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题积累公共基础知识(9.13)

发布于 2021-09-14 09:17

1.2021年9月3日,李克强出席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开幕式。李克强指出,疫情后推动经济复苏,是人类发展的必须,要走(   )发展之路。
A.生态文明
B.绿色低碳
C.保护自然
D.共商共建共享
2.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   )——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海王船
B.送王船
C.灵王船
D.天王船
3.习近平总书记常说:“祸患常积于忽微”,要“居安而思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要想防患于未然,必须懂得有备无患。下列选项中,与“祸患常积于微”所蕴含的哲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B.“禁微则易,救未者难”
C.“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D.“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4.下列选项中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学原理一致的是(   )。
A.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5.习总书记曾说过:“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这段话中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6.“扶贫必扶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与题干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A.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B.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
C.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D.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7.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我国进行行星探测说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B.探索未知世界的最终目的是认识世界
C.认识可以决定实践
D.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自然规律
8.(多选)下列诗句与作者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诗王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佛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诗魔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圣
9.(多选)关于物理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的标准电压是220V
B.往保温瓶里倒水,音调变高意味着水快满了
C.烧开的水都是100摄氏度
D.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10.(多选)甲(男)与乙(女)婚后育有一子丙,乙父母双亡,甲母过世但甲父尚在人世。一日,甲外出突发车祸身亡,留有夫妻共同财产18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甲父均能够继承甲的遗产
B.乙能够继承12万元
C.丙能够继承3万元
D.甲父能够继承3万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