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教师代表詹承豫教授发言

发布于 2021-09-11 23:48

詹承豫教授在开学典礼上讲话


同学们:

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讲几句话,今天我特意写了一个讲话稿,不仅仅是因为对此次讲话的重视,当然也因为要晒朋友圈,更主要这些话不仅送给你们,也是送给我自己、提醒我自己的。一年一度的开学季,看着一个个朝气蓬勃、阳光靓丽的面孔,熟悉的场景,对于我这个不到两年的新北航人而言,更是别具含义。此情此景,在热情欢迎之余,与各位分享三点感悟。
第一,学习越是繁重,越是要保留一份好奇心。欢迎大家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公共管理)学院这个优秀的平台,这里有优秀的学术大师,也有一流的学科平台,但在大家对研究生生活充满美好期待的同时,我也看到了研究生同学们的课程表,除了周六周日,每天都有课且不止一门课。所以不久以后,你们可能就会进入繁重的学习过程,不断的重复、高强度的训练会让你觉得研究生阶段生活平淡乃至枯燥,好奇心慢慢下降,很难进入科研的状态。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在北航这个平台上,你就是告诉朋友你的研究成果已经超越了地球,也不会有人质疑你在吹牛,也就是说在这个平台上,你无论做出多么卓越的科研成果,大家也会认为理所当然。而且从今天开始你们的名字与北航人文/公管学院紧密相连,你们现在和以后的每一点成就都可以为学院、学科、专业带来荣耀,北航人文/公管学院因为你们的加入而更加美丽。所以我一直鼓励研究生同学多参与科研活动,不管学习任务多么繁重,都要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身边的各种公共现象和公共难题,将科学研究的思维融入到我们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课程任务而去学习,更是保留一份好奇心,为了发现、解释和改进我们的公共领域而学习。
第二,人生越是难测,越是要秉持一份平常心。当然学习科研生活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许我们不断的付出,但是却得不到相关奖励和承认,论文迟迟无法完成或者不能发表,毕业也变得遥遥无期,对于博士生而言这个问题或许更为突出,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沮丧,莫名会质疑这个世界是否公平,甚至考虑放弃,直接倒下躺平。这些过程我本人也都经历过,在有限的岁月里,我也曾经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也曾经心灰意冷、悲痛欲绝,于是我在自己最悲观绝望的时候,将自己的感受真实的记录下来,在自己最志得意满的时候,将自己的心情也记录下来,在我特别沮丧或者特别得意的时候,将这些记录反复重读,于是你便发现人生的高峰和低谷也不过如此。对于人生古人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有认为“人生无常、命运难测”,我倒是认为无论是否有命运,但你就是自己人生当中最大的变数,在人生高峰时保持谨慎,在人生低谷时砥砺前行,秉持一份平常心,把握那独属于你自己的璀璨人生。
第三,任务越是艰巨,越是要坚守一份进取心。最后说一点专业相关的内容,我是主要研究应急管理研究方向的,今天是911911事件的20周年,在2001911号爆发了911事件,这个事件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也在国际国内推动了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2019年底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彻底改变了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社会格局和我们现今的生活方式。北航人文公管学院非常重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作为全国首批设置应急管理专业二级学科的高校,学院原有的行管、高教、经济、心理等专业非常支持应急管理专业发展及建设,目前蔡劲松院长、任丙强副院长,包括胡象明教授和我,还有张路蓬、张肖阳等老师也都在应急管理专业方向带研究生。应急管理专业的主要研究对象各类突发事件,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危害性极大,很多任务都非常艰巨。我个人认为任务越是艰巨,越是要坚守一份进取心,我清晰的记得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我很多熟悉的师友包括我自己都在积极行动,位卑未敢忘国忧,未来我也希望在这些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我们在座北航师生能够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绵薄之力。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好奇心带领我们探索发现,让平常心支撑我们不断前行,以进取心推动我们勇攀高峰”,与各位共勉!
最后,祝福你们在北航有一个快乐、充实的研究生生活!
谢!


摄影:周映玥

编辑:牛琳琳

编审:张同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