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玫瑰花到底怎么用才好?是时候知道一下了!
发布于 2021-09-13 08:54
再多追问两句,回答一般都是玫瑰花有美容的功效。具体怎么美容呢,又答不出所以然。
没学中医就算了,学了中医咱们用玫瑰花就不能这么外行啦,要真正地把玫瑰花用在点子上。
因为,玫瑰花确实是个好药啊。
玫瑰花作为花儿一朵,为什么可以入药呢?那是因为玫瑰花有迷人的独特香气,而这香气,可以开郁。另外,花儿本身就是开放的,就形来说,也可以开闭解郁。
那是不是所有有香气又开放的花朵都有解郁的功效?当然不是。玫瑰花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带刺的。之前我们讲两面针的时候就说过,中药里凡是带刺的植物,都有开破的作用。都可以用于治疗痈肿,积聚。玫瑰花的刺,就让玫瑰花有了别的花朵所不能具备的开郁的能力。
所以玫瑰花是很多医生疏肝解郁的常用药,它可以开闭解郁、疏散肝气。而且只需要单味药泡水,就可以有很好的疗效。
比如给娃辅导作业的时候,建议老父老母除了大把吃加味逍遥丸以外,还可以泡点儿玫瑰花水。算是疏肝加强版,可以抵抗12级熊娃。男女皆能用,爸爸也有救。
尤其是被娃气得肝胃疼痛时,玫瑰花为首选。
《本草纲目拾遗》:治肝胃气痛,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
另外药用时,玫瑰花最好是花苞状的,比盛开成大花朵的要好。那是因为含苞欲放时,开郁的效果更好,它有即将开放的力量,而且香气还都郁闭在内,没有散失。一旦完全开放了,开郁的效果就会差很多,香气也都会四散掉。
既然玫瑰花入肝经,又能开郁散结,那么它一定可以治疗一个常见的病证,想必你们已经猜到了。是的,就是乳痈,也就是乳房结节。
乳痈,属于气血凝滞,用芳香类的药物,可以行气活血以达到散结的功效。玫瑰花香气浓烈,但清而不浊,和而不猛,宣通郁滞的同时,又可行气活血。
《百草镜》:治乳痈初起,胸中抑郁,用玫瑰花初开者,阴干,三十朵,去除花蒂,以陈酒煎,饭后服之愈。
《随息居饮食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酿酒可消乳癖。
为何要用酒煎?因为酒入肝经,辛烈走窜,配合玫瑰花一起,可以加强行气活血散结的作用,效果来得更快。一般来说可以用米酒或者黄酒,白酒辛辣浓度太高,喝多了容易上头。
那这个方法,能不能治疗肝气瘀滞导致的痛经呢?想想也知道是一定可以的。思虑重或者性子急躁的人痛经,就可以试试此法。要是兼有冷痛,可以在上方中加入红糖适量,效果也是极好的。
肝藏血,血养颜。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必须讲讲玫瑰花养颜美容的功效,否则也太辜负人家又入肝经又调气血的本事了。
玫瑰花美容消斑,还是依赖于它对气血的调节,它能顺气解郁、活血调经。气血通畅后,自然会带着郁滞下行。所谓的斑,不过就是瘀血而已。把污浊带走,新血生起,自然面色红润,颜色俊美了,算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首先解郁就不是女人的专利,肝气郁结的男人多的是好么,我就觉得现在身边很多男人都需要,动不动就着急上火的,害得我现在打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还没来得及吵就开始动手了。
除此之外,玫瑰花还能治疗慢性肠炎,这个,总是男女都有吧。
慢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就是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一天数次。这个在中医里被成为痢疾。
20世纪以来,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瓶颈。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想尔注》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理论。“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谐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万物的生长和成熟。“中和之道”是道教追求和谐生命、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建设。
道法自然:中和之道的生态伦理
“中和之道”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
“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按照“道”赋予它们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如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所称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道通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还认为,道化生万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的,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和智慧的生物。因此,人居于“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贵中和”的生态伦理。道教从“道法自然”的整体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的平安。“道贵中和”,就是说人类社会与自然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太平经》强调人类若想长久安宁,就必须使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为此,人类就要认识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道经称:“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谓“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就是说自然生态失衡将直接影响到人类世界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在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如在自身修炼方面,道教所强调的是自身的和谐,追求的则是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再如,历代道教徒都能自觉绿化造林,美化道教建筑的周边环境,道观内外的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正是道教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现代环境科学告诉我们:大自然具有一定的整体相关性,即自然宇宙间没有孤立发生的现象,一切都处在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人与自然也是整体关联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教并不反对“人化”的自然,但是主张人改造自然应受道德的约束,应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以谦下的精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之中,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作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和合共生:中和之道的生态建设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去年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发表的“2010年贵阳共识”明确提出,“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道教从“中和之道”的思想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态伦理。《太平经》指出,人和自然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这就是“天地之大德”。“和合共生”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的中国道教界,正在积极阐发和弘扬道教的生态智慧,践行着“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以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
积极倡导生态保护,着力推进生态道观建设。道教崇尚自然,历来就十分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早在1993年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的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表彰会上,就积极鼓励全国道教徒“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并对“植树护林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参加了在英国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发表了《中国道教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言》,并正式加入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合会。此后,我国道教界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道观的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倡导植树造林,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中国道教协会于2003年初向全国道教界发出倡议,计划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目前,“基地”已基本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对民勤县的防沙治沙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积极开展环保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中国道教协会形成了《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8年规划(2010-2017)纲要意见》,向各地省(市)级道教协会下发。《纲要意见》要求各地方道协、宫观进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将宫观的生态保护纳入创建和谐宫观的目标中,为建设生态道观、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新的贡献。《纲要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在资源使用中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如合理规划建筑设施,倡导文明敬香,最大限度地保护道教宫观周边的水资源等;把环保意识和行动落实到生活起居中,如倡导道教节俭的生活方式,提倡符合环保要求的养生健身方式等;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环保,如倡议在所有道教节日和大型宗教活动中,都要突出生态保护宣传内容等。
积极宣传环保理念,着力推进生态和谐建设。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笔者认为必须要注重“三个保护”的真正落实。即是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谐的保护。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实现“四个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是说,要实现自然观念的根本转变,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要实现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要实现伦理观念的根本转变,把伦理的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要实现生产观念的根本转变,人类应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博爱万物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万物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在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四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即是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社会法制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自觉意识。
综上所述,道教的“中和之道”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中和之道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存之道,要求人类社会始终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的这种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必须要大力提倡和加以推广的。特别是对于现代生态和谐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中医里能治疗痢疾的药有很多,但属玫瑰花最为平和。《小郎中学医记》里就记载了一个医案故事:有一个日本的汉方医学博士,自己患了慢性肠炎,久治不愈,非常痛苦。后来从邻居那里得了一个祖传秘方,就是用玫瑰花煮水喝。结果他只喝了两三天,泻下粘液的次数就从一天十多次减少为几次。后来连着服用一段时间后,这多年的宿疾,居然就这样治愈了。后来他就用这个方法,给自己的病人治疗痢疾,无一失败的。
可见玫瑰花治痢的功效。
赤白痢疾,玫瑰花去蒂,焙燥研细末,黄酒送服。每服1.5克,一日2-3次。
玫瑰花虽好,但也有不适宜人群。因为它性温,所以阴虚火旺的人少服。
文章内容来源于道医研究学堂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