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住宅容积率2.0以内 高标准配建公共服务设施 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城市之美

发布于 2021-09-07 20:04

更多精彩,请上方我们!

眼下,位于省会主城区的8个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率先启动。记者就项目规划及开发建设等问题,专访了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惠林。

“城中村是城市快速发展、扩张过程中发生的城市包围村庄的普遍现象,其周围是繁华的都市,中间还是低矮、杂乱的村居,建筑质量不高、生活配套不全、市政设施不足、居住环境不美。因此,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这项民生工程,是民心所向。”对于城中村改造,李惠林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此次确定改造的8个试点村,是全面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的具体体现。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将彻底断开土地一二级市场开发联动,严格管控住宅开发容积率,在二环内做“减法”、二环外做“乘法”,真正实现“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

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和政府缺乏资金等因素影响,过去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主要采取“土地一二级市场联动”模式推进,成为了房地产项目开发乱象的根源之一。“今后,我们将坚持政府主导,规范全市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李惠林斩钉截铁地说,按照“规划引领、成片开发、一二级分离、区域平衡”的原则,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规划设计等土地前期开发工作,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全面掌控,彻底断开土地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开发联动。

在谈到如何提升城中村改造后的居住品质时,李惠林说,过去实施的一些城中村改造项目由于多种原因容积率较高,导致很多小区人多、车多,每个人可享有的公共空间少、公共设施紧张,居民生活品质不高。现在,石家庄市把居住容积率降到2.0以下,与过去相比,相同的用地面积内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将大幅度降低,居住人口也会相应减少,小区空间将更疏朗、更开敞、更通透,小区内部的公共活动场所更多,每个居民的生活也会更舒心。

“今后城中村改造项目将高标准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让居民生活更方便。”李惠林如是说,按照新的理念,规划“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设施配套齐全的生活基本单元。即在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重点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纳入配置体系,并将其细分为教育、养老、文化、体育、医疗、公共空间、商业便民、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等8大类32项,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共享开放的理念,这也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具体实践。

此外,随着容积率的降低,建筑高度从百米降到54米以下,并可以有更多变化,一个小区内可以出现多层、小高层、中高层等多种组合方式,高低错落,天际线更优美。石家庄市还将加强建筑立面和色彩的管控,使设计更有艺术感、色彩更加协调,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城市之美。

来源│石家庄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