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古人还古的楷书,入全国书法展,这作品让人折服
发布于 2021-09-15 02:20
当代书法的创作,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是写字,在书写的进出上,更加讲求作品的形式美感。这种现象,在各大书法展览上尤其突出。
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展单项展——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上,江西赣州的青年书法家陈园辉的入展作品,就让我们看到“仿古”的能力。学习书法,要学古人书法的气象、气息,但陈园辉的作品,除了写得有古意,作品的形式也很有古意,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比古人还古”的小楷作品。
陈园辉是当下很活跃也很有实力的书法家,作品曾入展全国第八届新人新作展、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全国第二届临帖作品展,还获得过江西省第十届临帖展一等奖、江西省第十一届临帖展二等奖。
从陈园辉入展、获奖的经历来看,很明显他是擅长临帖的。这在他第二届楷书作品展的入展作品中也能感觉得到。陈园辉能够做到写得像、做得像,以这样的手段去参加临帖展,对于一般的书法创作者来说,算得上“降维打击”了。
另外,从艺术的角度来考量,小楷可以作为其他各种书体的基本功。王学仲先生就是从他的老师处得到这样的启示,所以小楷写得好,其他书体也大有成就。
陈园辉的小楷,直接继承了钟繇、王羲之小楷的风格:既写得规范精到,有显得开张、充满动势和灵气,而且还隐隐约约闪现着隶意,而这一点正是陈园辉的作品不落世俗之意且沉厚、高雅的重要因素。
正如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安徽省书协副主席、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刘廷龙先生说的那样:此册小楷采用现代印拓技术作为表现手法来拟古贤碑拓,其效果可谓乱真矣!
虽然陈园辉的作品是以现代的技术,仿制成古代碑帖,但这也显示出陈园辉对历代古贤小楷之形制、用笔之研究、运用以及理解、把握达一定深度后的一种展示。
从陈园辉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其对钟繇小楷含蓄儒雅的理解,也更能发现其对明清以来保存于苏杭二地一些名头不显、泐刻于豪门大宅之私家园林院廊里文人诗稿的研究和吸收消化。而作为对传统小楷的写手,更多的精彩是其对传统古贤们小楷之布白与经营位置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且在熟能生巧过程中透出了其不落俗格的文人雅士之底蕴,洵为难得。
记得画家李可染先生说过,对学习传统绘画的方法就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学习传统书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