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能吃月饼吗?糖友该吃什么月饼,怎么吃最好?(收藏转发!)

发布于 2021-09-12 07:23

12
9月
   辛丑年 【牛年】丁酉月

马上就要中秋节了,说到中秋节,月饼必然不能少。

今天一大早,#一块月饼相当于一餐热卡需求#上了热搜。

一个月饼相当于一餐热卡需求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四分之一块月饼


中秋临近,又到了吃月饼的时候。有的人喜欢把月饼当成零食吃,吃完月饼还照常吃饭。医生表示,市场上普通100克月饼含的能量约400千卡,一块月饼就相当于一餐热卡的需求,吃月饼就要减少每一餐主食摄入。

医生还表示,糖尿病患者没有必要专门购买无糖月饼,因为无糖月饼中的淀粉和脂肪也会造成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可以正常吃月饼,但一定要严格控制数量,一次吃四分之一块月饼就差不多了。

网友:我只认杭州的榨菜月饼


月饼热量的话题引发了不少网友热议。

有的表示一年就吃一次,问题不大;有网友则坚决不吃,减肥太难了;还有网友表示胖就胖点了,一口气能吃三到五个……

还有网友提到:“只爱我们杭州的现烤榨菜鲜肉月饼!不过,我们还是做个提醒:月饼的表皮和肉馅都含有猪油,热量高,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不建议多吃,一天吃一只就差不多了。

一个月饼相当于三勺油


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主任李一文主任医师介绍,月饼味美可口,但糖和脂肪的含量很高,过量摄入对健康不利,特别是患有急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等肾病的患者尤其不宜多吃。有数据显示,一个50克的蛋黄月饼含油脂约14克,家里普通的油勺一般5克左右的油量,这意味着吃一个月饼相当于喝了三勺油。

李主任提醒,月饼中除了脂肪和糖含量偏高,磷含量也不容忽视。摄入过多含磷食物,会引起高血磷症,长期可能造成骨骼病变、血管硬化,急性发作时则可能心律不齐甚至猝死。而桂圆、核桃枣泥、莲蓉蛋黄、五仁火腿等口味月饼,磷含量都偏高,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宜多吃。
                      

吃一个流心月饼要骑车半小时
才能消耗掉热量


近年来,市面上很流行一款流心月饼,咬开月饼后满嘴“爆浆”,很是美味。实际上,流心月饼流的“心”,是很复杂的一种东西,糅合了我们在配料表里看到的鸡蛋、蛋黄、椰浆等各种成分。

那么流心月饼热量如何?以最火爆的来自香港的一款产品为例,一个45克,每个的热量约在178卡路里,脂肪1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大约20克。

178卡路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营养师刘沉冰说:“吃一个骑车半小时才能消耗掉热量。以一个正常20多岁女孩的体形来说,一天正常摄入1500卡的热量,那一个四五十克的流心月饼也占不少了。”

所以,“一天一个这种流心月饼最多了”,刘沉冰建议道。由于流心月饼的个头要比一般的月饼小一半,所以如果是普通月饼,一天半个即可。糖尿病患者在这个基础上吃四分之一或减半。
                            

六类人群吃月饼要“悠着点”


除了慢性肾病患者,还有六类人也要注意月饼不能吃太多。

一、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食用不当或过量食用月饼,会导致血糖升高,病情加重。

二、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食用过多的月饼会引起疾病发作,还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 

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月饼中的糖、油脂等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缺血程度,甚至诱发心肌梗死。

四、十二指肠炎或胃炎患者。月饼会促使胃酸分泌,对康复不利。

五、婴幼儿。婴幼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健全,难以承受大量的高糖、高脂肪食品。

六、老年人。上了年纪的人一般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多食可能引发消化不良等疾病。

专家建议:吃月饼配茶更健康


即使是正常人,也不要多吃月饼。月饼普遍含糖量、含油量较高,李主任建议,如果一定要吃,那就将月饼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时搭配水果与蔬菜,来有效控制摄入的热量。另外,吃月饼还可以配茶食用。

如果吃的是口味相对清淡的月饼,可以搭配稍有味道的玫瑰花茶、抹茶等,不仅能品出淡淡的甜味,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对女性尤佳。

如果是吃像蛋黄月饼这种馅料比较油腻的月饼,可以喝点普洱茶、菊花茶或山楂茶。





疾病类: 腹泻  消化不良    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  脾胃虚寒  肠道息肉   脑中风  冠心病   心梗    糖尿病   糖心病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粘  动脉硬化  颈动脉斑块  失眠  眼病 颈椎病  肩周炎  腰椎间盘突出  膝关节炎  滑膜炎    骨质增生  风湿   风湿热    痛风  下肢水肿  前列腺 尿路感染   尿路结石  老年斑   抑郁症  老慢支  咳嗽黄痰  皮肤病  丹毒   老年痴呆  耳鸣  慢性咽炎   血小板低    舌苔厚腻   美尼尔氏症   便秘

体质类:上热下寒  手脚冰冷   滋阴    除湿   解暑    补气  补血   补肾   去心火  健脾   除湿    夏天出汗多   脚掌凉 气阴两虚   秋燥润肺   秋季乏力   秋季嘴苦  半夜盗汗

生活小妙招: 巧吃醋    养生豆浆    秋季养心粥   夏季清火   高宗乾坤枕  芹菜红枣饮降血压   酸醋加红米—降血脂、软化血管     鱼头炖天麻汤治头晕    秋季护眼茶    降压茶   早起三件宝    养阴操   流通歌


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朋友圈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