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营销 《药店营销》自媒体,分享零售药店国家新政策,行业新思路。
0篇原创内容
沟通是药店工作的一大日常,然而一些患者却常让人哭笑不得,这些患者的常用口头禅,你都听过吗?
潜台词就是“你就没好好给我看看”,这种患者既较真又执着。问诊前先在网上做了功课,一知半解就先入为主,拿网上的说法和药师辩论,几个回合下来依然固执己见,如果没得到满意的解释,就认为是药师不耐烦,很可能顺手就给一个投诉。
这种患者很听信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的推荐,并不认可药师的专业能力,认为药师只是卖药的售货员。很多时候,他们要的药根本不对症,药师在解释的时候,他们很难听进去,拿不到自己想要的药,就说你这个药店不行,有药不卖,甚至觉得药师是在针对他。
“我以为这个可以吃”“我以为可以少吃一点”“我以为好一点就可以不吃了”……这类患者就是典型的不遵医嘱的类型。叮嘱的时候,答应得头头是道,回家就开始想吃就吃,或者想起来才吃。更心累的是,过几天,他还来理直气壮地上门质问“为什么没有效果”。
这种类型也让药师们心累,购药时指定某种产品,其实不一定适合自身,甚至有伤害。这类购药者一般是长期慢性病患者,对吃药有一套自己的心得。常常盲目相信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专业的药学原理。笔者就曾碰到过一位患者,头疼牙疼关节痛,长期频繁服用止疼药,药师很难去沟通。
就像害怕去医院,很多人对药店也天然具有害怕和抵触心理。我们经常遇到患者已经觉得非常不适才来药店,要么是小毛病拖了很久才来药店,要么是回去就把药师的叮嘱和建议抛在脑后,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
这类患者很小心谨慎,对于任何疾病都非常重视,常常造成自己的恐慌心理。一个简单的腹部着凉引起的腹泻,就想去医院做全身检查,对这样的患者,我们需要多进行情绪安抚。
中老年人十分沉溺于保健和养生,什么民间偏方、亲戚推荐,不加分辨地盲目相信。笔者遇到很多次,老年人拿着不知名品牌保健品来问我们效果,还有一些老年人玩抖音,很喜欢实践那些所谓的“大蒜治高血压”“蜂蜜排毒”“陈醋治百病”等偏方,很容易出事。
其实,患者会出现这些想法原因有很多,比如盲从权威,比如害怕疾病,比如比较独断,不愿意接受他人想法等,我们在接待顾客时,要调整好心态,掌握顾客心理,尽力去做好服务。
钙片卖的好不好?销售秘笈都整理好了
药店堆头如何做,你会吗?(附:药店春季商品创意陈列)
7年前放开卖药的便利店,现在混得怎么样了?
山西全面叫停!禁止药房托管省份增加到12个!
单体药店,或可网上卖药了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