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政策是如何出台的

发布于 2021-09-12 16:24

历史学资讯
专注于历史知识的普及与提高。
1篇原创内容
1983年7月19日,邓小平决定“严打”

图为1983年,人们在湖北松滋县人民法院前围观,枪决布告贴满墙壁

原载:《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16期

作者:杨津涛

几个月来,国内连续发生了几起恶性案件,以至网络上有人呼吁政府进行新一轮的“严打”。“严打”这个词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他们都曾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过“严打”的消息,看到一个个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

如果回顾一下“严打”政策出台前后的社会背景,我们就会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真的很乱,恶性杀人、强奸,乃至爆炸、劫机层出不穷。“严打”过后,社会确实安定了,但也留下了给后人反思的空间。

彭真率先提出“从重从快”原则

1979年9月9日下午,在上海市控江路,一个交警制止某青年抢夺小贩时,因方法不当,引发群众围观,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闹事,他们攻击警察、拦截轿车、抢劫行人,一位妇女骑车经过时,被推倒在地,不法分子不仅抢去了手表、皮夹,还撕掉她的衬衫、胸罩、裤子,肆意凌辱。上海出动大批警力到控江路维持秩序,事件直到当天午夜才告平息。因此案被逮捕的不法分子有31名,其中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7名,劳动教养11名,少年管教1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仅仅两个月后,就发生了“控江路事件”这样的恶性案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1980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在上海首次谈到“从重从快”的方针。当年5月,彭真主持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武汉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时说,“对于凶杀、强奸、抢劫、放火、爆炸和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现行刑事犯,目前应该继续依法从重、从快处理。”彭真强调说,“各个时期形势不同,治安情况坏时应从重,好时就应从轻”。他以“镇反运动”为例说,当初有一批“血债累累、恶贯满盈的反革命分子”,对他们“不杀不能平民愤”,等后来社会逐渐稳定下来,政策就变为“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杀可不杀的不杀”。在彭真看来,上世纪80年代初就是所谓“乱世用重典”的时刻。

在这次会上,有人向彭真说起执法时的不便:“我们的干警不适应刑事诉讼法的工作程序。有个持刀抢劫案件,我们抓到歹徒,也找到了犯罪工具,可是检察院说证据不全,不能起诉。那个歹徒抢了个皮包,拿出钱以后把皮包扔了。我们破案只能找到刀子,却找不到那个皮包,这样证据怎么也找不全。”彭真说:“找证据当然十分重要,但是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要求找到全部证据。我们可以这样规定:找到基本证据,认定基本事实,就可以起诉、定罪。”“基本”这样一个模糊概念的出现,无疑为后来“严打”忽视法律程序,以致冤案频生埋下了伏笔。

返城知青成不稳定因素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青年犯罪案件频发是有社会历史原因的。当年为解决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中共中央开始要中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在“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号召下,至70年代末,共有1200万——1800万知识青年被安排下乡。

1980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宣布要结束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陆续返城。他们面对的社会环境与当初全然不同,电视上出现了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加里森敢死队》故事设定在二战末期,为了反击纳粹,美国军官加里森从监狱里找了一些各怀绝技的囚犯:精通8门外语的骗子、会玩刀的偷车贼、能开保险柜的强盗、幽默的神偷,他们成为中国青年模仿的“时尚”对象。私营经济的兴起、邓丽君的流行、女生开始穿裙子,这些社会新兴事物的出现,无不挑动着青年人的欲望。以加里森敢死队为榜样建立起来的唐山菜刀帮、湖南斧头帮等猖獗一时,在街上公然抢劫、凌辱妇女。

历史学前沿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