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城乡居民医保到底该不该交?参保后又能享受哪些待遇呢?
发布于 2021-09-07 19:04
一年一度的城乡居民医保
已经开始缴费了
城乡居民医保到底该不该交?
参保后能享受哪些待遇?
快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由国家根据全国实际情况统筹制定,《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1〕32号)规定,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达到320元/人。
根据国家的规定各统筹地区在确定筹资标准时,要统筹考虑基金收支平衡,结合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具体筹资标准,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
国家确定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筹资模式是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在个人缴费增长的同时,国家各级财政补助相应增长。
财政补助由2007年的每人40元,提高到2020年的550元/人、2021年的580元/人,财政补助增长金额远远大于个人自缴部分。
报销比例逐步提升
居民医保政策的住院起付线因医院级别的不同从几百元到千余元不等,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0%左右,实际报销比例保持在60%左右。随着筹资水平的增长,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也在逐步提升。
更多好药纳入医保目录
医保部门不断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到报销目录。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连续三年调整医保药品目录,共纳入433种新药、好药,233个谈判准入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高50%,医保药品目录内总数从1999年1535种增加到2020版的2800种,而2021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门诊慢特病保障更好
居民医保的报销范围在不断扩大,特殊门诊病种在增加。
大病保险待遇逐步提高
凡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群众,同步参加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个人不另外缴费。参保居民患病住院和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所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按规定支付后,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险给予补偿。
通过一系列医保政策调整
和医保待遇提升
导致了医保基金支出的扩大
为了维持收支平衡
就需要增加人均缴费和国家补助
才能使医保制度持续运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20元,不是为了多收费而涨
而是为了稳住及提高参保居民的保障力度
而科学设定的缴费标准
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看待
医保缴费年年上涨的情况
积极参保
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提供一份保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