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非全日制新生代表发言

发布于 2021-09-11 23:53

非全日制新生代表邱晨辉发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2021级MPA 7班的研究生,邱晨辉。作为一名新生在这里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交流。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至今还记得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那份喜悦。通知书上“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八字校训,朴实无华,却又极具指导意义,就像给我们的人生点亮了一盏明灯。感谢北航,感谢人文公管学院,给我们一个重回象牙塔的机会,让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兄弟姐妹们相聚一起,让我们可以暂时远离职场的尘嚣,潜心研修。
我是一名文科生,本科毕业后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工作原因,我接触了很多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他们中有神舟总师,有嫦娥院士,而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有一个共同身份,那就是北航毕业生,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秀品质不断激励着我,也引导着我一步步走向这所一流名校。如今,我有幸和他们一样成为一名北航人,这鞭策我要更加努力,不负这一新的身份。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做有志气的北航人。志气来源于内心的家国情怀。我们在做强国一代报道时发起过一个讨论,什么是人生赢家?财务自由、儿女双全是一种,功成名就、著作等身是一种,闲云野鹤、睡到自然醒也是一种。但这些都可以与我们无关。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的时候,我们这些人才四五十岁,强国之路贯穿了我们这一生的黄金年龄,唯有将热血和青春献给伟大复兴,方不留遗憾。
二做骨气的北航人。曾有人对骨气做过阐述,我们的骨气,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面对“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提问,钱学森曾经说,“中国人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现在,面对强国使命的召唤,我们当代青年要扛起时代责任,敢于坐“冷板凳”,勇于闯“无人区”,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实践本领,着力破解制约所在领域的问题难题,切切实实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做有底气北航人。底气来源于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才实学,何来底气之说?我们这些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曾在超负荷的工作之余,挑灯夜战,体会过昼夜苦读的孤独,感受过出差途中做真题背英语的疲惫,但我们仍然义无反顾选择这条和自己死磕的艰辛之路,因为我们相信,做一个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就要不断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在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我们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最后连呼四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些话同样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如果把强国之旅比作一次远航,那么北航,就是我们这些非全日制研究生“扬帆再起航”的最明亮灯塔;北航人文公管学院,就是我们夯基础、强实践,乘风破浪、笃实创新的最温暖港湾。
我相信,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首人生往事,那些在学院路37号的日子,一定早已深深地刻在我们脑海之中。而那些在校园里快速穿梭的身影,那些辛勤耕耘、挥洒汗水的瞬间,我想,就是属于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最后,祝愿我的小伙伴们生活愉快、学业有成;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我们的北航人文学院年年桃李,岁岁芬芳。谢谢大家!


摄影:周映玥

编辑:牛琳琳

编审:张同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