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到自己的上师了吗?
发布于 2021-09-07 07:37
《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学佛重在闻思后的实修,而不是仅仅学习了理论知识就能成就。无论你多么聪明,只要想学佛修行,就一定需要善知识的摄受、指导。
寻找与自己相应的上师善知识,是每一位希求解脱的人所期盼的。尤其在密乘中,特别强调需要依止一位具德上师,所以在依止善知识之前,一定要谨慎地观察与选择。《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中提到,遇到怎样的上师,也与自己内心清净与否以及业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想依止一位上师,我们首先应该学会如理观察,绝不能感情用事。仅凭名声大、地位高、形象庄严,或者仅仅是因为解决了自己生活上的某些疑问,让自己内心觉得很温暖、很受重视等五花八门的外在因素,就盲目依止,这样往往会导致心生后悔,生起邪见甚至退失学佛的信心。如此一来,只会浪费我们宝贵的暇满人身。
那么,真正的具德上师究竟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依止上师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需要一位怎样的善知识呢?在《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中已经讲得很明确。显宗和密宗,大乘和小乘,对善知识的要求各有不同,现在就简单地讲讲大乘善知识的最低标准。
不造作的菩提心
为何需要这样的菩提心呢?因为,如果没有菩提心,就没有利益众生的念头。我们接近上师、跟随上师,就不一定能找到出路,而且有可能造下种种恶业,这是很危险的。
如果一位上师具有菩提心,就称得上是菩萨。那么,无论他的修证境界怎样,都会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利生的事业当中。既然他这样投入地利益众生,至少不会有意地伤害我们,一定会尽一切力量引导有缘人走上正途。所以,具有菩提心是作为上师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当的智慧
作为上师,仅有菩提心是不够的。他必须能引导我们,让我们明白通往解脱的道路该怎样走,也就是该从哪里下手、怎样去修等。如果他仅有菩提心,却不懂得教授,就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所以上师还要有智慧。
智慧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此处的智慧是指:如果是修净土宗,他就能够为我们指示一条修习净土法门的完整道路;如果要修禅宗或密宗,他也一定能够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一整套的修禅之法或修密之方,这样的人才能够依止。
戒律清净
菩提心与智慧是最起码的要求,但它们还须建立在戒律的基础之上,即善知识一定是戒律清净的人。所谓戒律清净的含义是指:如果是出家人,就必须具备出家人的戒律;如果是在家人,就要具备在家人的戒律;如果是学密宗的人,其密乘戒务必要清净。如果戒律不清净,就没有资格引导他人,这一点极为关键。
以上三种条件是最低要求,如果要依止上师,至少要依止这样的上师。


依止上师的方法虽然有很多种,但最殊胜的依师之法,就是自己认真修行。上师教你的法,你好好地修持,所有真正的善知识都应该会满意;如果你精进修行,他却不以为然,反而乐于叫你捐款或是干其他事务,这只能说明这个上师是不够资格的。
因为,作为大乘佛教或者密宗的善知识,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认真修行,这是他最迫切的需要。你认真地修法,就是向他提供了最需要的东西,他怎么会不满意呢?
依止上师、让善知识欢喜的方法虽然有三种(利供养、敬供养、行供养),但真正能够让上师高兴的,就是如理如法认真修行。若真能这样,不但上师欢喜,而且十方诸佛菩萨都会欢喜。
如果上师让你发菩提心,你置之不理;让你发出离心,你也置若罔闻,却妄想通过其他方法让善知识生起欢喜心,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徒劳无益。除非他不重视你的修行而重视别的事情,那又另当别论。
简而言之,依止上师的最好方法不是别的,就是法供养——依教奉行,这是最殊胜的供养方式。

在密乘中,上师的加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证悟大圆满,其方法既不需要逻辑推理,也不靠气脉明点的修法,生起次第也不强调。虽然加行中金刚萨埵的修法有一些简单的生起次第,但这不是重点。在所有加行修完之后,最后要证悟空性的关键,就是依靠上师的加持。
当然,并不是任何上师都能给予加持,必须依止有加持能力的上师才可以得到加持。就如同杯中要有水才可以喝了止渴,如果是空杯,再怎么倒也无法用来止渴一样。有一些自称是金刚上师、大活佛的人,却不一定有加持力,也不见得都是上师。别人的真假如何我们不必理会,但自己一定要依止一位真正的金刚上师。外加行中讲过依止上师的方法,也列出了密宗上师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如果一位上师具足了这些条件,自己也对他有信心的话,就可以依止为根本上师。如果没有具备足够的条件,那么最好就只是恭敬他,去请教问题或结缘就可以了,但要作为自己的根本上师是不够资格的。
有些居士认为,上师替自己解决了一些世间的疑问,或有时摸摸头、拍拍肩膀,自己心里得到一些温暖,所以就认为对方是好上师,其实,这些与修法或成为密法的金刚上师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一个普通人也可以让你感受到类似的温暖。密法的金刚上师不是要教你一般做人的道理,或是解决你家庭、事业、感情上的难题,而是要能教你通过修行来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有这样能力的人才可做你的金刚上师。


现在藏地还是有一些老一辈的修行非常不错的上师,他们住世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不过,这样的上师不是到处都有,一旦依止了这样的上师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能有任何邪见,密宗的要求就是这样。如果产生了邪见,第一个,就是在密乘戒上会出现问题;第二个,自己的修行也不会增长。密宗的修法,特别是大圆满的修行进步,全都要靠上师的加持,上师的加持又要靠自己的信心,当我们的信心被破坏的时候,修行就不会有进步,所以密宗才有这样严格的要求。事先一定要观察,不观察就盲目地依止,说不定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中告诉我们: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来没有提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具德的上师善知识犹如黑夜中的明灯,为我们的修行解脱指明方向,然而能不能解脱,终归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在漫长而黑暗的轮回里,遇到真正的金刚上师极其稀有难得。如果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样的上师,理当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如理依止,稳固信心,将闻思修行进行到底,直至究竟解脱。
注: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素材来源:
《慧灯之光》第一册《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
《慧灯之光》第四册《加行的修法——解脱利益与依止上师》
《慧灯之光》第四册《加行的修法——上师瑜伽》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
文中小标题为方便读者所加,灰色字为小编语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 END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