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丨你会在意Ta的学历吗?

发布于 2021-09-14 08:48

话题001:谈一谈你理解的女权主义

→ 话题002:未来,婚姻会消失吗?
斯人读书会 / 话题004:

未来社会的学历危机

▷莫先生:
1、学历和学问要分开,学问是一种内化的能力,学历本质上是一种资源
2、学历作为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符合价格规律,即供求关系
3、90年代初,学历的供需情况和2021年的供需情况发生了超级大的变化

4、K12教育的压迫导致大学教育直接放羊

▷莫问:说回学历,到底是学历多?还是学历水分多?

▷思梦:都多

▷莫先生: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无学历者是陈寅恪,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教授中的教授”,就是那个悼念王国维的时候说“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人,牛逼的不得了!但这又是个例中的个例,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千万不要学陈寅恪,就不说他家学渊源了,他还很有钱,可以到处去上学。500年来就出了这么一位。

▷莫问:老百姓对于学历的重视度在减弱?不少人让孩子去混个学历,只是图个面子,找个心理安慰。可能家长们压根就不知道学历的背后实质是什么。

▷莫先生:没减弱,思维惯性不可能那么快消失。

▷鸿雁helen:我在乎学历,更在乎能力。学历在现在是一个敲门砖。和高学历的心理比较,感受是自己读书的时候为啥不努力点呢。现在就业找工作还是看学历,你没学历再怎么说自己有能力,有什么其他证明的东西呢。
前几天朋友的小孩找工作,现在进大学当辅导员必须是硕士+D员。好一点的企业招聘,基本要求硕士,这三年专科对社会扩招100万的,家长们感觉更焦虑了。现在是个人,只要想要专科学历,基本上都是随便都能搞到。这样就感觉专科已经不值钱了一样。家长们想尽办法想要孩子拿个本科学历。

这个社会从来不公平,绝大部分的人只要看着有钱的,有权的,学历高的,无形中就认为是精英一样。他们干什么事情就有优势的。

▷大鱼:学历是一种筛选工具,节约招聘时间成本

▷山石:很在乎学历。穷人在乎,因为找工作,高学历是个敲门砖。富有的也在乎,多少的名誉教授,名誉的东西,好面儿。暂不论学历背后的能力。

▷蜜斯谢:我在乎学历的。在陆国,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如果想有好的发展,这个是必须有的。当然,我承认有些人学历不高但也非常有能力,但这种的话,需要社会环境对人的能力和学历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显然目前的陆国就不是这样的环境。

我原来喜欢和高学历的人去比较,但是,我的心理更多的是羡慕我个人嫉妒的这种情绪始终不强烈,但现在我也不这么比较了,有这个比较的心理,不如踏踏实实放在自我提升上。

✿✿大鱼:学历像一双鞋,学历高不高就好像鞋子漂不漂亮一样,学历证书是为了拿给别人看的,因为那可以证明曾经在应试教育的学习过程中牛逼过,至于自己有没有学到真本事,好比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大学生真的多到用不了了吗?也可能是中国人口的基数太大了,一个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真正的高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连人口总基数的百分之二十都不到,这比发达国家的数据可差远了。
那既然比例并不大为啥内卷还这么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了解下,其次,中国的人才真的饱和了吗?远远没有。有毕业证的大学生研究生是不少,可是企业缺的是一上手就能带来利润的。优秀企业缺的的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在学校里学的那些过时了不指多少年的教材,能帮助大学生在企业里一展伸手吗?我看大概率是不能的。

大学毕业了,真正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天抹酥云:学历就像是酒的品牌包装,能力还要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公司也怕好不容易培养起来了,好,人走了。

▷大鱼:尤其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尴尬之处是,找工作时都要求工作经验,他还没有工作呐哪里来的工作经验?你没工作经验是吧,好,下一个

▷天抹酥云:“花盆里张不出参天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这社会限制着呢。看看学校的一把手所处的位置就明白了。

▷大鱼:知识更新太快,更何况学校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你的美好前途和幸福生活。

▷天抹酥云:就像是莫兄所言,做一个个人主义者,终生学习者。

▷莫问:看到这里,我有个疑问?面试时,学历在定额工资时,其话语权的分量有多大?难道不是按具体工作难度定量工资吗?我们的毕业生似乎唯学历主义。

▷鸿雁helen:这几年好多企业倒闭的,送外卖、开网店、做微商、做保险的也竞争激烈了。@莫问 什么算工作难度,销售算吗

✿✿✿✿天抹酥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Brian Harvey在课堂上向他的学生解释为什么不要作弊:不是因为“作弊会对别的学生不公平”,也不是因为“作弊会败坏学校的风气”,而是作弊最终会把你困在一个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职业,困住你真正的人生追求。
中国翟天临事件之后,教育部声称将“重拳出击,论文大抽检”,把论文抽检当作2019年工作重点,对论文造假行为零容忍,让有实力的真博士、真硕士得到公平对待。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进行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其中半数以上博士进入政府当官。

官员手中有资源分配权,商人、艺人手中则有可观的社会财富,都是换取高校教育资源的捷径,学术界在这样的风气之下,那些还在坚守学术尊严的人,反而成傻子了。有媒体梳理了142名十八大后党政系统省部级以上落马高官的履历,发现这些落马官员的高学历获取经历,具有速成多、跨界多、名校多、疑点多等“四多”特点。

▷予瞻:以前看到那些不好好学习,成天混日子的人,还会挺悲愤的。大学,首先从物质上面来说,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是高等知识的发散地,各种思潮聚合;从精神层面,它是你求己问天的过程,求大人知识和智慧的地方,结合外部和自身,达到天人合一的地方。

▷蜉蝣:马斯克是怎么把火箭发射成功的?他又怎么实现未来洛杉矶到上海只需要1个小时,这个团队的学历结构又是怎么样的?精英团队学历定是必要条件!

▷莫先生:冒险精神+情怀

▷蜉蝣:自由的环境也是主因

▷天抹酥云:据马斯克说如果再失败一次,就没资金要破产了。

▷莫先生:现在人力资源是开放的,只要有钱可以请来最牛逼的人,关键是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在什么环境下做?出于什么做?

▷蜉蝣:大国台子上坐的哪个不是高学历,连个马路都修不好…所以学历要分地域看时代…80年代初的师范生个个牛逼,要知识有知识,要文艺有文艺,吹拉弹唱样样行。

▷大鱼:不一样的体制造就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人才。这个问题是出在了根上,为毛我国很多年都没有自己产的客机?买就行了呀。

▷鸿雁helen:@大鱼 话都怕说的地方能培养出什么高科技创新人才的
▷碎叶冬青:刚爬完楼,我说说我的个人想法吧。我自己是那种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学习之类的不太适合我。比如说学计算机基础使用,你让我对着书干看,我啥也看不懂。你让我动手操作的话,我很快就学会了。

就像我现在学物理一样,你给我一张图,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这个电路图怎么连,但是你要是给我一个现实版的电路,我一会儿就学会了。

Annabel 王尹:@碎叶冬青 自我认知清晰,支持!!

▷碎叶冬青:其实我中考完是想去上职高的,可我们这个城市职高的氛围太差。我怕我管不住自己,然后就没去。所以我觉得学习这种事儿,因人而异。在我看来学历反而没有那么重要。我以后的工作一定是我喜欢的,我能把它做得很精细的,能在工作中找到创造感和成就感的。

▷Annabel 王尹:你还没工作啊?

▷碎叶冬青:高三

▷莫问:
细细看过并思考了群友们的发言。基本可以确定的是:
1、无论学历是作为个人成长的目的,还是作为个人立足的手段,学历是必要的。
2、我们的学历普遍含金量不高,未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主要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关。(此点不展开)

首先我们让这个话题讨论再严谨一点@莫先生 比如“未来”的时间区间是什么?从今往后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莫先生:现在已经开始了,从就业形势上来看,高学历要求的岗位供应减少,无学历要求的岗位供应变化不大。所以高学历人力资源有外溢现象,外溢到一些无学历要求的行业当中,此时学历就不再具有价值。这种状况会随着教改和经济下行进一步展开,会扩大化。但其实高学历人力资源在无学历要求的行业中没有竞争力,因为心态不行。所以会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学历危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把学历当资源的现象过于严重,但学历又呈绣花枕头的特点,中看不中用,换句话说,价值虚,喊得高。类似于泡沫刺破

▷大鱼:这一切的现象都指向同一个根源,但是这个根源又说不得。无论挖的坑是大还是小总是却那么几锹土填不上。搞的人都不想在挖坑了

▷予瞻:现在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学历膨胀。本科专科化,硕士本科化,博士硕士化。没有提升社会的学历层次,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退化和消耗。

▷莫先生:是的,没有实质支撑,级别是人定的,但时间一点也没少

▷予瞻:就学校而言。学校所营造的那种学习氛围,大多都是以考研保研为中心。内卷,评奖评优,课程设置,教育导向,都烘托出考研保研的氛围。看到过很多关于学霸寝室的新闻。都是哪个寝室多少人多少人全保研,全考进哪个名校。而没有什么类似新闻会说,某学霸寝室全拿到了名企offer,全找到了理想工作。

就学生个人而言。有很多学生不是主动选择考研,而是随大流,被推着走。没有独立理性思考,而是逃避,或者从众,把考研保研当成天经地义的第一选项。进入大学就放弃了以找份理想工作为目标的选项,直奔下一阶段,将下一个阶段更高学历当成最优选。有一些实务工作并不需要研究生学历,本科进入就是黄金阶段。读了研究生,经过更多的研究熏陶和学术训练,心理上可能离实践和实物就远了。

▷莫先生:还有一种情况是逃避,这种逃避是就业环境严苛下的一种“最佳决策”。

▷予瞻:@莫先生 我正要说这个。把研究生当成回避矛盾的缓冲地带。以“考研保研比工作优秀”“大家都在考研”来掩盖对另一种努力的恐惧和回避。本科不是研究生预科阶段,而是具备通过4年专业学习,能在职业系统中找到一份工作的能力。
是否具备这种能力才是衡量这个阶段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而不是其他。好的单位,也不会拒绝这样的优秀人才。学历可能只是在信息不对称下,对大多数人设置的一种筛选机制。

我一直觉得大学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独立思考。做出的选择是出于自己的深思熟虑,而不是盲从和权宜。能学以致用,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学历才是锦上添花。没有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就算真的读了研,也落下一身“空心病”。

▷予瞻:我有个问题。关于我自己读书的问题。我总是会掉进给自己挖的坑里去。

▷大鱼:我也觉得读大学是一个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想要什么的最好的时期

▷予瞻:我怀疑我是在用读书来逃避现实。当我沉浸在书籍中的时候,现实似乎已经不存在了,暂时忘记现实世界的蝇营狗苟。我把书籍当做逃避世界的一个工具,那么当我在书房的时候,我就拥有对抗整个世界的力量。但是当我走出书房,我发现我还是那个无能为力的懦弱之辈。这样的读书跟吸du跟放纵有什么区别呢?

▷大鱼:如果是为了系统的有目的的想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某一项自己像学的东西,就不是逃避。如果只是泛泛的毫无目的的随手拿到一本书就读,没有明确的的目标。这个行为就值得商榷了。我个人是这么理解这个事情的。

▷莫先生:递进逻辑:
1、人生来为了快乐;
2、快乐的前提是物质和精神的满足;
3、物质的满足是无止尽的,精神的充盈降低了物质对人的束缚;
4、读书通常有益于精神充盈,且能带来认知提升;
5、认知提升和能力成正比;
6、能力和创造物质价值成正比;

7、但需要耐心,在现实面前,需要一份持守。

▷予瞻:持守!

▷大鱼:读书一是为了纯粹的爽,比如读哲学书,在思考中获得精神的快乐,一种是为了有用,提高自己的认知和个人能力。在对于未来信仰的理念指导下读书,就不会出现那种事后的疲倦,生而为人,你总得信点什么。

▷予瞻:我也在苦苦追寻保研的路上。我对自己在考试周紧张备考的时期,不想学习,只想大面积读书的行为表示极其不满。

▷莫先生:人生其实没具体答案,但有红线不能碰,但有原则要持守,剩下的看造化,有时候心态真的是一把万能钥匙


1、所有同学的表达,都折射出一种清晰,看来大家都很清醒;

2、学历危机之所以存在,本质上是因为两点:① 含金量低;② 与“学历→工资”的预期不符;

3、未来不是一个多年后的傍晚,未来就是我们下一步要走向的地方,它蕴含了一种趋势,虚假的终将被淘汰,真实的价值有存活的余地,前提是,该价值是人们所需要,比如精神价值;

4、学历危机会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上弥漫颓废和愤怒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现实与预期形成巨大差异而造成的;

5、学历是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比较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有比没有强,哪怕含金量低。

6、关于第五条,我国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认为,问题就在于此。


1、请了解以下内容:

2、添加时请记得备注数字3

3、我们目前正在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你可以通过微信读书阅读,亦可在加群后获取PDF电子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