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丨你会在意Ta的学历吗?
发布于 2021-09-14 08:48
→ 话题001:谈一谈你理解的女权主义
未来社会的学历危机
4、K12教育的压迫导致大学教育直接放羊
▷莫问:说回学历,到底是学历多?还是学历水分多?
▷思梦:都多
▷莫先生: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无学历者是陈寅恪,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教授中的教授”,就是那个悼念王国维的时候说“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人,牛逼的不得了!但这又是个例中的个例,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千万不要学陈寅恪,就不说他家学渊源了,他还很有钱,可以到处去上学。500年来就出了这么一位。
▷莫问:老百姓对于学历的重视度在减弱?不少人让孩子去混个学历,只是图个面子,找个心理安慰。可能家长们压根就不知道学历的背后实质是什么。
▷莫先生:没减弱,思维惯性不可能那么快消失。
这个社会从来不公平,绝大部分的人只要看着有钱的,有权的,学历高的,无形中就认为是精英一样。他们干什么事情就有优势的。
▷大鱼:学历是一种筛选工具,节约招聘时间成本
▷山石:很在乎学历。穷人在乎,因为找工作,高学历是个敲门砖。富有的也在乎,多少的名誉教授,名誉的东西,好面儿。暂不论学历背后的能力。
我原来喜欢和高学历的人去比较,但是,我的心理更多的是羡慕我个人嫉妒的这种情绪始终不强烈,但现在我也不这么比较了,有这个比较的心理,不如踏踏实实放在自我提升上。
大学毕业了,真正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天抹酥云:学历就像是酒的品牌包装,能力还要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公司也怕好不容易培养起来了,好,人走了。
▷大鱼:尤其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尴尬之处是,找工作时都要求工作经验,他还没有工作呐哪里来的工作经验?你没工作经验是吧,好,下一个
▷天抹酥云:“花盆里张不出参天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这社会限制着呢。看看学校的一把手所处的位置就明白了。
▷大鱼:知识更新太快,更何况学校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你的美好前途和幸福生活。
▷天抹酥云:就像是莫兄所言,做一个个人主义者,终生学习者。
▷莫问:看到这里,我有个疑问?面试时,学历在定额工资时,其话语权的分量有多大?难道不是按具体工作难度定量工资吗?我们的毕业生似乎唯学历主义。
▷鸿雁helen:这几年好多企业倒闭的,送外卖、开网店、做微商、做保险的也竞争激烈了。@莫问 什么算工作难度,销售算吗
官员手中有资源分配权,商人、艺人手中则有可观的社会财富,都是换取高校教育资源的捷径,学术界在这样的风气之下,那些还在坚守学术尊严的人,反而成傻子了。有媒体梳理了142名十八大后党政系统省部级以上落马高官的履历,发现这些落马官员的高学历获取经历,具有速成多、跨界多、名校多、疑点多等“四多”特点。
▷予瞻:以前看到那些不好好学习,成天混日子的人,还会挺悲愤的。大学,首先从物质上面来说,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是高等知识的发散地,各种思潮聚合;从精神层面,它是你求己问天的过程,求大人知识和智慧的地方,结合外部和自身,达到天人合一的地方。
▷蜉蝣:马斯克是怎么把火箭发射成功的?他又怎么实现未来洛杉矶到上海只需要1个小时,这个团队的学历结构又是怎么样的?精英团队学历定是必要条件!
▷莫先生:冒险精神+情怀
▷蜉蝣:自由的环境也是主因
▷天抹酥云:据马斯克说如果再失败一次,就没资金要破产了。
▷莫先生:现在人力资源是开放的,只要有钱可以请来最牛逼的人,关键是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在什么环境下做?出于什么做?
▷蜉蝣:大国台子上坐的哪个不是高学历,连个马路都修不好…所以学历要分地域看时代…80年代初的师范生个个牛逼,要知识有知识,要文艺有文艺,吹拉弹唱样样行。
▷大鱼:不一样的体制造就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人才。这个问题是出在了根上,为毛我国很多年都没有自己产的客机?买就行了呀。
就像我现在学物理一样,你给我一张图,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这个电路图怎么连,但是你要是给我一个现实版的电路,我一会儿就学会了。
▷Annabel 王尹:@碎叶冬青 自我认知清晰,支持!!
▷碎叶冬青:其实我中考完是想去上职高的,可我们这个城市职高的氛围太差。我怕我管不住自己,然后就没去。所以我觉得学习这种事儿,因人而异。在我看来学历反而没有那么重要。我以后的工作一定是我喜欢的,我能把它做得很精细的,能在工作中找到创造感和成就感的。
▷Annabel 王尹:你还没工作啊?
▷碎叶冬青:高三
首先我们让这个话题讨论再严谨一点@莫先生 比如“未来”的时间区间是什么?从今往后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学历危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把学历当资源的现象过于严重,但学历又呈绣花枕头的特点,中看不中用,换句话说,价值虚,喊得高。类似于泡沫刺破
▷大鱼:这一切的现象都指向同一个根源,但是这个根源又说不得。无论挖的坑是大还是小总是却那么几锹土填不上。搞的人都不想在挖坑了
▷予瞻:现在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学历膨胀。本科专科化,硕士本科化,博士硕士化。没有提升社会的学历层次,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退化和消耗。
▷莫先生:是的,没有实质支撑,级别是人定的,但时间一点也没少
就学生个人而言。有很多学生不是主动选择考研,而是随大流,被推着走。没有独立理性思考,而是逃避,或者从众,把考研保研当成天经地义的第一选项。进入大学就放弃了以找份理想工作为目标的选项,直奔下一阶段,将下一个阶段更高学历当成最优选。有一些实务工作并不需要研究生学历,本科进入就是黄金阶段。读了研究生,经过更多的研究熏陶和学术训练,心理上可能离实践和实物就远了。
▷莫先生:还有一种情况是逃避,这种逃避是就业环境严苛下的一种“最佳决策”。
我一直觉得大学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独立思考。做出的选择是出于自己的深思熟虑,而不是盲从和权宜。能学以致用,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学历才是锦上添花。没有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就算真的读了研,也落下一身“空心病”。
▷予瞻:我有个问题。关于我自己读书的问题。我总是会掉进给自己挖的坑里去。
▷大鱼:我也觉得读大学是一个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想要什么的最好的时期
▷予瞻:我怀疑我是在用读书来逃避现实。当我沉浸在书籍中的时候,现实似乎已经不存在了,暂时忘记现实世界的蝇营狗苟。我把书籍当做逃避世界的一个工具,那么当我在书房的时候,我就拥有对抗整个世界的力量。但是当我走出书房,我发现我还是那个无能为力的懦弱之辈。这样的读书跟吸du跟放纵有什么区别呢?
▷大鱼:如果是为了系统的有目的的想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某一项自己像学的东西,就不是逃避。如果只是泛泛的毫无目的的随手拿到一本书就读,没有明确的的目标。这个行为就值得商榷了。我个人是这么理解这个事情的。
7、但需要耐心,在现实面前,需要一份持守。
▷予瞻:持守!
▷大鱼:读书一是为了纯粹的爽,比如读哲学书,在思考中获得精神的快乐,一种是为了有用,提高自己的认知和个人能力。在对于未来信仰的理念指导下读书,就不会出现那种事后的疲倦,生而为人,你总得信点什么。
▷予瞻:我也在苦苦追寻保研的路上。我对自己在考试周紧张备考的时期,不想学习,只想大面积读书的行为表示极其不满。
▷莫先生:人生其实没具体答案,但有红线不能碰,但有原则要持守,剩下的看造化,有时候心态真的是一把万能钥匙
2、学历危机之所以存在,本质上是因为两点:① 含金量低;② 与“学历→工资”的预期不符;
3、未来不是一个多年后的傍晚,未来就是我们下一步要走向的地方,它蕴含了一种趋势,虚假的终将被淘汰,真实的价值有存活的余地,前提是,该价值是人们所需要,比如精神价值;
4、学历危机会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上弥漫颓废和愤怒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现实与预期形成巨大差异而造成的;
5、学历是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比较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有比没有强,哪怕含金量低。
6、关于第五条,我国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认为,问题就在于此。
2、添加时请记得备注数字3
3、我们目前正在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你可以通过微信读书阅读,亦可在加群后获取PDF电子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