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怎样才能学会坚持呢(第407期沙龙)

发布于 2021-09-11 11:03


每天放学后,小小都会在幼儿园外边的攀爬架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会。

巨大的攀爬架有个很高的斜坡,小朋友们可以拉着斜坡上的攀爬绳往上爬。

能爬上去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有些爬不上去的孩子,大多在尝试一两次上不去之后,就再也不来爬这个斜坡了,而是绕到更远的地方走楼梯。

在这儿,分享一些我看到的景象。

场景1.花花是这学期新转来的小朋友,放学后跟班上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到攀爬架玩耍。

一开始她没注意到这个大斜坡是可以爬的,一直走楼梯去上滑梯玩。

小小因为受过班里一学期抓绳爬坡的熏陶,动作很熟练,光着脚丫子蹭蹭蹭就上去了。

花花妈妈看见了,马上就叫来不远处的花花。‘花花你也来爬一下这个呀!你看那个小妹妹都上去了,你也来试试呀,多好玩呀。’

花花被她妈叫过来,并站在一边观摩别的小朋友怎么爬。

‘你试试,就像小妹妹那么爬,对对!抓绳子,用力!加油!再往前一步就上去了!别往后倒!身体要立直!’

语速和热情,我觉得跟国家队教练比也不遑多让,听得倍儿让人兴奋。

然而,花花只爬了三步就放弃了,扭头就去了滑梯场。

她妈妈依旧不死心,一会就哄着孩子去到攀爬架,不断说,哪个哪个小孩爬上去了,你照着这么做也能上去。

花花完全不为所动,从斜坡旁的滑梯转移到了更远的独木桥那,然后我再也没见过内小姑娘玩过斜坡。

场景2.一个比花花更小的小朋友小白,可能是来上亲子班的,看着不到三岁的样子。

他看别的小孩爬过斜坡,也想上去玩,那天人比较多,攀爬绳只有一条,小白在旁边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一个空档。

小家伙拽着绳子就往上走,小腿可有劲,但毕竟第一次玩斜板,走了两步就上不去了,歪歪扭扭趴了下来,肚皮着地一路磋回地面。

小白没放弃,爬起来想再玩一次,这时候斜坡那里已经有两个小孩在排着队。

他家长很快过来了:‘这有点危险呀!小心摔倒哦!这是哥哥姐姐玩的,你太小了长大了再爬把,那边有蹦床,我们去跳蹦床吧,后边哥哥姐姐排队了,你又爬不上去,先让哥哥姐姐玩吧。’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说了很多次,小白最后被劝离,跟他爸妈一起去蹦床了。

场景3.有个小男孩发现了斜板,开始爬,第一次没上去,锲而不舍玩第二次,第三次,这时,他妈妈过来了。开始‘宝贝好棒宝贝真棒!’地称赞着。

然后内小男孩:‘妈妈我要喝饮料!’

他妈妈:‘饮料不好,太甜了喝了肚子疼。’

小男孩:‘我就想喝饮料,你不给我买饮料,我就不爬了!’

说罢生气地将绳子一甩,坐到沙坑里去了。

最后我看见小男孩拿到了一瓶可乐,喝完就去玩滑梯了,斜板已经完全被忘到脑后。

难度最大的斜板那里,总会看到不会爬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跑过来,尝试爬一两次就不玩了,有的甚至只是把绳子拿起一下,都没上坡就放弃了。

还有逆行爬滑梯,独木桥,移动台阶,开学的那会,总出现摔倒或者吓哭小孩,可是到了最近,学校的小游乐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特别和谐的状态。

稍有挑战的项目,都是会玩的那些孩子在玩,很少会有新面孔加入进来。

作为家长的我们都知道,敢于挑战未知、坚持努力,是一种可以帮助到孩子的良好品质。但看我自己的孩子,和身边的孩子们,我看到的是,他们稍有不如意就放弃尝试。

想跟姐姐来聊聊,孩子是为何放弃的呢? 是不喜欢玩?觉得太难?太累?还是气场不和?要怎样才能学会坚持呢?

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要如何才能保护好,孩子天生而来的好奇心与韧性,让他们能“有力量”!

沙龙形式:线上ZOOM交流和讨论

沙龙时间:9月12日(周日)18:00-21:00

沙龙主讲人:郑静


“幸福人生实践之路”是成长互助型社群,由唐晓明/郑静两位老师(同学们爱称他俩为“姐姐姐夫”)共同带领,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沙龙活动。

这里有抚慰心灵,相伴成长的良师益友。当然,更有解决困局的路径和方法。

大家在沙龙中讨论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并困扰着自己的问题,合力探究解决方案并带回生活中去实践和历练。我们深知,幸福人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奋斗出来的。

〖以上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