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民办学校怎样依靠打造品牌形象走出困局?
发布于 2021-09-11 19:35
网络“黑天鹅”事件频发,民办学校应如何有效规避舆情风险?
“公民同招”政策下,如何让家长学生的“情感天平”向民办学校倾斜?
新条例实施背景下,民办学校宣传策略应有怎样的调整转向?
多元化集团如何发挥教育板块品牌优势,为集团整体形象赋能?
教育集团与所属学校之间的品牌架构应当如何梳理?
“公参民”学校面临全面规范,民办学校应如何构建自主品牌?
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品牌输出等行为的管理。2021年5月14日国务院颁布的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仅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办学,并应当经其主管部门批准。”
《实施条例》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生效。在此之前,通过向公办名校“借品牌”的方式打响知名度、获取学生与家长群体的信赖的行为,在民办教育领域并不罕见。但在《实施条例》生效后,“名校办民校”将面临全面整改,民办学校依靠其他品牌背书的空间日益狭窄。
讲师简介
张 阔(主讲导师)
浙江省发展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浙江大学硕士,十余年上市集团公司及国际教育机构品牌战略工作经验
主导及深度参与多个金融、教育、科技及文创品牌的策划与运营
累计为近百家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及企业集团提供品牌文化咨询服务
浙江大学教育培训项目特约讲师,课程备受学员好评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64336776.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65215996.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633397740002.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61528595.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633169539998.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69094171.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689323219998.jpg)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