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有“五怕”,初秋养肺,喝一汤,食二物,揉四穴,冬天少生病
发布于 2021-09-05 10:17
你们最近会不会有这些症状:
有点鼻塞,鼻干偶尔还会流鼻血
老是口干,嘴唇也开始干裂
咳嗽好像又加重了一阵一阵地有痰
皮肤干燥、瘙痒
……
其实这些是秋季常见症状。秋季干燥,燥邪伤肺,而进入深秋,气温骤降,寒邪来袭,也会伤肺。这二者同时来犯,就会出现下面症状。
从皮肤进入,表现为怕冷、少汗或不出汗,从口鼻进入,则表现为鼻干、咽燥、嗓子痒,进一步伤害肺脏,就可能出现咳嗽痰粘等症状。因此秋季,养肺成为养生重点。
秋季暗藏五大“肺部威胁”
燥邪
秋季燥邪当令,易耗伤津液,肺脏就会失去濡养,这时不仅肺的自我修复能力会急剧下降,而且对外界的细菌、病毒、尘螨等有害物的抵御能力也会下降,进一步降低免疫力。
风邪
进入秋季后,除了燥邪,风邪也比较重。
风邪往往是通过皮肤腠理侵入人体的。肺主皮毛,表皮就相当于肺的一道屏障,一旦受到风邪侵袭,肺首当其冲就会受伤害。
久咳
气候变得干燥,空气的湿度降低,凉而燥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尤其是本身肺就比较虚弱的人,相对更容易引发咳嗽或者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状。
偶尔咳嗽可以帮助排出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对身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长期咳嗽则会使肺内压增高、肺泡壁弹性减弱等,增加肺炎、支气管炎的发生风险,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
便秘
秋季气候干燥,燥伤津液,肠道干涩,从而易引起便秘。
而肺和大肠经络相通,大便通畅有利于肺气下行,可以使人体气机更为通畅,利于肺部健康;若大肠积滞不通,反过来也影响肺气的肃降,导致肺部损伤。
悲秋
秋应于肺,在志为忧。进入秋天后,人很容易产生抑郁、悲伤的情绪。
而过度悲伤等不良情绪最易损伤肺气,导致肺气运行失调,出现气短、咳嗽、脸色苍白等表现。
3步养肺法,一个都别少
一、两个“多”,滋阴润燥更养肺
1
●
多吃白色食物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说,秋季属金,对应白色,适当多吃白色食物能够补肺经,达到滋阴润肺、润燥去燥的效果。
因而像百合、萝卜、银耳、雪梨、山药、莲藕等都可以作为秋季养肺的好食材。
山药小米粥
【食材】:山药250克、大米100克、小米50克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块,加入大米跟小米,加适量水一起煮30分钟即可,可以加适量盐调味。
【好处】:生津益肺,补脾养胃
中医认为,山药性平,味甘,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之功。
进入秋天多吃山药,不但能健脾补肺,还能增强抵抗力,促进肠胃蠕动消化。
2
●
多喝水
补水是秋季养肺的重要措施,足够的水才能保持呼吸道和肺部的润滑。建议秋天的时候每日饮水量可以达到2000ml以上。
除了直接喝水(30℃-40℃的温开水为宜)外,我们也可通过吸热水的方法来润肺,具体的方法是把热水倒在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水蒸气,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分钟。
二、揉四穴 调养肺气
1
●
揉中府
经常按揉穴位,疏通经络,有益调养肺气。
其中,中府穴,是脾肺两经交会的一个穴,调气最好,可补益肺气。
每天顺时针向按揉本穴,再逆时针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钟。
2
●
揉印堂
肺不舒服的时候,可用大拇指,用力按揉眉间,即印堂。
如此一来,能调整肺气,一般按20分钟症状就能缓解。
3
●
揉鱼际
鱼际,可清宣肺气、清热利咽。
位于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用一只手的拇指,揉按至酸痛时,再坚持揉按另外一只手的即可。
4
●
揉太渊
肺朝百脉,脉会太渊。
揉太渊,益补肺气,促使经络中的肺气回归,补肺脏之虚。
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三、一碗雪羹汤,生津、通便
【食材】鲜荸荠6枚、海蜇30克。
【做法】海蜇温水泡发,洗干净切碎,下锅煲煮半个小时,加入去皮的荸荠煮15分钟即可。
荸荠具有清热生津、消食化痰、凉血解毒、利尿通便等作用,现代研究认为,荸荠富含包括钙质在内多种营养物质,有助于老年人滋阴健胃、强健筋骨,是延年益寿的好食材;而海蜇也能消痰除积、润肠通便。
更多精彩
瘦身,祛斑,降脂,还不需要刻意节食!“懒人”美容减肥法,快和肉肉说拜拜~
长痘、溃疡、过敏、易怒......你不是上火,而是阴虚了!
何氏妇科、陈木扇女科、阮式针灸……不用排队,不用挂号,一号难求的名医在家就能看!
本文来自综合整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