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孩子? ——读《爱弥儿》有感
发布于 2021-09-12 22:13
近日,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国中小学教育在最近一些年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带来了一系列教育观念的扭曲。实施“双减”政策,从本质上说,是对一系列教育观念的纠偏,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再认识。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不符合教育科学,也不符合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以后我们到底要怎样去要培养人呢?这一些列政策,有它的指向性,有些观点和要求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这让我想起卢梭《爱弥儿》。
初读《爱弥儿》是在初次教育自己孩子时的迷茫时,它似乎给了我某些指引。结合政策,再读《爱弥儿》,对未来教育方向产生了一些新思考,对自己的今后工作又有了一些想法。这或许就是读书的魅力,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会让人有不同的感悟;这也就是名著的魅力,常读常新。
橘生淮南,橘生淮北,告诉我们植物要顺应生长环境,孩子的成长也要遵循他的发展规律。卢梭指出:“所有妨碍和束缚自然天性的一切都是源于不良风尚。”我们现在的教育,校外补课风靡,校外培训机构的所谓的教育目的性极强,忽略孩子的发展规律。曾经看过一个幼小衔接的试听课,里面谈到“括号题的小诀窍”,就是机构给出套路公式背公式,学生知其然,完全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数学都是靠这种死记硬背地学习,学生何尝不是成为了一个学习的机器?这种教育让我感觉到很可怕,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也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更加不需要思考,教育回归的是分数。当你看着一个个孩子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不断被磨具打造定型,我们的孩子的生活是不是无趣的,他的童年是可悲的。
2021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报告》认为,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参与校外补课反而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每周参与校外补课时间越长,他们的学业成绩出现了不增反降的现象。以初中阶段为例,有34.9%的成绩优秀初中生每周补课超过3小时。而在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中,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主观幸福感越低。所以校外补课,真是没有必要。“双减”政策也是势在必行。
正如卢梭在《爱弥儿》里的理念:发展,顺其自然;教育,回归孩子;成长,遵循规律。生命、健康、理性和舒适,应该是压倒一切的。没有自由就没有魅力。衰弱和病态不可能产生魅力。病态只能激起同情,而健康却能带来欢乐和喜悦。也不应该学习那些只在未来才有用处的学问,我尤其不愿意在孩子没有理解读书的用处以前就强迫他们去啃书本。或许在他们成长中某个时刻,只要他们一有机会,用不着你去强迫,他们会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去学习读书和写字。如果一个孩子必须做一次算术才能吃到樱桃的话,我保证,他很快就能学会计算。
既然教育要回归到孩子,那我们以后的孩子应该是怎样的孩子呢?“双减”政策已经给出了方向。将来的教育,不是孩子以后能上什么学,而是今后孩子能干什么活?以后选项不只有A ,还能选BCD。正如卢梭所言:“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应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这种人就是自然人。这种自然人应该是回归孩子本身。人生而不同,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艺术天赋异禀。所以到底什么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一个人终其一生,追求的应该是幸福,教育不过是帮他们实现获得幸福的能力。如果我们最大程度地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让孩子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敢于探索,能应变,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凡事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断,不盲目跟随别人,笃定前行。这样的孩子无论何时都能迅速适应社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希望我们的教育终将有一天成为更加理想的模样,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我们的家长仍可以非常冷静地说:“我不为孩子的未来担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