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孩子的第一个公共场所》

发布于 2021-09-12 14:04

 

在一个父母成长群里,一位妈妈求证一件事情,她家宝宝偶尔在墙上画画,妈妈觉得不是什么大事,爸爸就唠叨不停,甚至吵架,说妈妈不配合培养孩子好习惯。

妈妈最后的问题:宝宝在墙上画画是很大问题吗?

 

笔者在群里的回应如下:

是的,我觉得还是有问题。因为墙搞脏了,再粉刷就很麻烦。而且如果孩子养成这种习惯,可能去别人家或者在公共场所会随便涂鸦,这样会形成一个公共道德的问题。

我以前思想过这个问题,看到一些外国家庭即便孩子在墙上乱画,父母也不会打孩子,但相信那是孩子第一次这么做,他们不晓得,所以不打他们或斥责他们。

小予小的时候,她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甚至还在床单上画画我都不会斥责她。但我会一遍一遍告诉她:“画画要在纸上画”、“画画要在纸上画”、“画画要在纸上画”。。。。。

不断重复这个概念然后孩子就知道画画要在纸上画。 

其实,让孩子在纸上画画并不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所以,还是要制止他们到处胡乱涂鸦的行为。

群里正在讨论之际,回过头来我就这个问题问了一下小予同学。我问,一个两岁的宝宝有时候会在墙上画画,她的爸爸妈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爸爸觉得应该制止她这么做,妈妈觉得问题不是很大,不需要制止。你觉得如何呢?小予说,应该制止告诉她在纸上画画。

我问,为什么不可以在墙上画呢?

回答:“因为家是公共场所”。

 

哈哈!出乎我意料的回答。

“家是公共场所”!

这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以为只是除家之外的地方才称为公共场所。原来,家也是公共场所。

是啊,家是孩子们经历的第一个公共场所。三人就为“众”,家里至少三人,所以,有“众”人生活在一起就被称为公共场所——是家人一起生活的公共场所

因为家是公共场所,所以,家里每个人的行为都要受到一些限制和约束。

个人权利在家这个公共场所如何受限?

比如:用餐的时候,小予就坐我对面,每当她的嘴巴“吧唧吧唧”的时候,我不会说她这样不好,我会说,你这样“吧唧吧唧”的声音影响到了我,我感觉很不舒服。如果你再“吧唧”,我就要拿我的盘子到另外地方吃。如果小予希望妈妈继续留在餐桌跟她一起用餐,她就要限制自己的行为,学习咀嚼的时候把嘴巴拉上拉链。

 

同样用餐的时候,有时候小予把盘子里的饭菜搅得乱七八糟,我会告诉她,妈妈坐你对面,看到你这个乱糟糟的盘子,我都没有食欲了。妈妈希望把盘子整理的干净一些,要不然我没有办法坐在你的对面用餐了。因为我的食欲到了影响。

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这些行为其实谈不上错误(毕竟怎么吃饭是属于自己的权利)。但他们的这些行为如果影响到了身边的人,那么出于爱,就要改变。

其实,礼仪是什么?我经常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有礼仪?礼仪不是束缚人吗?后来,我好像有点点明白,当我们持有礼仪的时候,其实这是一种爱的表现。因为我可以透过“礼仪”来束缚我的行为,为了造就别人得益处。

我以前是非常抵触所谓的“礼仪”,觉得很多都是表面的假秀。但是在主里,从爱出发,礼仪是必要的。保罗说他自己自由的,但为了不使软弱的弟兄因他跌倒他宁愿在他们面前不吃肉。保罗总结原则就是“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人的益处。”(林前书10:23-24 )

今日新观念:

家是公共场所

家,是孩子经历的第一个公共场所

家是讲爱的公共场所

为了爱,所以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记于 2021.09.12

女儿的嫁妆
之所以记录和小女的互动,是想到将来等女儿出嫁的时候,要把这些点滴的记录编辑成册,送她做嫁妆。让女儿晓得她所拥有的不是一对完美的父母,却是愿意陪伴她一起成长的父母。
258篇原创内容

个人微号: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