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蟹、香辣蟹、蟹肉煲
蟹黄炒饭、蟹肉粥、螃蟹粉丝煲
光是想想就口水直流
但每到吃蟹时节,关于它的各种传言、顾虑也不少——怀孕不能吃、有痛风的不能吃、不能和柿子一起吃……那到底哪些是真的呢?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显示:在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理论中,并没有食物相克之说,迄今也没有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由于食物相克导致的食物中毒案例以及相关报道。如果孕妇本人对河/海鲜过敏,或者吃的螃蟹本身不新鲜,或原本存在消化功能异常,就容易在食用螃蟹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发生感染,导致急性肠胃炎或全身疾病,就可能引起流产。的确!螃蟹属于中嘌呤食物(25mg-150mg/100g),嘌呤含量在82mg/100g左右,与我们常吃的猪肉、牛肉等食物在一个档次。螃蟹虽然不是引发痛风的“元凶”,但也是导致突发疾病的“帮凶”。因而,不论病情如何,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者都忌(少)食用螃蟹。传言说二者一起吃会拉肚子或长结石。但食物相克本就是个伪命题。很多所谓“相克”的食物,在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大多是食物不洁、食物过敏亦或是食用方式不正确引起的。比如你吃死蟹、半生不熟的螃蟹、空腹吃螃蟹等都有可能拉肚子;而大量吃柿子,空腹吃柿子也有可能患上胃柿石症。正确。螃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其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得蟹肉里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胺。蟹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毒性越大,而且即使煮熟煮透,毒素仍不易被破坏。因此,食用死蟹可能诱发呕吐、腹痛、腹泻情况。酒不能完全杀死生螃蟹体内的寄生虫,生食的话被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很高,轻则引起咯血,如果寄生虫进入脑部,重则还会引起瘫痪等症状。吃螃蟹时必须祛除蟹腮、蟹肠、蟹心、蟹胃,这些部位是螃蟹过滤和代谢废物的器官,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螃蟹需在100℃以上的高温下持续蒸煮20~30分钟后方可彻底杀灭体内微生物。螃蟹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尤其是蟹黄部分,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吃螃蟹时适量食用蟹肉,少吃蟹黄。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摄入水产品40~75克(以可食部分计)。按螃蟹的可食部分占比42%,换算成螃蟹就是95克——178.6克(2两-4两),也就是一只中等大小的螃蟹。如何吃得好,吃得安全健康,一直是人们探究的话题。日常饮食中,“饮食结构合理”与“营养均衡”很容易被人忽视,其实饮食上的营养与否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U饭云餐助力大众营养健康发展,给您的一日三餐把关。
U饭云餐由专业营养师+厨师团队打造膳食营养均衡的团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等营养标准,结合用餐人群性别、年龄、从事行业等方面因素的考量,编排营养食谱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需求。
对就餐者来说,可以直观地了解每顿饭的热量、营养摄取量,还可以通过对长期数据的分析,了解自己一段时间的膳食营养情况,根据个人健康数据和需求,提供营养膳食改进方案。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