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2021年最新招聘简章

发布于 2021-09-05 09:29


【岗位描述】


01
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城市安全方向)

负责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技术研发,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城市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与系统装备。
任职要求:
1、博士或博士后,市政工程、安全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城市规划、桥梁工程、结构工程、力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城镇燃气工程、热力工程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具有较强的设计计算能力和科技攻关能力;能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如ANSYS等;
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有实验室建设相关经验、风险评估、市政工程设计及城市生命线安全等相关领域实习、工作经历的优先考虑;有相关课题研究经验的优先。
02
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供排水方向)

1、负责城市内涝、供水和排水管网安全监测、海绵城市等方向业务,具备扎实的给水排水、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2、研究管网模型在智慧排水、城市内涝预警、厂网调度、污水厂提质增效中的应用,水力模型在供水管网优化中的应用;研究城市管网拓扑分析方法、管网入流入渗以及错接/混接分析方法、城市内涝和黑臭水体等排水安全问题源头防治机制;
3、负责解决供水和排水项目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任职要求:
1、博士或博士后,35岁以下;
2、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身心健康,品行端正,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人格和职业道德;
3、给水排水、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
4、具备丰富的供排水项目经验,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及相关数据分析能力;有排水管网模型研究及风险评估等相关领域课题项目经验、工作经历的优先考虑;
5、具有较强的设计计算能力和科技攻关能力;能熟练运用行业内相关专业软件如officeAutoCADANSYS等;
6、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及耐压能力。
03
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桥梁和结构安全)

1、结合桥梁、隧道、建筑结构、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规划,对专业技术、重大科技项目进行前期调研,开展基础应用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2、参加重难点工程的科技攻关,解决项目中的重大技术难题;
3、参与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4、参与工程项目的方案研究与设计。
任职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具有桥梁工程、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或电子工程专业的学历背景,具有服役结构检测评定研究经历、计算机编程经验、设备研制的优先考虑;
3、同等条件下拥有较多工程实践经验的申请人优先考虑;
4、有创新、创业精神;具体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工作主动认真,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沟通及协作能力。
04
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消防科技)

从事消防社会化云平台、新型火灾探测技术、消防物联网监测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参与消防安全科技中心相关课题申报及研究工作;参与消防安全实验室建设工作。
任职要求:
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品学兼优、身体健康,35周岁以下;
2、具有消防工程、安全工程、工程热物理、安全科学技术、计算机、电子系、自动化、公共管理相关学科专业背景;
3、具有消防安全与火灾探测技术专业研究经验者优先,具有实验平台设计和建设经验者优先,具有重点项目研究经验者优先;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文档编写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
5、高度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05
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自然灾害调查)

负责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研究,参与课题申报、研究及相关科技文档编制,灾害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有灾害调查评估经验优先。
任职要求:
1、已经获得或即将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具有灾害学、安全科学与工程、遥感、自然地理、GIS等相关专业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有从事灾害调查评估研究经验者优先;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文档编写能力和敬业精神。
06
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地质灾害)

担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的科研工作,包括课题研究、设备研发及产品推广应用。组织搭建滑坡实验平台,实验研究滑坡灾害过程,参与研发国内先进的岩土变形监测技术,应用于全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参与省部级等课题申请,负责撰写已有课题的相关科技报告等材料。实地考察地质条件,与各地有关监管部门对接,推广新型监测设备。
任职要求:
1、博士或博士后,具有地质学、声学、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结构工程、测绘工程、自动控制、电子电路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具有较强的文档编写能力,能独立组织撰写各类综合性文字材料,论文写作水平良好;
4、具有地质灾害等相关领域研究经验,参与过纵向科研项目者优先,解决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07
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安全文化)

1、开展沉浸式安全科技与知识传播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课题研究
2、开展安全文化教育相关知识体系、标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3、面向社会,针对不同灾种、场景、受众,开展安全教育与大众科普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
4、开展安全行为科学领域的相关实验与应用的研究。
任职要求:
1、博士或博士后,德才兼备、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
2、具有安全科学与工程、科技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有从事科普研究经验者优先;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及论文写作水平,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者优先;
4、具有较强的中、英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08
高级工程师(公共安全方向)

城市运行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咨询服务、城市安全评价或分析技术以及相关模型算法研究;构建城市综合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城市安全发展相关业务对接。
任职要求:
1、统计学、工程热物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工作经验不限;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及论文写作水平,对数据分析及应用有浓厚兴趣。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者优先;
3、具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能力,熟悉大数据技术、熟悉常用数据挖掘算法及应用场景,对数据有较好的洞察力;有较强的业务沟通交流能力;
4、基本熟悉MATLABFluentpython等相关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
09
高级工程师(地下管网安全方向)

负责城市燃气管网安全监测、石油管道安全监测等方向业务;通过系统实时监测数据,对城市地下燃气管网、供排水管网、热力管网等生命线基础设施运行安全风险隐患分析,撰写专业数据分析报告;梳理业务需求和应用价值体系;相关政府安全行业监管或业务权属部门对接;管网运行安全分析技术研究和技术方案编制等。
任职要求:
1、具备扎实的工程热物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硕士及以上学历,工作经验不限;
2、具有较强的业务沟通表达和统筹组织能力,责任心强,工作积极踏实,有冲劲;
3、吃苦耐劳,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能够接受一定的现场勘查工作;
4、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技术报告经验者优先考虑;
招聘人数:3
10
高级工程师(桥梁与结构安全方向)

通过系统实时监测数据,对城市桥梁、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生命线基础设施运行安全风险隐患分析;撰写专业数据分析报告;梳理业务需求和应用价值体系;相关政府安全行业监管或业务权属部门对接;桥梁、轨道、综合管廊等结构运行安全分析技术研究和技术方案编制等。
任职要求:
1、桥梁工程、轨道交通、土木工程、(市政)结构工程、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工作经验不限;
2、有桥梁等行业单位相关工作经验或综合能力突出者优先;有一定结构异常运行数据分析能力,基本掌握桥梁、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结构运行原理;
3、善于处理异常突发事件,具备冷静思考和较强的业务对接能力;
4、有较强的学习和技术攻关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人才引进待遇】


1、引进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可推荐进入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并享受博士后生活补贴,出站考核优秀可直接认定高级职称;
2、引进优秀人才可推荐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博士后项目资助等科研项目支持;
3、引进优秀人才按规定享受国家及省市高层次人才项目、合肥市新落户人才租赁住房保障、急需紧缺人才生活补贴、职称申请等政策支持。
【申请方式】


简历投递邮箱fuming@tsinghua-hf.edu.cn,hr@tsinghua-hf.edu.cn
邮件主题:应聘岗位+姓名+毕业院校+专业
请应聘者将本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工作概述、论文发表情况及其他成果)以邮件方式发至上述指定邮箱,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研究院介绍】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简称“清华合肥院”)是清华大学的派出研究院,由清华大学、安徽省、合肥市三方共建的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于201312月开始建设,20161月正式运行。

清华合肥院秉承服务清华大学一流安全学科建设和持续支撑安徽省、合肥市城市安全发展和安全产业培育集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国家需求导向,顶天立地”的办院宗旨,瞄准国际公共安全科技前沿,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和安徽省、合肥市的政策、产业支撑优势,构建公共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的协同创新发展体系,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基地。


清华合肥院现有工作人员一千余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托单位、安徽省科研事业机构、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设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获批建设灾害环境人员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授权具备了火灾微量物证鉴定、火灾痕迹鉴定和图像资料等司法鉴定资质,取得了应急装备和水环境安全检验检测CMA资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等2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建有亚洲最大的公共安全科技基础设施—巨灾科学中心,包括模拟灾害种类最多的灾害环境模拟实验平台,被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交叉前沿研究及产业创新转化平台,成为国家公共安全重要研究基地。


清华合肥院在应急管理、城市安全、人员安全、消防安全及社会化服务、工业安全、环境安全、安全文化教育、应急装备检验检测、灾害事故技术调查等方面取得了系统化创新成果并实现规模化产业应用,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良性互动模式,以科技创新支撑建设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推进构建安全管理和风险主动防控新模式。国家应急平台系统、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消防物联网监测与社会化服务系统等技术创新成果与装备,已经在国务院、应急管理部等10余个国家部委、全国50多个城市和海外10多个国家开展转化应用。


近年来,清华合肥院率先提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理念,在合肥市探索形成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实现了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根本转变。近期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的意见》,到2022年,基本构建以燃气、桥梁、供水为重点,覆盖16个市建成区及部分县(市)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主框架;到2025年,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面覆盖,形成城市安全发展的“安徽样板”。


清华合肥院已启动二期建设,将建设全国消防安全云、工业安全云、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应急技术中心、安全文化教育培训基地,打造公共安全科教基地和研发总部基地,助力合肥市建设国家级公共安全技术创新先导区、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示范区、公共安全文化培育引领区。

研究院网址http://www.tsinghua-hf.edu.cn
研究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习友路5999

9 月

践行省校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科技支撑形成城市安全发展“安徽样板”

8 月

加快构建智慧化的城市安全“前置防线”——王清宪省长在清华合肥院主持召开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6 月

李锦斌: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测系统是拱卫城市安全的科技“哨兵”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