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乌合之众》读书笔记2

发布于 2021-09-14 18:43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第2

乌合之众的三大特点

 

1.智力下降

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所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2.高自信

个体缺乏自信,所以我们追求自信,最后变得更加卓越,这也是心理学家阿德勒关于个体发展的观点。可是一旦某个群体变得自信,事情就往往朝着失控和可怕的方向变化,因为他们所谓的自信是虚假的自信,他们认为汇入群体之后,就可以免责,就代表了“正义”。

 

3.情绪化

群体的行动要靠情绪来催化,如果说智商和信心是乌合之众的反应物,那么情绪化就是催化剂,乌合之众的行动需要情绪化来引爆,在情绪化的裹挟下,事实已经不重要了,或者他们已经看不到事实了,于是他们变得非理性了,甚至变得非常暴力了,可是他们自己感觉不到。

 

智力下降了,自信心增强了,情绪激烈急于动手了,乌合之众就产生了。

 

勒庞认为,在群体之中,个体的人性就会湮没,独立的思考能力也会丧失,群体的精神会取代个体的精神。他首次阐明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研究了群体特征和种族特征的不同之处,指出了群众运动的性质,分析了领袖与群众、民主与独裁的关系,书中的许多观点都20世纪的历史里得到了验证。懂得群体心理学,“就像拥有一道强光,照亮了许多历史现象与经济现象。没有它,那些现象就很难看清”。时至今日,《乌合之众》依然具有强烈的当代感。

 

“乌合之众”的学名叫作心理群体,它首先是指一群有着共同心理状态的人,在这群人中,每个人的感情和思想都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发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乌合之众与一般的心理集体不同,跟那些文化风俗里的心理认同也不一样,乌合之众只持续在某一短暂的时间里。因此,首先,乌合之众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其次,乌合之众追逐这个目标的过程是一个无法持久的过程。

 

一个民族的强盛和另一个民族的衰微,与社会政治制度没有任何关系。每个民族都由它们自己的特性决定,所有那些不能与这种特性相配的制度,都只能算是借穿了一下别人的衣服。

 

我们一生都需要蜕变,否则每天都在机械地循环往复。蜕变伴随着痛苦,需要我们积蓄坚持隐忍,在泣血中挣脱往昔的束缚,在砸碎过去的锁链中寻觅新的生机。人非生而不同,一样的起点,迥异的终点,关键取决于途中奔跑的速度。到头来才发现,你驻足的某个停靠点,亦是你人生搁浅的地方。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