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名校“医学僧”?考进深大医学部,然后等它华丽转身

发布于 2021-09-14 23:58

这几年

在广东甚至是全国高校圈

一群“乘风破浪的姐姐”

都被一个“披荆斩棘的小哥哥

给震撼到了

有自媒体用了“恐怖”来形容

有多恐怖?

创立38年

跻身国内前30

近几年

在软科、US News、QS和泰晤士

四大世界权威大学排名中

均进入主榜

位居内地高校30名上下

给其他小伙伴们

带来了一种“不进则退”的危机感

它就是

国内进步最快的高校

深圳大学

除了排名

录取分数线也是节节攀升

众所周知

深大最初只是一所二本高校

想当年,很多“一本生”

对它都是爱理不理

没想到

时至今日

竟有点“后悔不已”

在2019年的毕业典礼上

深大校长李清泉还小小地“凡尔赛”了一把:

有人说

选大学

要首先选择它所在的城市

年仅38岁的深圳大学

正是伴随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先锋而腾飞的凤凰

代表着高等教育的“深圳速度”

除了教育

深圳另一个民生领域近年也开始“加速”

医疗

过去的“十三五”

深圳在医疗卫生上

累计“砸”下超过 1500 亿元

是“十二五”的 2.5倍

深圳大学总医院等一大批

大型新建医院拔地而起

4家医学院“从无到有”

如果说当年“二本”考深大是

“撞彩”(走运)

那么如今来深大读医

就是站在了深圳“教育+医疗”的风口上

它只是个“双非”

(非211、非985)

却能带你“双飞”

今天又有1000多名新生

成为“双飞”幸运鹅

9月14日下午,深圳大学医学部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医学人文周开幕式。

1037名医学“萌新”(本科564人、研究生473人),正式步入深圳大学丽湖校区,开启“西丽养老院”的生活。

为啥叫“养老院”?

因为环境实在太好了!

医学部所在的丽湖校区,位于深圳南山区的西丽大学城,被塘朗山、阳台山、西丽湖“包围”,安静、舒适,旁边还有西丽高尔夫球场。

校区是新建的,校园环境、住宿条件都好到没朋友,对于一些原来在老牌医学院读本科的学生来说,简直就像从80年代“老破小”搬进了南山“豪宅区”啊。

▲ 深大丽湖校区宿舍楼

▲ 宿舍内部环境

当然,读医就是选了一条“苦行僧”的漫漫长路。医学生们选深大,肯定不是为了“养老”。

有“大楼”固然爽,但有大师才是硬道理。

深圳第一家本土医学院

钟南山领衔、诺奖得主助阵

2008年,深大医学院成立,成为深圳本土第一家医学院。

 

2013年4月,深大在其基础上,组建了医学部。

 

很快,医学部成为了深圳大学的“王牌”之一,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等主要评估指标中,医学部的贡献率占到全校的1/4-1/3。

 

临床医学学科更进入了ESI学科世界排名前0.5%。

 

2009年,钟南山院士受聘为深圳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在10周年时,他评价深大医学部的发展是:

 

惊人的速度!

在师资力量上,深大医学部有7位国内外院士“坐镇”,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幽门螺杆菌之父”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教授。

 

1982年,正是他与罗宾•沃伦医生发现了寄居在人胃部的螺旋状细菌,并在后续的实验中证明了该细菌与胃溃疡、胃癌等高度相关,开创了胃肠道疾病研究的新时代。

 

2017年5月,马歇尔教授获聘为深大医学部特聘教授。随后,学校还组建了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

 

目前,深大医学部下设6个学院:

 

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还有深圳第一个全科医学系、医学人文中心。

医学部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个。

从本科到博士,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医学及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24家附属和教学医院

在“新手村”就能看到“满级大神”

在深大读医,和其他医学院校有啥不同?

 

知乎上,很多在读或者毕业的深大医学生都会提到一点:

 

双导师制度。

 

一个科研导师:

 

入学第一年,就可以在基础医学院选择一位导师,跟着导师做科研,参加一些实验项目,学院给每个学生都拨了一笔科研基金。

 

一个临床导师:

 

从大三开始,进入临床学习阶段,直接去到附属医院(最早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学习,这时你可以在医院里自愿选择一位资深医生做临床导师。

 

临床和科研,都从“娃娃”抓起,两手抓,双手都要硬。

在科研方面,截至2020年,深大医学部承担了科研项目近1512项,经费超过13亿元。其中科技部项目3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3项,包括重大重点项目25项。

 

近五年,单项超千万的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就5项,每年到校经费超1亿元,光这一点,就超过了很多985、211的医学院校。

在临床方面,学生们更是近距离接触到不少顶尖的大神。

 

距离深大医学部仅1公里,是深大的第一所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

 

▲ 2018年6月开业的深圳首家本土高校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

这家2018年开业的新建市属公立医院,从全国各地挖来了一大批临床的大神,创造了不少业界闻名的经典案例。

 

比如脊柱骨病科主任陶惠人教授,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来深后帮助全国首例“折叠人”重新站起来,挑战脊柱外科的“珠穆朗玛峰”。

肝胆外科主任李晓武教授、副主任刘祥德教授,来自全国肝胆外科“黄埔军校”——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完成深圳第一例“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把病人的肝掏出来,在体外把肿瘤“雕”干净,再装回去,这是肝移植领域的“顶峰”。

还有全国耳鼻喉TOP10医生张庆丰教授,在世界首创等离子打孔消融术,一把“低温刀”救人无数。

这些顶尖的名医,都会为医学部的学生们授课,并带他们出门诊、查房、做手术,“手把手”带着“萌新”成长。

 

李晓武教授说,他和团队很乐意为医学生们上课,这样科室会及时整理临床上遇到的经典案例,形成一个体系化的“病例库”,对于一个医教研一体的医院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传承”。

 

目前,年轻的深大医学部已经迅速组建了一个24家临床教学基地的“实战网络”,帮助学生们从“新手村”走向“满级大神”。

其中,有4家是深圳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

 

  •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深圳大学总医院

  •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 深圳大学直属口腔医院(筹)

▲ 位于龙岗平湖的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网红Up主“口口医生”:

在这里学医是一个奇妙的旅程

深大医学部首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吕艳思,毕业后成为了深圳大学总医院的皮肤科医生。

她还有一个更有名的身份:B站阿婆主“口口医生”。

她说,自己之所以在镜头面前收放自如,与当年在深大得到的锻炼息息相关:

做过班长、学生会主席,参加过辩论赛、演讲比赛……

“正是有了这些铺垫,所以当机会来临时,我才能够将其抓住。”

“在这里学医是一个奇妙的旅程,收获会远远大于期待!”

目前,深大医学部共有3207名在校生。其中本科2009人、研究生1160人、留学生38人。

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读完5年本科,会继续攻读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含‘规培’),大多数毕业生仍在深造阶段。

2008年至今,深大医学部共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356名,历届平均升学率近64%,6届学生执业医师考试总通过率近90%,位居全国各医学院校前十。

“十三五”期间,深大医学部各专业本科学生平均就业率89.28%。其中,64.5%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留在深圳工作或深造。

周子晟 深大医学部2020级研究生:

去年夏天我报了深大医学部,亲友很疑惑:怎么放着本科读的211不报,非要跑到深圳读研?

我说,我喜欢深圳这座“年轻人的城市”,也很看好这座城市的医学院。

刚到学校报到没多久,我就被安排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学习,导师肝胆胰脾外科主任詹勇强手把手教我。

深圳市“三名工程”引进的王学浩院士,也多次来到医院,带领科室团队查房、讲课。他可是肝脏外科的大神啊!能够近距离接触、学习,机会太难得了。

刘洋 深大医学部2017级本科生:

以我的高考分数,本可以报读广州一所建校数十年的老牌医科大学。为此,我们全家人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来深圳,就读这家当时建立还不到10年的医学院。

吸引我的,是这里的教学模式:

小班教学,大一可以选择自己的基础科研导师,可以跟着老师进实验室,学做实验、学写论文,培养科研思维……

相较于医科大学,综合性大学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学到更多的综合技能。

现在觉得,当初这个选择挺好的!

深圳卫健委
最靠谱的科普,最有趣的灵魂。
11篇原创内容

-End-

「有用就扩散

信息来源:深圳大学医学部

喜欢就奖励深小卫一个“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