走向共富,首要的是积极营造“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
从共建共享走向共富,重点在于做好保障“人人尽力”的制度安排。
从共建共享走向共富,关键要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机制格局。
由此,很多基本政策都会发生改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只有你看懂了历史大趋势,才能更好地安身立命。共同富裕并非平均主义,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劫富济贫就是共同富裕,穷人可以不用劳动就可以获得富人的财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国家一定会保证勤劳、有能力的人有良好的上升通道,目的就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没那么大了?将会发生什么事?而一旦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小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一定不是这个人有多少钱了,而是这个人有什么特征?是什么标签?跟钱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在人和人之间财富差距越来越小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特征差异会越来越大,因为未来每个人身上的标签将更加清晰。比如,唱歌,跳舞,写作,表演,科研,律师,医生等等。
当未来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再是财富的区别时,而就成为了价值标签的区别。所以,下一个时代又到来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以前是先做产品,再去找消费者;今后是先找消费者,再去做产品,这完全已经是一个倒施逆行的逻辑了!商业重心已经开始转移到消费者这一端,商业的核心最终从做“产品”切换成了聚“群众”。
那么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出来了?
1.如何圈自己的消费者?最好的切入点就是需求,肯定一切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而社交媒体已经让大家进入“弱信息,强关系”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IP、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而且彼此联动性很强。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大的来自于“分享”,而不是“告知”。既然商业核心机理从“物以类聚”过度到了“人以群分”。那么今后消费者也必将从分散走向联盟。作为一个消费者,今天你不主动把别人团结过来,明天别人也会把你团结过去。请记住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谁主导了消费者,谁就主导了市场,谁就能来分钱。
2.而按照“谁主导市场,谁就在分钱”的定律,再植入政府提倡的“共同富裕”的良好机制,此时消费者就将会大大受益,并且有权分得产品利润的一杯羹!进而言之,谁拥有聚合消费者的能力,谁就掌控了未来商业的财富。
3. 中国最大的产业机会在哪里?房地产是吗?一定不是,房地产业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结束,成长的空间也已经不大了,是新能源吗?新能源也能发展的很大,但是他不是最大的机会,人工智能。也肯定不是?咱们看一下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先生的讲话视频就明白!
那是什么呢?那一定就是健康产业。最近看到一组数据,不过令人很吃惊,说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到2035年左右,将会达到17万亿美元,让人震惊的不是17万亿美元,而是届时将有可能占据GDP的一半左右。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GDP将排世界第一,每年的产值大约是35万亿美元。除了健康产业,还会有另外哪一个产业达到GDP一半的数值呢?那绝对不可能再有了。三百六十行,光健康产业一个行业就占一半了。17万亿美元意味着什么呢?是大约100万亿元人民币。
汽车经过了几十年的快速地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有一批千亿级企业的一个大的产业了,做了多少呢?是4万亿人民币。房地产经过了黄金四年轰轰烈烈的发展,其实也就是16万亿,这是2019年的数据啊,这个时候中国的GDP是不到100万亿的人民币啊,所以就这一个行业就占了中国的产值的百分之十六七,那就很大很大了。我们很多人其实已经确信健康产业在未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但是问题是健康产业太大了,那健康产业中的机会在哪一块儿呢?
毫无疑问啊,一定在生活方式病。凭什么这么讲?当我们全力应对传染性疾病的同时,非传染性疾病却成为中国人的主要威胁,也可以叫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简称慢病。那慢病里面主要是什么呢?亚健康人群的生活方式病,它早期体现为肥胖,中期发展为四高,后期演变为心脑血管儿疾病等等,慢病已经占据了中国人死因的百分之八十五,心脑血管儿占据了中国人死亡原因的百分之五十一,也就是说,服务于亚健康人群将成为未来十五年健康产业里面最大的机会。
结合了时代趋势咱们分析一下:应该真的是时候“放弃重资产,改做轻资产”了,一定要记住这个逻辑:未来重资产是央企、国企做的事,民营企业只适合做轻资产的事,今后央企、国企赚的是“资产升值”的钱,而民企赚的是“勤劳运营”的钱。千万不要再盲目做重资产投入了,社会每次出现的动荡,最先受到冲击的必定就是重资产。因为低投入,重运营;低资源,重能力。这样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变化,你可以随时抽身离开。
要记住一个原则:只有充分做好准备和真正有实力的人,才适合长期主义。唯有足够的实力才能抵御各种变化的冲击。所以“放弃长期战,改打游击战”,作为普通的个体,当你自认为能力和实力不够的时候,只能做各种短、平、快的生意。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实力,否则永远只能打游击战!
因为实体产品投入太大,消费者比价又太容易,利润遭多方挤压,未来的产品利润会归于0。而虚拟产品的投入非常小,况且其边际成本为0。在这个早就不缺产品的时代,要“放弃实体产品,改做虚拟服务”,在如今这个时代,大众需要的并不是各种实体商品,而是需要的各种虚拟产品的情绪安慰。如今我们的精神世界已经越来越空虚和焦躁,再加上信息茧房和精准推送的配合之下,大家都沉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这时商家就会很容易刺激到消费者的情绪味蕾,让消费者非理性的来消费,以此获取巨大收益,这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说的最容易驱动市场的往往是“情绪”,而不是价值,因为大众心理就是非理性的,所以制造情绪在大众之间相互传染传播,会使市场快速走向繁荣。
未来我们必须学会用内容获客和互联网工具,这也是价值获客和技术获客,这才是未来获客的主流方式。
因为现在各种互联网平台太多了,我们只需依托平台生存就可以,很多公司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放弃组建公司,改做超级个体(团队)”,未来的创业一定是先自己亲手去干,做成一个小雏形,然后再根据业务和需要去加人,包括合伙人等等,要努力先成为一个超级个体。如果真的有需要了,再根据业务模型组建团队,再组建公司。
咱们再分析一个问题?既然产品本身的利润将越来越低,我们不如主动放弃这个利润,那么该怎么赚钱呢?
那么咱们可以“放弃利润,改收会员费”,这其实也叫“利润后延”,如今很多价值都在后延,例如美容店的充卡消费,比如从人性角度来讲,有个词也叫“延迟满足”。大家要记住一句话:做产品不如做服务,做服务不如做会员。
而未来最值钱的不是产品,不是资源,而是消费的数据,什么是消费数据?比如用户的信息,会员的数量,粉丝量等等。谁掌握了大量消费的数据,谁掌握了最大的销售主动权。
现在这个时代的雇佣制已经彻底的太不适合当前的社会了,唯有大规模采用共享合伙人制度才能解放生产力。才能响应政府号召让所有人实现“共同富裕”。因为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技术,也可以精准的计算和兑现每个人创造的价值财富了,既然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解放了生产的关系。就不要再给你自己包括你的员工设置任何框定,不要再打卡、写日报,不要绩效也不要方案,一切都只以结果为考量就OK了。
倡导尽可能的少发和不发工资,而是把员工都变成共享合伙人,所有的客户也可以成为你的共享合伙人,只需要制定清晰的提成制度、承包制度、分包制度,不需要再养人,不需要再管人,只需要轻车上路就可以了。
这已经不是那个谁需要被谁管的时代了,而是需要“放弃管理,改做赋能”,管理是往下压,而赋能是往上托,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
如今市面上所有的管理经验都统统的失效,因为这是一个需要激发和赋能的时代。赋能的关键就在于要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只需要尽最大努力的给他们提供弹药、使用的技术以及工具,提供好平台和信任状背书。
可以给目标,但不要给绩效;可以关心进程,但是不要关心过程;利益可以捆绑,人不要捆绑, 这就是一个“融合不整合的时代”!大家各尽其才,各取所需,不要再互相干涉,保持距离,彼此尊重,形成一个互相协同的团队。
未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都是一个具有价值的主体,所以你必须尽快找到自己定位,找到自己最独特的一面,找到自己的价值点,早一步行动加入臣妾说团队的人就会早一天成功。决定一个人最终高度的往往不是启点,而是拐点!
现在的商业的重心已经发生转移:原来的重心是“产品”和“流量”,未来商业的重心一定是“人群”。
今后最贵的东西其实也一定是“人”。“人头”红利过去了,“人心”红利到来了,“以人为本”四个字我们谈了那么多年,现在才真正的要实现了。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用户决定一切”的时代!
我们之前是不断的要吸引客户(人),花钱要买客户(人),而今后我们必须拥有一种留住客户(人)的能力了。
未来人是跟着人在走,而不是再跟着产品走,未来谁能聚到人,谁才能掌握商业的主动权。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两种趋势:
1:产品越来越便宜,人却越来越贵;
2:资源越来越共享,人才却越来越稀缺。
所有的资本都在没落,唯有人力资本在崛起!比如看新闻给奖励,写点评给奖励,分享给奖励,上传内容给奖励,当然现在的奖励很多还是现金、优惠卷等等,但是以后这些奖励一定会变成一种“期权”。
留住人才要用股权,留住用户也必须靠股权。因此很多公司把本应该奖励给员工的股权,拿出来去奖励用户了。因此,未来商业最大的趋势就是:建立一种让所有用户一起来分钱的制度,大家各尽其才,按自己的贡献分钱,这就是用户至上主义了,现在咱们臣妾说的创业加盟项目也正是按照此种“共同富裕”的分钱制度而设立的。
咱们每一个人在平台中做的每一份贡献,都会得到平台不同程度的奖励。这种奖励不再只局限于小恩小惠,而是变成了一种长期的激励,也包括了期权,股权等等。每一个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即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随时瞬间的又被聚合起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