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限产6个月!今年的环保限产政策比往年来的更迅猛!
发布于 2021-09-08 13:15
错峰关停限产6个月,涉及2+26城市!聚丙烯企业被迫停车!
金九旺季已至,杜邦、巴斯夫等化工大厂的涨价函也马不停蹄地发布了。而今年的环保限产政策也比往年来的更迅猛!
9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限产的通知》。根据该《限产通知》,基本确定了今年重点地区及周边地区的限产方案。
另外,该文件还是首次以国家部委层面发布的专门针对钢铁行业的秋冬季限产的文件!实施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山东等2+26个城市!
本次《限产通知》对错峰生产分为2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是11月15日-12月31日,目标是完成产量压减任务;
第二阶段是次年的1月1日至2022年3月15日,目标是确保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达标,错峰比例不低于30%。
在国家十四五“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能耗双控政策突然袭击,令整个能源化工行业忐忑不安。不仅出台了以上明确针对钢铁行业的限产政策,多地市陆续发布环保督查、减碳限产等方案措施。
9月1日,邯郸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9月份、10月份重点行业限产方案。方案进一步加严了重点行业的限产力度。其中,要求钢铁行业在7月份、8月份限产比例的基础上再加严4.4个百分点,关停20座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20座100吨以下的转炉。
9月1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文落实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加快解决当前挥发性有机物突出问题的通知》,明确企业自查、环保抽查、排查整治、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等要求。
在企业自查基础上,各地按要求开展抽查,抽查企业比例不低于30%,涉VOCs排污许可重点管理企业实现全覆盖。
8月26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分别对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5个省和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中央企业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
煤制企业一向是“高能耗”代表,在“双控”政策以及环保督察下,不少煤制聚丙烯生产企业都受到了影响。
据统计,煤制PP总产能692万吨,能占到整个聚丙烯总产能22%附近。据了解能耗双控目前对于煤制企业影响相对明显,而中石化及中石油目前尚未有明显影响。
其中影响到企业目前有中天合创停车一条35万吨/年装置、大唐多伦(60万吨/年聚烯烃装置),其中神华包头计划9月15日检修40天左右;延安能化PP装置30万吨于9月1日开始检修40-50天左右,经过多方咨询其余煤制企业仍在正常生产范围内,未来装置是否降负荷或者停车,多数尚未有明确通知。
原料成本上涨威胁!企业有单不敢接!
在港口拥堵致使海运周期无限延长+海运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原材料上涨三重压力下,国内纺织企业已经出现“有单不敢接、出口不盈利”的窘境!
运力紧张和运费高涨,已经成为全球性现象。目前商务部已经和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单位共同协作,为企业运输、集装箱供应等问题提供帮助。各地部门也话大客对当地中小企业的航运帮扶,助力企业降低成本。
据Freightos的数据显示,现在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从中国运至美国西海岸的价格为15800美元,该价格比上月上涨了50%,相比疫情前上涨10倍!
*来源:Freightos
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呈现先涨后跌、再涨再跌的W型走势,双向波动明显。这也就增加了出口的利润差额估计偏差风险。
至于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上涨,不说了,圈内人都知道疯涨了多少。
全球港口拥堵,仓位紧缺,运力下降,货物出不去,尾款回不来,工厂爆仓、资金持续占用……仿佛看到了全球脆弱的供应链可能随时崩盘,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着手从出口转内销。此外,港口非正常拥堵、订单时不时被“爽约”,将会严重打击市场对未来行情信心。
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东南亚疫情反弹正在不可避免地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断裂的风险。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