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热疗示范基地附属和谐医院简介

发布于 2021-09-11 16:26













肿瘤热疗是利用特定的设备或方法对肿瘤局部或全身加温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即利用物理能量加热人体局部或全身,使肿瘤部位的温度达到或超过41℃,并维持一定的时间,以达到既使肿瘤细胞凋亡,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肿瘤热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大肿瘤治疗方法。


由于热疗既能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又不损伤正常组织,而且与化疗、放疗产生互补和增效作用,增加患者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同时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化疗和放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因而被国际医学界称之为“绿色疗法”

PART.1

热疗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数千年前,中西方就有热疗治病的历史。


古埃及的文稿案卷中就有记载用加温治疗过乳腺肿瘤。

在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的记载中说:“一个人胸部长肿瘤,用火钻予以治疗。”

冯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

中国数千年前就已经用药浴、药物熏蒸、火罐等方法治病。

《外台秘要》已记载用千金灸治疗瘰疬的方法,瘰疬可能是结核或肿瘤,这可能是热疗最古老的记录。

肿瘤热疗的历史和现状:张建纲《肿瘤研究与临床》2003年第15期

经过2500多年的发展,肿瘤热疗逐渐从传统火灸和水浴加热走向精准热物理治疗时代。

近代,抗生素发明前,热疗是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方法。
全身热疗--中晚期肿瘤患者的一种可行选择:肖绍文《癌症康复》,2006年
德国医生(Busch)对一名经病理学证实的面部肿瘤患者,用感染丹毒的方式引发高热,高烧后肿瘤消失,并于1866年发表了世界第一篇关于发热有助于治疗肿瘤的医学论文。
热疗的发展历程及展望:唐劲天,郭静,阳兵,张晓冬,《科技导报》2014年第32期

20世纪60年代,有不少学者对热疗治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逐渐发展了一些全身加热的物理学方法。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肿瘤热疗。

70年代到90年代末期,专家们在肿瘤热疗的生物学基础、肿瘤热疗器械及技术及肿瘤临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治疗膀胱癌、直肠癌、食管癌、宫颈癌、骨肉瘤、肝癌等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
肿瘤热疗的生物学基础:吴明海,《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1年

90年代中末期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成功和开发,再加之测温技术的研发和改进,全身热疗技术诞生,测温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随着肿瘤多学科综合性治疗的发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努力研发和制造安全、精确、可靠的全身热疗设备,使全身热疗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之后又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

2009年,医学家们证明热疗和其他疗法可以很好地配合来治疗癌症。

直到现在,专家们已普遍认识到热疗联合化疗、放疗等其他疗法的作用。研究表明:热疗在40~43C℃能引起细胞的死亡或者增加放疗的敏感性,热疗能增加肿瘤细胞的血流速度和细胞代谢,这样能使更多的化疗药物、放射剂量、基因的靶向治疗作用于肿瘤细胞,能更加有效地控制肿瘤。

热疗联合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能明显降低恶性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热疗临床应用进展:陈忠杰,朱莉,王平,《国际肿瘤学杂志》 2004年第6期

PART.2

广州和谐医院热疗中心


1997年—1999年,胡群峰教授留学日本肿瘤研究所进修安全无创全身热疗技术,学习各国治疗肿瘤的长处后,回国开展利用国际第五代治癌技术——热疗联合治疗的项目,打开国内肿瘤治疗新的局面。

胡群峰教授在热疗行业大会上接受采访

胡群峰教授与张珊文教授等热疗专家出席肿瘤热疗大会

广州和谐医院热疗中心以胡群峰教授为科主任,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热疗中心广州协作中心,经全国肿瘤热疗协作平台联合专家组的综合评定,还被授予“全国肿瘤热疗示范基地”荣誉。中心以绿色肿瘤治疗为宗旨、以精准为核心,开展肿瘤热疗联合多学科精准微创治疗技术,专攻各类肿瘤、特别是中晚期恶性肿瘤。中心在国内肿瘤热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开展的肿瘤热疗联合多学科精准微创介入疗法临床应用已十分成熟。




专家团队

中心由国际热疗学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热疗专委会名誉主委、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珊文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委会常委、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热疗专委会委员胡群峰教授为科主任,汇聚了一支拥有肿瘤专科过硬技术的老、中、青年医师队伍。同时,中心秉承“一体化、差异化、精准化、规范化、个性化”的诊治理念,制定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先进设备

中心设备精良,配置了高、精、全的设备,包括PET-CT、伽马刀、DSA、MRI、数字X光机、全自化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高端设备。

高端设备

医院环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