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善于“伪装”?高危行为后,睡觉时有这“迹象”八成已中招

发布于 2021-09-12 09:40

健康乐家人
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1219篇原创内容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常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艾滋病善于“伪装”?高危行为后,睡觉时有这“迹象”八成已中招!

1.睡觉时盗汗:艾滋病引起的盗汗,虚汗,都是由免疫下降,病毒性感染所致。此时应该增强体质,日光浴、冷水浴都可以缓解此症状,增强适应能力。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2.艾滋病初期症状——夜间盗汗通常不用治疗,症状可在机体产生抗体后逐渐消失,这可能是因为抗体的产生对艾滋病毒有一个抑制,使体内达到一个平衡,但有高危行为的人不可因为症状的消失,而不去做艾滋病检测,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症状消失将进入一个更为漫长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不表现任何症状,往往直到艾滋病发感染者就医才能获知自己的感染状况那时候就晚了,首先会感染更多的人,特别是家人,其次感染者自身的艾滋病治疗被耽误了。

3.艾滋病早期症状大部分都发生在感染后的1—3周时间里,也有少部分在三周后出现,没有代表性就不多叙述了。艾滋病早期症状主要有:流感、低热、肌肉关节痛、皮疹、口腔(念珠菌感染、舌毛状白斑、溃疡、牙周炎等)、盗汗(夜间出虚汗较多)、头痛、咳嗽、腹泻、淋巴结肿大等。出虚汗的症状比较多的发生在艾滋病感染早期,这些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太长,几天到两个礼拜就会逐渐消失,也有人是例外的,比如淋巴结肿大和脑神经损伤脑炎等。

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主动到当地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室)进行咨询检测。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拒绝毒品的教育,进行生活技能培训和青春期性教育,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和毒品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职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职责。预防艾滋,珍爱生命!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有了甲状腺结节吃什么好?天然“散结药”换着吃,让结节慢慢变小

艾滋病迎来新治疗方法,能彻底清除HIV,如今已获得专利认证

注意!艾滋病初期症状有这些特征,含早期图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