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美容风险到底有多大?为何会引起国家药监局警示!

发布于 2021-09-07 08:09

近来,在美容护肤市场上,“刷酸”这个词火了。所谓的“刷酸”其实是一种化学换肤术,较高浓度的“酸”对皮肤具有一定刺激和破坏作用。但在美妆市场上,一些护肤品或者美容院打着“刷酸”的名头,夸大宣传,对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导。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科普文章,提醒公众科学认识“刷酸”美容。那么,所谓的“刷酸”美容科学吗?应该注意些什么?

1

"刷酸"美容安全吗?

国家药监局: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上海白领靳女士常听到身边的女性朋友说起在美容院“刷酸”的经历。起初,她不敢尝试,但有一段时间她脸上频繁爆痘,在美容院的宣传劝说下,体验了一次“刷酸” 。

“刚开始刷上去就感觉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刺痛。”之后,靳女士两周去一次美容院“刷酸” ,后来因为工作繁忙,她就在网上买了相关产品,自己在家刷低浓度的酸。在她看来,虽然没有遇到过“刷酸”毁容的情况,但“刷酸” 确实有被夸大或者未被正确认识的现象。

有过“刷酸”经历的冯女士对记者表示,她刷过几次后,自我感觉大概一周皮肤会明显变好,毛孔看起来很干净,但是因为她曾经刷酸的频率有点高,感觉皮肤变得更敏感。

杨女士告诉记者,从她的护肤体验来说,如果去美容院“刷酸” ,还是看清楚美容机构的相关资质,否则很容易被忽悠。

国家药监局在发布的信息中提示,“刷酸”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较高浓度的“酸”对皮肤具有一定刺激和破坏作用,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停留时间的延长,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随之上升。

专家告诉记者,她在接诊中,经常会遇到“刷酸” 失败的患者。

专家有的是误用,将需要专业医生用的酸,自己在家用了,出现所谓的烂脸,即出现红斑、糜烂或者水泡的现象,就是浓度过高出现的情况;还有一类是频率过度,比如说她买的家用酸浓度也不高,但是使用频率过高,就把皮肤的屏障损伤了。

2

“刷酸”是一项正规的医疗行为

“刷酸治疗”中使用的“酸”不是化妆品

所谓“刷酸”其实是一种化学换肤术,换肤作用的深度越深,效果也越明显,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更大。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肿胀、刺痛、灼热等不适,术后可能出现结痂、色素沉着等。另外少见的有灼伤、糜烂、色素异常、粟丘疹、瘢痕等。

专家表示,“刷酸”是一项正规的医疗行为,属于医疗美容的治疗范畴。从其科学原理来说,是对皮肤进行可控的损伤。因此,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操作的。

专家:它是一个损伤,但是这种损伤是可控的。通过加速皮肤的代谢起到一个治疗的作用。但是刷酸的过程中,酸的浓度,停留的时间,还有医生使用的力度,都是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节,不是所有人都不变的。叫停的时间是由医生来把控的,把控不好,没及时叫停,就会造成损伤。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科普文章中特别提到,“刷酸治疗”需在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其所使用的“酸”并不是化妆品。目前,“刷酸治疗”中使用的“酸”种类很多,有些“酸”是不能用于化妆品的。

而在化妆品中可以添加某些“酸”,例如:果酸、水杨酸等,有着严格的使用限制和技术要求。比如:化妆品中水杨酸的含量不得超过3.0%。

闫言:我们真正所说的刷酸其实是医学意义的刷酸,刷酸必须在医院里做。刷酸如果要使用家用的酸,也建议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到医院里跟医生咨询一下,比如说它使用刷酸的频率大约多长时间。

国家药监局提示,部分化妆品能够实现一定的清洁、去角质等功效,但与“刷酸治疗”有着本质区别。化妆品禁止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避免使用“换肤”等不当宣称,防止误导消费者。



都说割双眼皮是小手术,但为什么还有人割失败了?

消除法令纹,是该填充还是提拉?

生理期整形美容项目能做吗?

双眼皮出现了下面6种情况,你就要做修复!

关于抽脂,是否会复胖?为什么做完手术觉得还是没有预期效果好?

同样为吸脂肪手术,眼袋脂肪手术后为什么易复发?

鼻整形,你适合全肋还是半肋?

自体脂肪为了饱满,可以多注射点脂肪吗?

自体脂肪填充和线雕,先做哪个比较好呢?

整形术后预防瘢痕,你可能做错了!

腹部吸脂的适用人群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法令纹,是该填充还是提拉?

虎背熊腰?背部吸脂来抢救!

鼻唇沟注射祛皱——不仅仅是填平那么简单

面部吸脂和瘦脸针,如何进行选择?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