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5万元求破解|利益最大化定律成立吗?
发布于 2021-09-07 15:00
{悬赏令:作者八年前发现了利益最大化定律,迄今尚未发现反例。为群策群力,力求发现谬误,现悬赏50000元给第一个破解利益最大化定律的人!你只要找出一个反例,证明利益最大化定律不成立,即可获得全部奖金!另外,如果您是根据您朋友转发的《悬赏令》来破解的,他也可以另外获得奖金10000元奖金。本人对此悬赏承担法律责任。}
在了解何为利益最大化定律之前,我们先来剖析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演化版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的理论,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他强调:第一,需求层次越低,力量越大,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求的力量相应减弱。第二,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第三,个体对需要的追求有所不同。如有的人对自尊的需要超过对爱和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强调只有低层次需求满足之后,才能出现高层次需求,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禁欲者、苦行僧等人的行为,以及那些为了信仰宁愿牺牲生命的行为。这些人在低层次需要未满足的情况下就奋力追求高层次目标。
2,根据马斯洛指出的层次越低力量越大的观点,我们按照百分制分别赋值,并将金字塔结构改成平面饼形,就可以得到如下图形。
{个体对需求的追求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模型}
如果我们说,个体并不是只要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前提下,才出现高层次需求,而是所有高低层次需求同时存在,个体在行为中总是追求需求满足的最大化,那么这个模型能解释的范围就能够大幅扩展了。
上面只是铺垫,重点来了!在介绍需求层次理论之后,利益最大化化定律之前,我们要引进一些新的概念。
二,人类五大需求与利益
马斯洛的需求概括并不全面,我们将需求重新分为五类:生存需求、繁衍需求、安全需求、资源需求与情感需求。需求可以被满足,能满足需求的是利益。利益即好处。如此一来,就有五类利益:
1,生存利益:维持自身存活的利益(呼吸、食物、睡眠等)。
2,繁衍利益:繁衍后代的利益(性行为、生育、养育后代)
3,安全利益:免受威胁、危害或损失的利益(人身、家庭、财产安全等)
4,资源利益: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能量、时间的利益(住所、食物、金钱等)
5,情感利益:个体的心理体验的利益(亲情、友情、爱情、尊重、自我实现、痛苦、快乐等心理体验)。
利益有正负值。一般情况下,获得为增加利益,损失为减少利益。如快乐、平和、幸福为正值;痛苦、愧疚、焦虑等情感利益为负值。
根据各利益项重要性,我们分别予以赋值,可以得到如下模型。
必须指出的是,1,不同的人追求不同,因此利益项有不同的赋值。2,利益有交叉现象,需注意区别。例如,动物性行为属于繁衍利益,人类性行为既属于繁衍利益,又属于愉悦利益。又如,食物既可以划分为生存利益,又可以划分为资源利益。同样是一顿饭,饿得奄奄一息的时候,这顿饭就属于生存利益;平时的一顿饭就属于资源利益。这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个利益模型略微有点复杂,简单的东西来了,只有一句话,但这是核心!
三,利益最大化定律
依靠归纳法与演绎法,通过大量实例与逻辑推理,我们发现一个定律:个体在任何行为中都会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或表述为:个体在任何选择中都会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我们称之为利益最大化定律。
需要补充或强调的概念:
1,利益:利益即好处。能满足人类需求与欲望的事物均为利益。
2,行为:为实现特定目的一系列动作
3,成本:为某一目的而付出的代价
4,收益:行为产生的收获
5,利益= 收益-成本
所有主动性行为都是选择的结果,因为至少可以在为与不作为之间选择。利益最大化定律告诉我们,在任意一个选择中,我们都会从备选项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如果两个选择利益相同,则会任选其一,如萝卜和白菜。这些行为都是符合利益最大化定。
利益最大化定律可以解释并能预测个体的行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四,举例说明
1,你从家里去上班,可以开汽车,坐地铁,搭公交,打的士,骑电动车,骑自行车、徒步等等,这些方式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精力成本都不同,无论你选哪一种,都是你所知方案中的最佳选择。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如此?
2,你在挑选对象的时候,会将对方的相貌、年龄、健康状况、性格、学历、能力、工作单位、经济收入、家庭条件、家庭距离、国籍、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生活习惯,双方是否兴趣相投等等都会纳入考量,最后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如果在你利益模型中,种族占很大比例,那不符合这个要求的,首先就被淘汰出局了;假如有两个竞争者,很多条件都相相同或近似,那你所选择的,总是剩余项中打分最高的那一个。
3,当两类利益发生冲突,只能取其一时,人们会选择利益值更高的一项而放弃利益值较低的意向。如为拯救生命而冒手术风险(生命利益VS安全利益);放弃高收入但高风险的工作(安全利益VS资源利益);有人身体不适合却为怀孩子而冒健康风险(繁衍利益VS安全利益)。
4,当三类利益发生冲突时的选择: 灾难中为求孩子而宁愿牺牲自己的父母(生命利益VS繁衍利益+情感利益)。
5,诸葛亮为什么娶一个“黄头黑面”的丑女黄氏为老婆?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人黄氏有才(5分),有德(5分),了解利益最大化定律,就知道这一点根本不成立。诸葛亮长相英俊,家族条件也不错,娶一个有才(5分),有德(5分)又有貌(5分)的女性为妻并不难,漂亮的妻子比丑陋妻子更让人开心(情感利益更大)。分析诸葛亮能从这段婚姻获取的利益才能了解真实的缘由。黄氏之父黄承英是荆州名门望族,其妻是豪强蔡瑁的妹妹,又是军阀刘表夫人的胞妹,通过黄氏,诸葛亮就获得了荆州地区最优越的人脉资源(10分)。这才是诸葛亮娶黄氏的真正原因!
问题来了,既然每个人都想为自身谋取最大利益,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却不能获得理想中的最大利益呢?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原因各种各样,试举几项原因:
1,博弈的结果。很多时候,利益是双份甚至多方参与争夺,博弈的结果是不能获得理论上的最大利益。例如双方下棋,就只有一个胜利者;足球联赛只有一个冠军队,其他队伍就不可能获得理想中的最大利益。
2,信息不全。从A地到B地中间有一条捷径,但你不知道。
3,能力差异。有些人能考满分,很多人却做不到。
4,评估出错。 例如下海救人却丧命,就是风险评估出错。
五,意义与价值
利益最大化定律让人看待人类世界多了一个全新的范式与视角,并形成新的世界观。在一个充满谎言、欺骗的世界中,也能帮助人们透过层层迷雾,发掘真相。
利益最大化理论是原创的理论,其深度、广度既普适性远非需求层次理论可比拟的。它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变成可量化的、具有预测能力的定律。
利益最大化定律将以实证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纳入逻辑轨道。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社会由个体的人构成。人的行为都遵循利益最大化定律,因此它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利益最大化定律是社会科学中牛顿定律。如果不是心怀谦虚,可以称赞它是中国本土5000年来最伟大的科学理论!
六,推论与衍生:
1, 人都是自私的。
2, 人不但自私,而且时时会谋取私利最大化。
3, 当成本(代价)相等的时候,个体会谋取收益最大化;当收益相等的情况下,个体会谋求成本最小化。
4, 生存是谋取利益的基础,幸福是个体的最高利益。
5, 人类的最大利益是生存,最高利益是最大多数人的幸福。
6, 一个事物的重要性,取决于其可带来收益的多少。
7, 人最可靠的是自己,只有自己才会时刻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人不会出卖自己。
8, 人是自私自利的,因此美丽的乌托邦社会永远不会出现;人是自私自利的,因此世界也不会轻易毁灭。人们无需担忧自私与精明,而应该担心疯狂与愚蠢,后两者才可能导致人类走向灭亡。
9, 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以利益为尺度。
10,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关系。
利益最大化定律是一个既可证实又可证伪,既能解释又能预测的科学理论。如果你是第一个从生活中找到一个实例,能够切实证明利益最大化定律不成立,那么恭喜你,你将获得50000元悬赏金!为避免出现个人情感的介入又被无意忽略的现象,建议你从客观的、可验证的实验或观察中提出可证伪的证据。联络邮箱:bestinterest2004@163.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