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有鱼丨才能看清哪条鱼是健康的,哪条生了病

发布于 2021-09-14 12:29

潜水群常看到这样的字眼,上面政策好,到了地方就要打折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严不严重?会不会引起不好的反应?

今天这篇文章我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剖析,从几个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因果关系以及会引起的连锁反应。

打折扣,常见的几个情况。

一、政策维亲。

二、理解不深刻。

三、底层「血酬定律」。

以上三个点,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第二点,「理解不深刻」。
正文开始

《血酬定律》这本书我不止一次推荐给读者,它包含了古往今来各种你想的到和想不到的底层官吏「交流」基础。


层层传达,层层加码,层层变味。

那么这些问题,到底需不需要有人站出来讲上两句?

笔者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

中国本就是人民当家做主,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国家,我们因为生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让「砖家」和不干正事的「腐败分子」有所收敛。

如果当有一天,人民无法实现监督权的时候,不敢想象,我们是否会回到过去。

同理,「顶层」也需要通过这样的形式了解底层真实的状态。

我们常说邪不胜正,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腐败压制正义。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荒谬的结论?

每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其实都很清楚,按世俗说法,叫「人情世故」。

无可厚非。

可是就会极大的打击一些正义人的积极性,这个世界已然浑浊,独自一人又岂能出淤泥而不染?

即便你真的不染,也会有人拿着刀片在你洁白的身体上划上一刀塞满淤泥。

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会让你逐渐忘记自己曾是洁白的化身。

慢慢的,变了味道。

好的汤肉普通老百姓首先不要想,等「主人家」先把身边的人喂饱,如还剩下一些残根剩饭你再摇尾乞怜或可赏赐与你。

这是我在一本小说中看到的一句话,笔者认为非常符合「一些地区」底层的真实状态。

这是就是典型的「政策维亲」。

这种现象比贪腐更严重,极容易滋生一个「霸权土皇帝」污染身边人,扶持身边人,垄断「政策资源」。
「顶层」下来的政策,到了这样的地方就只能叫「朕策」,会使弱者越弱,强者越强,加大贫富差距。


再说「理解不深刻」这句话其实有好几层解释,但目下最常见的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头脑死板,不讲变通。

其实大家都知道,「顶层」下文普遍都是战略性的指导文件,到了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而最终到了执行层,文字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到了可以量化的情况。

可就是这样的量化,在一些底层执行层手里就好像文件上的字是刻在上面的,坚不可摧,意不可变。

再说直白点就是,死扣字眼,不愿担责,更不愿寻求解决办法,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根本没有与底层人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如此也就导致很多符合条件的申报人因为某些情况与文件上不同而与之无缘。

这恰恰是寒了绝大部分底层人民的心,打击了创业者的积极性,更是将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挡在门外。

而这就是每年从那么多人脱颖而出的所谓「人才」。

也是,不能怪你们,你们好不容易从这么多人脱颖而出,自然是想端好铁饭碗,所以也就不想,也不敢犯错。

毕竟,对你们而言,竞争压力还是挺大,分分钟可能被人替代。

自然,有所得,必有所失。

在这条路,你们要学的还有很多。

当你们将绝大部分求你们办事的人推出门外时,注定会与你们未来的机会失之交臂。这一点,得多向你们前辈们学习。

最后说「血酬定律」。

其实就笔者而言,并不反感这个词,黑夜白昼都有其规律,每个人都需遵守。

然,笔者今天要说的是那些暴露的太过明显的「腐败分子」。

中国人都是感恩的人,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但有些端着铁饭碗的「人」一把年纪就是不懂这个道理,非要将自己那想贪腐的动机暴露的如此低端下作,毫无水平可言,诚然还佯装高明。

这类人是最蠢的。

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老百姓很多时候其实本身合理的诉求是在规则内的,可是到了地方,有些「人」就是要卡你一下,亦或者让你的诉求有所打折,暗示你「血酬定律」。

其表现的样子直接让人作呕。

本来想着事后好好的感谢一下,此刻全然没有了心情。

而这样的人想的并不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相反,想的却是「和珅」的那套:用你的钱,办你的事。

可能,这样说太过天真。

是啊,人家凭什么无怨无悔的帮你办事?若无点好处,是你,你会吗?

是我,我真会!

不是所有人都是腐败分子,中国的好官还是多于贪官的。

所以,对待害群之马要果断出手。

我们不要出淤泥而不染,我们要的是,水至清,也有鱼。
当池水浑浊的时候,会滋生腐败的杂质,这些杂质能把一部分池鱼养得又肥又大,却最终逼死了其他的鱼,破坏了健康的生态。
浑水摸鱼,永远无法建立一个大家公平竞争的机制。
我们说的水清有鱼,只有水清了才能看到哪条鱼是健康的,哪条是生病的。




坚持原创不易,持续更新需要动力,真诚的希望持续支持我的读者能够看完后点一下右下角的「再看」,多次想过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持续更新是我对读者的态度,一路走来,感恩相遇,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到老!爱你。
用最通俗的语言解刨真相

建了一个微信读者群,很期待和您交朋友,同时欢迎您的爆料,任何内容皆可执笔,不一样的观点,是心灵的净化,是灵魂的冲击。

内容源自执笔为常,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文

广告投放| 文章投稿 |其他合作

请发邮件至小编邮箱:chhwoter@126.com

精品原创文章



  • 水产品品牌建设路在何方?

  • 当下是水产行业最差的时代,也是水产行业最好的时代

  • 佛山地区加州鲈养殖技术小结

  • 混养模式下甲鱼穿孔病如何防治?

  • 选择好品种,高价卖鱼,想亏都难

  • 又是收获季节!这样拉网卖鱼增加卖相,提高利润

  • 最全的鱼塘清淤方法集


欢迎留言评论,相互交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