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素材】高校开学典礼中的面试高频关键词集锦
发布于 2021-09-07 12:35
近日,一篇清华开学演讲——《失败在大学生活中的三种功能》走红网络。在开学演讲的内容中,描绘了大学和未来的该有模样,包含着前辈们对吾辈学子的殷殷期待,也有重要的面试关键词。本文整理了近几年开学典礼中的高频面试关键词,一起来积累吧!
Ps:强烈推荐大家在备考面试或者写作申论的时候认真去研读下这些开学演讲和毕业致辞哦!
【关键词1:失败】
来源:2021清华开学演讲——失败在大学生活中的三种功能
真正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一直都是对于失败的恐惧或者失败本身。
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正如跳高比赛一样,你跳不过去的时刻才能看见自己最大的标高。当然,认识自己的边界并不总是那么愉快的经历。“跳出舒适区”的另一面就是“跳进不适区”。除了建议大家在碰到失败的时候,勇于寻求学校提供的各种专业帮助之外,我也建议大家常常想起考入清华的初心。荣耀不是你来这里的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跳一跳才够得着的平台上打开自己新的可能才是。所以,面对未来的失败,你要学会忍耐。
失败会让你看到输赢之外的风景。我们过去的成功通常都与输赢相关。一分之差,天上地下。与其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如何“科学”地提高0.1个绩点上,不如承受这一点小小的失败,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之下,尽快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知识探索和创造实践中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是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考察清华大学时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的殷切要求。各位,要做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多看前路风景,少谈一时输赢。我期待在你们的未来数年里会有忘了时间的阅读、不取悦老师的写作、想解决问题的实验,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社工,并从这里开始,走向不再被输赢羁绊的人生!
失败很有可能让你看到个人以外的世界。卢梭说,“当人们从事一个人能单独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许多人协助的手艺的时候,人的生活是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并且在交往中无拘无束”。然而,这种“自由和无拘束”很可能只是哲学家的想象。来到清华以后,你们很快就会发现,几乎在所有方面,自己都不再是中学里无所不能的那一位,失落在所难免。然而,如果可以就此学会用平视的眼光欣赏他人的成就,用开放的心态寻求他人的支持,你们将有可能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甚至,你们可能还会发现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双赢。在我们生活的北京,正在推广汽车礼让行人的做法,这是人们在一个超大城市里追求合作的努力。比起在交通安全上的共赢,让我这个公共管理学者更加感慨的是,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耐心、包容和合作可以那么动人。
【关键词2:爱国】
来源:2020清华开学演讲
乡土是家乡的土地,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也是心灵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对乡土的眷恋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温柔的故事,那是“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思念,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不舍,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慨叹,是“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感怀。乡土是人生的来处,也是人生的归宿。
要俯下身来,亲近这片土地,了解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
要永葆乡土情怀,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怀有敬意,理解他们的忧乐甘苦,欣赏他们的质朴可爱。“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之所以饱经沧桑却始终生生不息,就在于有世世代代勤劳朴素的人们在这里辛勤耕耘、辛勤播种。平凡的人们给古老的土地以繁荣,给悠远的岁月以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平凡的人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敬意。敬意源于理解,理解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那些看似简单甚至单调的日常生活,蕴含着平凡人丰富的情感、坚守的价值和美好的追求。当我们能够体会他人困顿中的窘迫时,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强大韧性;当我们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时,我们才能感知平淡生活中的诚朴与善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反思自身的局限,并发自内心地欣赏在粗砺生活打磨之下生命所迸发出的夺目光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能忘却乡土的气息;无论经历怎样的迷茫与挫折,乡土家园总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温暖与无穷的力量。“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同学们,希望你们把根基扎进土地,把敬意献给人民,把责任担在肩上,永葆乡土情怀,守望美好家园。
【关键词3:科学精神】
来源:2019清华开学演讲
追寻科学精神,要有求真求实的作风。科学精神就是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求真求实的过程往往是漫长而孤独的。
追寻科学精神,要有质疑批判的态度。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质疑是一种学习能力,质疑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大胆的想象力。科学问题来源于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科学的持续发展。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说:“科学态度即批判态度。”科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需要批判的态度,科学研究中的去伪存真、革新进步也离不开批判的态度。自由质疑和理性批判的缺失,必定会阻塞科学前进的道路。希望同学们敢于质疑,勇于批判,在不断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成为思想深刻的人。
追寻科学精神,要有高尚的人文情怀。追求人类幸福与社会进步一直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文情怀始终引导着科学的前进方向。伟大的科学家始终深情地凝望全人类,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科学家从不超脱于生活之外,相反他们无比热爱生活。希望同学们在追寻科学精神的过程中,涵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4:德才】
来源:2020北大开学演讲——《德才均备 学以成人》
首先,做新时代的北大人,就要抱定宗旨,坚定爱国信念。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希望同学们传承好北大的家国情怀,自觉把奋进的脚步与国家发展的脉搏、民族复兴的进程同频共振,把成长的根基打得更牢、扎得更深。
二是博学慎思,面向时代课题。同学们还要有放眼世界的胸怀,越是在动荡复杂的背景下,越要积极面向世界,当好连结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希望大家不仅要通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祖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汲取文化自信和底气,也要了解并尊重世界文明的丰富多彩,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扎实的基础、渊博的学识,从中国和世界的互学互鉴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投身促进国际社会发展的进程。成为继往开来、引领未来和建设未来的人才。
三是做新时代北大人,要坚毅执着,不畏艰难挫折。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不经风雨就难有真正的成就。你们都是经过寒窗苦读,以优异成绩进入北大的,在未来的求学和成长道路上,不但要有情商和智商,还要培育自己的“逆商”,也就是面对逆境的反应能力和处理方式。
四是学以成人,涵育道德品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018年,在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际,学校承办了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是“学以成人”(英文是 Learning to Be Human)。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人生命题。“学以成人”中的“成人”,是指在知与行的展开过程中成就和完善“人”的自身。
要加强人格修养,还要做到“敬师爱友”。古人讲,“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师也者,犹行路之有导也;友也者,犹涉险之有助也。”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在北京大学这个大家庭里相聚在一起,是十分难得的缘分。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深厚的情谊,这将是你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最后,我还要强调,“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希望大家既要学习科学文化,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全身心,保持阳光向上的状态。当前疫情仍未结束,大家更要多运动,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防疫工作。用健康的体魄让大学生涯更加充满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气。
MIANSHI
一起面试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