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途径构建“管家式”公共法律服务新体系
发布于 2021-09-11 17:13
为深入贯彻落实《浦东新区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和《浦东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指标》,泥城镇围绕“线上+线下”机制,推动资源整合,增强服务能效,建立起覆盖全镇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网络,全面提升泥城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如何方便快捷地获取公共法律服务?
快来解锁——以下三种途径
少跑腿、享便利、轻松办
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泥城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同设在泥城路3号,其主要职能有:接待群众来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参与劳务纠纷、人身损害赔偿、邻里纠纷等矛盾纠纷化解,引导法律援助申请及转报工作等。
各居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泥城镇各居村设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通过大力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队伍,定期交流、学习民法典等法律知识,不断提升调解员法治能力的储备,为群众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和专业、贴心的法律服务。


截至目前,泥城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已接待各类法律咨询300余人次,转交法律援助申请3件;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54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居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帮助群众解决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问题共计400余个,内容涵盖劳务纠纷、相邻权侵害、人身损害等等。
下一阶段,泥城镇将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宣传和引导,打造资源聚合、品质引领的法律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切实增强辖区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编辑:黄浩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