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手机铃声的思索
发布于 2021-09-11 19:39
上方文字
下午坐在办公室里正在整理抖音小店上的数据,突然听到门外的传来“185XXXXXXX,135XXXXXXX”老人手机报电话的声音,寻声望去,一位大约七十来岁的大伯正拿着手机在给人拨电话,手机差不多都要挨着眼睛了,动作十分的笨拙,这样的画面太熟悉了。像极了父亲用手机的样子。
父亲也差不多七十岁了,还在家里种田。我到城里来打工差不多三个月了。上个月的中旬回家去看过一次。这段时间学生放暑假,母亲带着侄子侄女也回去了,这样也不至于父亲一人在家孤独。七八年前父亲就没有出去打工了,第一是弟弟和姐姐不让父亲去了,第二是父亲真的年纪大了,在工地上有些活干起来非常吃力了。到了侄女读书的年龄,弟弟将侄女送到城里的学校读书,母亲也跟着去城里照顾侄女的生活,父亲就回来种田了。家里的一大栋房子也需要人在家看着,不至于过年回去要收拾几天。父亲也在政府的号召下种了几亩巫山脆李,五年前我从深圳辞职回到农村创业,和父亲一起生活,看着父亲将一颗颗幼小脆李苗呵护成一颗颗参天的大李树,虽然种出的果子产不即出,但当别人夸他李树种得好时他总是满脸的幸福,在农闲的时候还会去邻近的果园帮忙打理。刚开始怕他累着不建议他种,后来看到他觉得种着有一种成就感时,就不怎么去反对他种了,只要他开心就好。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能定格和父亲的画面好像很少很少,8到18岁的记忆中只记得是重复的正月的离别和腊月团聚,甚至有的时候几年才有这样的离别和团聚。那时候我们家三姐弟都在读书,为了给我们赚到学费,父亲总是这样奔波,忙碌。父亲一直在工地上做小工,十分幸苦。
父亲从小是个孤儿,爷爷奶奶在父亲几岁时就去世了。父亲和伯伯跟着我大爷爷(父亲的伯伯)一起生活了不到两年就分家出来单过了。听父亲讲在他11岁时去下田学了两三个月的铁匠。师傅天天让他干农活,不让他学铁匠,大冬天赤脚去尹家湾帮师傅挑煤炭。后来实在受不了这般苦就放弃回家了。听父亲讲,那时候他住的是用向日葵杆子夹得草房子,后来发大水冲走了,就建了三间土坯房。这房子一直住到我读高三。由于修两巫路这房子给拆迁了。我们才在大柏树包上建了我们现在住的房子。
2006年我跟随父亲去打工,由于身体原因,不好找工作。父亲到处求人为我找事做,我在工地干了十几天,父亲看着我干着辛苦,每天早上还帮我把早餐买好。有时候还给我弄好洗脸水,挤好牙膏,目的是让我多睡一会儿。后来我奔波在各地找工作,路费,用的都是父亲接济,还帮我还了欠下的债,直到2014年我在深圳找到了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不用向父亲伸手要钱了。有一次我犯了阑尾炎,在姐姐租住的房子里疼痛难忍,姐姐给父亲打电话后,父亲从工地上赶来背着我去医院,起身的时候试了几次才背起来。现在回忆起那个画面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
这些年我自己创业,待在农村和父亲生活了几年,父亲耳朵也背了,眼睛也花了,甚至记忆力也下降不少。我尝试着教父亲使用智能手机,几次后,我放弃了。但是前段时间姐姐给了父亲一个智能手机并教会了父亲打微信视频通话。我瞬间开始反思自己,我小时候不会走路要不是他们的不放弃不会有我今天的想走就走的自由,有可能我这辈子就与轮椅打交道了。我为什么不能多一些耐心去像他们教我那样去教他们使用电子产品呢?
三个月前我又一次为了生活离开父亲来到城里打工。父亲又一人独自在家生活。下了班也给父亲打了个电话问了他的腿疼好点没。希望父亲还能陪我走过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
2021年8月16日夜写于巫山净坛路
作者简介:康双喜,巫山龙溪人。一个被上帝特别关照的大男孩。游走于农村电商多年,以至于将巫山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向往诗和远方,喜欢用相机和文字记录生活。12111111111110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11/4_16313642562132.png)
挑一款好酒敬父亲,小编推荐巫山李子酒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