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动就降智,一恋爱就上头 | 心理学解读 “恋爱脑” 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于 2021-09-08 12:43




 这篇文章开始前,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选择题:

 
少女猜测,大部分人在遇到这些情况,哪怕只有一件,都无法原谅对方。
 
但有一个人,在伴侣接连做出以上四件事后,仍然选择了原谅 。
 
这个人,就是最近的热播剧《乔家的儿女》中的乔四美。
 
少女觉得,这应该可以算得上是顶级 “恋爱脑” 了。
 


 01 
什么是 “恋爱脑” ?
“恋爱脑” 一词源自网络,那些一恋爱就把精力和心思全部放在爱情和恋人身上的人,我们会叫 ta “恋爱脑”。
 
常见的恋爱脑有以下特点:
 

1. 选择性眼瞎:每个恋爱脑都拥有一个 “完美恋人”

在 “恋爱脑” 眼里,恋人是完美的。
 
一旦坠入爱河,他们会陷入对对方的盲目崇拜,看到恋人就像开了十级滤镜。
 
有研究发现,其实,恋爱脑并不是意识不到对方的缺点。相反,ta 们可以列举出恋人的种种缺点。
但是 ta 们会选择无视或拒绝接受这些缺点,同时无限地放大对方的优点,在自己心中打造出一个完美爱人。
 
因此,哪怕乔四美的男朋友戚成钢反复出轨,在乔四美眼中,他仍然是她的完美爱人。
 
 

2. 自我牺牲:我向你奉献我的生命,但不在乎你想要什么


“恋爱脑” 们擅长付出和奉献。
 
在 ta 们眼中,恋人是最重要的人,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都要重要。
ta 们会把所有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对方,为对方付出一切,但从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尊重对方的边界。
 
事实上,恋爱脑的爱情,很多时候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 ta 们的付出,既不能让对方快乐,也难以带给自己稳定、长久的幸福。
 
 

3. 控制狂:独立?不存在的。真爱就是绝对占有

“恋爱脑” 更容易陷入侵入性思维(intrusive thinking)。这种思维会导致伴侣无时无刻不侵占着他们的大脑,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和对方有关。
 
早晨睁眼的第一刻是思考对方是否也一样醒了,工作的时候会想对方是不是也在工作,吃饭的时候在想对方吃什么......

 
他们希望24小时都可以和对方黏在一起。有数据表明,恋爱脑会消耗85% - 100%的时间在思考和恋人相关的事情上
 
事实上,即使在恋爱中,每个人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反之,过度地亲密相处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导致自我功能受损,工作、学习质量严重下降,在重要的事情上无法集中注意力等。
 

4. 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爱情,就是一场琼瑶剧

“恋爱脑” 们的爱情,像是一部令自己上头的琼瑶剧。
 
ta 们所有的情绪变化都和恋爱相关。对方的无心之举或无心之言,都能脑补出一场撕心裂肺的大戏。
 
因此,热恋时,ta 们像是打了鸡血的偶像剧女主,情绪激昂,充满热情;
吵架时,ta 们又怨天尤人,觉得全世界都在与 ta 为敌,满脑子都是对方,甚至无法正常生活。
 


 02 

这类人,更容易陷入 “恋爱脑” 中

1. 大脑说:恋爱是生存的基本需求

VTA 的脑区被显著激活。
 
这个脑区负责人们的奖赏系统,同时,也和控制人们基本生理需求的脑区十分相近。因此,对某些人来说,恋爱不仅是一种奖赏,甚至是一种生存的基本需求
 
这一发现和 “把恋爱当作生活必需品” 的恋爱脑不谋而合。
 
另外,一项发表在 《Nature》 上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中存在一个由多巴胺神经元介导的记忆机制,神经元的激活会造成一些记忆的暂时遗忘。
 
而恋爱中的人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这些多巴胺会对我们的一些记忆造成短暂的抑制效果,使得一些常识判断变得模糊,失去理智。看起来就像是 “智商下降” 了。
 
但是,这些记忆并没有消失,只是短时间内无法被检索,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会慢慢恢复。
 
比如说,当一段感情进入冷淡期,或是分手后,我们的多巴胺分泌减少,这些记忆就会重新被检索到,我们的理智也就恢复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人都有成为 “恋爱脑” 的潜质
 
但有一类人,相对会更容易陷入"恋爱脑"。在心理学家眼中,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痴迷型依恋。
 

2. 痴迷型依恋

有研究者把成人在恋爱中的依恋风格分为四类: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恐惧型。
 
其中,“痴迷型依恋” 就是恋爱脑们最常见的依恋模式
 
 
低回避,高焦虑,是这类人的典型特征。简单来说,就是十分渴望亲密关系,但又害怕被抛弃。
 
事实上,一个人的依恋模式形成于 ta 婴儿时期和母亲(或其他监护人)之间的互动。而婴儿期的依恋风格会对成年期的恋爱风格产生影响
 
痴迷型依恋的人,很可能在婴儿时期和照料者之间形成了混乱依恋型的模式
这类模式中,照料者的情绪和行为都十分不稳定,有时会主动接近婴儿,有时又非常冷漠,难以捉摸。
 
这种依恋模式会导致儿童对稳定亲密关系的渴望,但同时,也会使得 ta 们更害怕被对方抛弃。
因此, ta 们会更容易黏着恋人,在成年后也更容易陷入 “痴迷型依恋” 的亲密关系中。
 

3. 病理性迷恋:最极端的恋爱脑

精神病学家 Christie 提出过一个观点,所谓 “陷入爱情” ,其实是一个连续变量,它的两端,分别代表了 “真正的爱情” 和 “病理性迷恋(pathological infatuation)”
 
最极端的恋爱脑,就是一种病理性迷恋。
 
陷入病理性迷恋的个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考虑这段关系时,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考虑对方的感受。比如:我的状态很不好,我要做些事情让我感觉变好。
 
在这段关系中经常感受到焦虑、抑郁。
 
对对方的依恋更多发生在精神层面,而性层面则较弱或没有。
 
即使对方与你的评价体系相悖,仍然会觉得 ta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自我功能被破坏,行为退行,易冲动,对小挫折(例如没有及时回复消息)难以容易以及产生分离焦虑。

从这些特点中不难看出,陷入病理性迷恋的人会对对方欲罢不能、受到对方极大的影响,在感情中容易患得患失,喜怒无常。
 
事实上病理性迷恋的本质是受虐性。迷恋者往往认为,自己可以为了对方,完全牺牲自己以及自身的所有利益。
 
甚至,严重的病理性迷恋中,迷恋者为了短暂与 ta 的迷恋对象产生联结(liaison),会为了对方改变自己原有的人生轨迹,造成自己和对方都无法承担的后果。

 

 


 03 

如何走出 “恋爱脑” 的状态?


说到底,好的恋爱是没有固定公式的。
 
如果恋爱双方都对目前的状态满意,那么无论其他人如何看待这段关系,都并不重要。恋爱脑,也未必不能遇到和自己契合的真爱。
 
一段恋爱是否幸福,只有关系中的双方具有评价的权力
 
但是,如果你已经察觉到这种状态正在给自己或对方带来伤害,那么及时终止 “恋爱脑” 的状态,才是对这段关系最有效的补救
 
在这里,少女给想要改变的朋友们一些建议:
 

1. 改变的第一步,是产生认识

 
恋爱脑往往会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而之所以会陷入 “恋爱脑” ,是因为 ta 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某个愿望寄托在了这段关系中。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这个原因,认识自己真正的需要,才能对症下药,做出改变。
 
这个过程可能比较困难,不妨多听听周围人的声音,或是接受专业的帮助,从虚假的幻想中脱离出来,
 

2. 爱自己,是所有稳定关系的基础

 
在许多 “恋爱脑” 眼中,自己的伴侣是一个完美恋人。但 ta 们对自己却常常抱有消极的看法,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甚至为了这份感情无条件地改变自己
 
但是,这种没有原则的改变只会被对方轻视,从而减少 ta 对这段感情的重视。
 
好的关系,应该是彼此都重视对方,认可对方存在的价值。而爱自己,从心里相信自己是重要的,是这一切的基础。
 
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可以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坐下来,静静思考。写下有关自己的积极方面的文字:我的优点是什么;我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和能力;我做过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如果一开始做不到,也可以去问问任何重要他人(爱人、朋友、父母、老师),请 ta 们夸夸你。
 
久而久之,形成对自己更积极的看法和态度,提升自我的价值感,才能进一步对关系产生帮助。


 写在最后 
偶像剧里,男女主角总是为了对方不顾一切。好像为一个人打破底线,失去原则,才能证明对彼此的爱。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排序,恋爱至上是一种个人选择,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也未尝不能成为一段佳话。
 
但是,极端的 "恋爱脑" ,只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
 
这不是爱,而是假借爱之名的伤害
 
少女很喜欢王菲的一首歌,她在里面唱:
 
爱恨无须壮烈,和谁亦记得,不能容他宠坏,不要对他依赖。
 
像极了天后洒脱的爱情观:不丧失自我,不过度依赖
 
理想的爱情亦是如此,
 
我是爱你的,我也是自由的。
 
愿你在任何一份感情中,都不会忘记爱自己。
 
无论如何,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为你推荐

————

生活中,极端的“恋爱脑”可能不多,但这种“恋爱脑”,你一定见得不少:

  • 两个人吵架,不管谁对谁错,一定是ta先道歉
  • 凡事都以对方的喜好为准,小心翼翼讨好恋人的一切
  • 爱得卑微、把自己低到尘埃,甚至失去自我……

因为低自尊,他们无法爱自己、肯定自己,只能拼命为对方牺牲和付出,殊不知,学不会爱自己的人,也很难获得别人的爱
你也是这样的人吗?如何提高自尊水平,走出困境呢?
 
心理0时差
有趣的心理科普、前沿的心理动向、专业的心理研究,网罗全球,没有时差。
537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