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更多家长选择机器人编程,提高孩子科学素养优势

发布于 2021-09-11 14:07

9月7日,教育部公布了新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36项全国性竞赛中,科技素养类竞赛多达20项,占据主流

【来源:教育部官网】

双减政策正式实施的新学期,如何选择科技教育新赛道,提高孩子未来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将机器人编程作为孩子兴趣班的重要选项之一。

【家长热烈讨论】

除了教育部公布的科技类全国竞赛活动外,截至2021年,全国已经有301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北京、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试点城市,3-8年级的学生将全面试点学习人工智能与编程的课程……



【301所高校专业&相关科教政策】

机器人编程教育国际化面向未来快乐学习等特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

机器人编程是什么?

机器人编程是指通过乐高积木组装、搭建机器人,辅以实物编程,并引导学习Scratch、Python等热门编程语言的科技课程。

机器人编程基于国际STEM教育理念,将:

  • 科学(Science)

  • 技术(Technology)

  • 工程(Engineering)

  • 数学(Mathematics)

四类学科的知识和核心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的能力。

一些家长会对“机器人编程”会产生误解,认为它和工业机器人或计算机代码是一回事,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才能学习。其实机器人编程是为了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力,零基础即可入门,培养孩子对科技的兴趣。

机器人编程教什么?

实际上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机器人编程种类主要有:积木搭建,实物编程机器人套组、图形化编程等……机器人编程课程则主要分为乐高、机器人、编程等三个部分

【乐高·机器人·编程】

乐高搭建


面向幼儿阶段的学员,教具采用大颗粒积木。

幼儿在玩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每一个大颗粒积木的结构和作用,通过自己动手搭建的乐高作品,幼儿感受到创造的成就感,提高对科技的热情。


机器人课堂


面向低年级学员,更丰富的机械结构让每一位科技少年乐在其中,发挥想象创造多变、好玩的机器人伙伴。

触卡式编程、智编程等课程更强调软硬件结合,调试、操控亲手搭建的智能机器人,完成一系列动作,双手和大脑同步发展。


零门槛入门编程


引入零门槛入门的图形化编程,和进阶的热门编程语言Python。

学员使用编程软件制作动画、音乐、游戏,享受编程,爱上编程。


机器人编程能带给孩子什么?

学习机器人编程,是一个由孩子自己动手搭建、编程、调试、操作、运行的过程,能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创新实践、专注集中等能力。

【机器人编程教育的】

逻辑思维能力


机器人编程不是生涩难懂的各种代码,而是采用电子积木、能力卡、图形化界面等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得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变得更加容易。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分解、模式识别、抽象、算法”的逻辑思维,生活做事更有条理数理逻辑更为优秀

创新实践能力


在学习机器人编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孩子不断去思考和尝试新的方法,采取新的措施去获得满意的结果。

科技课程鼓励孩子孵化全新的想法,并将想法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思维专注能力


机器人通过一整套严密的程序来实现设计者的要求,不断锻炼孩子的思维专注力。不论是搭建机器人还是编写程序,都能让孩子精神集中,沉浸在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之中。

合作交流能力


和老师同学一起设计作品、完成项目,在不断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变得开朗、健谈,善于表达自己的诉求,提升团队协作的能力。

认真规划孩子的时间资源,让孩子接触科技教育。提高逻辑思维,培养未来社会所看重的科学素养,正是双减时代提高孩子竞争优势的优质选择。

【雄孩子的教育愿景】

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个性化实用性未来式的科技课堂上,获得面对未来的能力

HEROKID
原创不易,请勿搬运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删

点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