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手记|《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发布于 2021-09-07 18:52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
板块一 复习生字,说说“我”会变成些什么
1. 开火车读上节课所学生字词
2. 根据板书,说说“我”会变成些什么
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知道了“我会变”这一特点。今天,我们将了解“我”的其他特点。
板块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了“我”的什么?
2. 交流
【反思:关于这个问题,孩子们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都没有说到点子上。说明这个问题对于孩子而言有些难度,于是后置。】
3. 再读课文,用双横线勾画出地点
(1)勾画
(2)交流
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3)小集中识字
溪:认读字卡,拓展词语
洋:认读字卡,拓展词语
(4)小结
这些词语都是写的“我”的什么?(住在哪里,我的家)
4. “我”在这些地方干什么呢?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1)勾画
(2)交流。
引导用完整的句式回答:我在_____(哪里)______(干什么)。
(3)识字:奔
板块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读段落,思考:这段写了我的什么特点,圈画出来?(提示:一对反义词)
(1)自由读,圈画
(2)交流:温和、暴躁
(3)小结:这两个词都是形容“我”的?(性格)
2. 说一说:温和的我会做什么?暴躁的我会做什么?
【好事与坏事其实和前面的性格是对应的,要让学生感受这种句子之间的关系,不宜直接说,而是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理解,更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学习规律。】
(1)生交流
(2)小集中识字
·坏:认读生字卡。
·淹没:拼读,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意思。讲解多音字“没”。
·冲毁:拼读。讲解“毁”。
·屋:认读生字卡,拓展词语:屋顶、草屋、木屋
不管是淹没庄稼,还是冲毁房屋,这些都是“我”带来的灾害。
·灾:根据自行理解字义,拓展词语:火灾、水灾、洪灾
(3)比较读四组短语,发现特点
·交流
【反思:今天这个环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被遗漏了,到教学结束时发现了,于是及时补上了,说明自己备课还是不太充分。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孩子更多是从内容角度说的,而没有从形式上说。于是我让孩子在每个短语的第二个字后画上一条斜线,再读,再发现。此时,终于有孩子发现斜线前的都是动词,斜线后的都是名词。这说明遇到有难度的问题,学生是需要老师提供支架的,有了支架,目标才会达成。】
·演一演,说一说
老师做动作,学生学着这个短语的形式说一说。(擦拭桌子、整理笔袋……)
3.有关“我”的信息都出来了,你们猜到“我”是什么了吗?(水。引导学生做笔记。)
4.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为了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人们想了什么办法?
【反思:我以为孩子们会说到修建水坝、水库之类的,但是我们班的孩子这方面的知识的确相当缺乏,一个都说不出来……】
5. 迁移运用:……有时候……有时候……(很多孩子一起来就说“我有时候……有时候……”,所以在抽生说话的过程中我不断强化要有具体语境的支持。)
板块四 朗读结课
小组接龙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