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战术”到底有没有用?傅首尔的反应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发布于 2021-09-07 10:18
成绩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都非常的重要,因此,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新学期里,能够弯道超车,就让孩子在“题海”里度过了一个假期。
但凭借题海战术,真的能让孩子的成绩提高吗?不妨来看看傅首尔是怎么说的。
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堂》现在非常的火,其中有位妈妈的发言引起了热议,她的孩子叫:徐敬凯。
她在节目中跟叶一茜分享:老师,你猜猜看孩子在放假之后做了多少作业。
270份考卷,7本大题,50页自答卷。
叶一茜震惊了,不可思议地说道:这也太多了!
傅首尔更是直接喊道:你疯了吗你?
但敬凯妈妈却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其中很有成就感。
傅首尔一针见血:是他有成就感,还是你有成就感?
敬凯妈妈不服气地解释道:那我那亲戚家的孩子,假期都没休息过。
傅首尔两手向天喊道:这孩子才一年级,如果不让他出去玩,这算什么暑假!
敬凯妈妈补充说道:他去新华书店的时候还主动和我说,妈妈我要把这所有的卷子做完,我就厉害了。
傅首尔继续回怼:你难道没有发现她的儿子这是在哄她开心吗?迟早有一天你会掉入儿子的陷阱,如果你还在这表现得沾沾自喜,你总会有一天发现他其实在骗你。
那么,“题海战术”的问题究竟出现在了哪儿呢?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影响?这些都值得每位父母去思考。
题海战术背后,问题重重,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孩子的生活容易变得单调,失去快乐的童年,失去自由与天性
孩子是人一生中最天真快乐的阶段,很多人会想起自己的童年都会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但如果父母一直坚持“题海战术”,用无穷无尽的卷子与题目来填满孩子的童年,那么,孩子以后回忆起来,可能会非常的失落。童年只有一次,父母应该给孩子留下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时光。
孩子的创造力最为旺盛,经常会在生活中产生奇思妙想。但“题海战术”会让孩子变成只会按照公式答题的机器,缺少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激发自己创造力的机会,孩子会慢慢地变得死板,这反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也许他答题时能获得好成绩,但在其他方面能力并不一定会有所提高。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恶化,容易误入歧途,变得偏激
如果父母一味地进行“题海战术”,太过在意孩子的成绩,会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孩子难免会以为父母看重的只有自己的成绩,并且“题海战术”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长期都是试卷,而不是父母的陪伴。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做试卷时,可能还会和父母产生争执与冲突,孩子可能会渐渐地疏远父母,与父母的关系恶化。
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像这位敬凯妈妈一样,强行霸占孩子休息和玩耍时间的宝妈还有很多。她们总害怕孩子如果不努力,就会被别人甩到后面去。
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而并非父母炫耀的工具,平安快乐的成长才应该是父母所期待的。
“题海战术”可能会让父母陷入追逐成绩、攀比的怪圈,焦虑的不但是孩子,也是父母。
比“题海战术”更省时省力,效果更好的学习方法是这些
父母实行“题海战术”无非是想让孩子的成绩能够提升得更快,进而让孩子有个更美好的未来。
但提高成绩的方法并非只有“题海战术”一种,比题海战术更省时、省力、有效的方法是这些:
①提升孩子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其实是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父母可以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孩子,让孩子感受获得知识、解答出问题的成就感。
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想要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如此一来,即使父母不使用强制的“题海战术”,孩子也会自觉地去做更多的题目,学习知识。
②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比会套公式更有用
“题海战术”的原理是让孩子做足够多的题目,从而记住答题的套路与模式。
但如果出现了新的题目,孩子该如何做呢?所以,真正合理的教育应该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利用细节小事进行提问,引导孩子去思考,孩子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比作一千套卷子还要有用。
结语
“题海战术”可能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反而弊大于利,所以,作为父母该做的并不是让孩子成为刷题的“机器”,而应该教会孩子更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用最少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
你觉得“题海战术”的教育方式如何呢?欢迎讨论。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