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普及月|年轻人怎样看待保险消费?
发布于 2021-09-13 10:32
年轻人怎样看待
保险消费?
金融知识普及月
保险态度两极化
当前全民保险意识已逐步增强,但当代青年对保险的认知仍呈现两极分化现象。这一点从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日前发布的《当代青年保险态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可见一斑。
《报告》结果显示,拥有购买保险经历的人群占比59%,而从未购买过保险的人群则占比41%,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其中,在从未购买过保险的人群中,有26%的人有购买保险的计划,在拥有购买保险经历的人群中,有46%的人群表示还会有再次购买保险的计划。
通过《报告》可以看到,有人喜欢通过购买保险来给自己一个安心有保障的未来,而有人则对未来充满乐观,他们认为有社保就够了,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买保险的人,是被什么理由劝退?为什么有的人没买过保险,之后也不打算购买?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有65%的人选择了“有社保就够了”;有40%的人是因为“对保险不了解、不敢随便买”;还有一小部分人(18%)认为,自己“看得起病,没有必要买保险”。
重疾险是第一选择
只有社保够用吗?仅仅拥有社保是否可以足够应对风险?
社保作为一项全民福利制度,可以带病投保、保证续保、长期有效等。社保的广泛普及,为很多人分担了大宗医疗费用的压力,但社保的报销额度有限。由于社保是“保而不包”,在报销中有很多情况照顾不到,不仅有保险上限与下限的限制,而且有些进口药和费用昂贵的医疗技术也不在报销范围内。当然,这里不是说社保不好,而是它作为基础保障,解决的是百姓最基本的问题。
事实上,医保整体住院实际报销比例有限,癌症患者因为某些特殊药物,报销比例会更低。
举个例子,城镇职工甲先生不幸罹患大病,需要治疗费50万元,除去基本医保,他还需要20万元费用自付,这样一笔费用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还是一笔巨额支出,所以想转嫁风险,单靠社保这个基础保障稍显不足。
医疗保险方面,商业医疗保险除了可以进行二次报销以外,实际上还会提供额外的保障。比如说大病医疗保险,是在国家基础医疗保险之上的额外报销,大病医疗保险都是由商业保险公司承担的。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医疗险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调查发现,不管之前有没有购买过保险,有购险机会的年轻人,主要是出于以下三大动机:应对疾病、应对意外、让财富稳妥增值。既然商业保险如此重要,那么该选择什么样的保险呢?不管是已购买保险,还是计划购买保险,《报告》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表示已购买或计划购买重疾险。其次是医疗险、年金险(含教育金)。
养老规划是第二选择
《金融时报》记者获悉,《报告》中提到的调查样本中,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的占90%以上,其中25岁至35岁的人群占比高达58%,且超半数人未婚。如此看来,年轻人俨然是购买保险的主力军。从城市分布来看,超六成的被调查者,工作生活均在一二线城市。
购买保险,保障功能是基础。对年轻人而言,首当其冲需要考虑保障功能,然后才是投资理财。所以对于重疾、意外和医疗等风险要放在眼前,率先考虑,因为一旦罹患重大疾病,不能工作、没有收入、治病还要花一大笔钱,影响甚为严重。而养老、传承、理财则是未来的远期风险,可以放在相对次要位置。此外,在购买商业保险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年轻人的养老理财新姿势。
比如说商业保险有养老金,可以补充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不够高的特点。因为现有的养老保险缴费,缴费基数最高不超过社会平均工资的300%,这样的缴费就限定了养老金的最高上限。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只能逐月缴纳,不能一次性趸缴或者补缴。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可以补足年老后养老金不足的缺口。
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商业养老保险消费正呈现群众接受度不断提高、年轻化、由沿海发达一线城市向内陆二线城市拓展、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逐渐释放、女性参保率加速提升五大趋势。相关数据显示,80后群体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比例约为13.73%,略高于70后群体的12.59%。90后群体虽然整体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比例仍然较低,约为7.03%,但参保比例也呈快速上升趋势。
同时,在商业养老保险主要消费人群地域分布方面,越发达的地区保险意识越强。根据慧择业务统计数据,2021年年金保单中约36.24%来自一线城市,31.6%来自二线城市,两者占比67%以上,三四线城市保单数量仅占总量的13%左右。
而在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某保险平台发布的《90后保障报告》中也显示,接近三成的90后已经为自己购买了养老险,开始为30年后的养老计划打基础,养老规划的年龄也开始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另外,年轻人在考虑为谁买保险的问题时,排名优先度依次为:自己、父母、孩子、配偶。已经为自己配置保险的用户,在未来一年依然会优先考虑为自己购买更多保险。
—内容来源:金融时报—
温暖相伴 ❤ 华夏保险
普及金融知识 提升金融素养
共建清朗网络 共享美好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