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有必要建吗?
发布于 2021-09-05 09:36
01
居民健康档案是什么?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库,记录着居民疾病家族史、遗传史和生活、工作环境等状况。从出生开始,记录着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与预防保健管理信息;妇女人生各期,特别是怀孕期的健康管理信息;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各时期患病时的医疗保健信息,等等。
总之,健康档案是陪伴居民终生的全面、综合、连续性的健康资料,它详实、完整地记录居民一生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信息。
有了健康档案,就诊时,以往病史、个人生活习惯等一目了然,便于医生全面了解您的病情,做出更好的诊断治疗,看病时间也节省不少呢!
02
居民健康档案怎么建立?
只要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非户籍居民,均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登记建档,由基层医务人员负责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工作需要,医务人员还会走进社区、家庭开展建档工作。
03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有什么好处?
对于居民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了解和掌握本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居民看病时,医务人员通过查看健康档案信息,可以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存在的危险因素,所患疾病的检查、治疗及病情变化情况,从而,对居民的健康状况作出综合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的健康指导,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健康档案还将逐步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到那时,居民无论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到大医院就诊,可以通过计算机查看健康信息,减少重复检查、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医务人员通过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04
建立健康档案时主要询问哪些内容?
一是询问个人基本情况
包括:
(1)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类别与血型等基础信息。
(2)药物过敏史、有害元素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史。
(3)农村地区还要询问一些厕所、饮用水等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二是询问居民当前健康状况
包括:
(1)有无不适症状。
(2)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
(3)以前主要疾病的患病和治疗情况。
(4)住院、手术、输血等情况。
(5)预防接种情况。
(6)最近1年的主要用药情况等。
05
建立健康档案时的体检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1)体温、脉搏、血压、身高、体重等检查。
(2)视力、听力、运动功能等检查。
(3)皮肤、心脏、肺、腹部等一般体格检查。
06
个人健康档案信息保密
有些居民朋友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心在社区建立健康档案会让信息公开。不必有这个担忧。
在档案建立和使用过程中,保护居民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等个人隐私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原则。在档案建立和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相关记录,都要求装进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由专人负责管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要求保护好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所以,有一份健康档案很有必要,这个可以有!
来源:青岛疾病控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