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2021年中级社工师题题练(21)
发布于 2021-09-15 03:29
社会工作实务
一、案例设计题(20分)
某小区门口早晚出入车辆多,常常造成交通拥堵。社区热心人士陈阿姨出面组织几位居民当志愿者进行交通疏导。但让陈阿姨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开会的场面就非常混乱,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认为志愿执勤活动应仔细安排,明确分工;有的认为执勤活动需要占用很多时间,而且还要产生一些额外费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提出执勤万一出了事儿怎么办,应当购买保险。在随后的交通疏导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还出现志愿者与居民发生冲突的情况。陈阿姨为此头疼不已,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找到了社会工作者。
问题:
1.从参与能力的角度,列出本案例中影响居民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因素。
2.为推动该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社会工作者应开展哪些工作?
解析:分析思路:关于第一问
第一步:先确定本题的出题区域,锁定范围为社区社会工作
第二步:脑子里迅速思索在社区社会工作这一章第二节、第三节都学了什么。
第三步:把自己所学过的内容中和这道题有关联的部分结合起来,作答。经过分析,很显然,第一问问的是影响居民参与的因素,这属于社区社会工作第三节社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的内容,(社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每年必考一题),教材中对应的部分是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因素分析,包括参与价值、参与意愿、参与能力。而本题考查的是参与能力,因此答案的范围就锁定在参与能力部分。参与能力主要受到时间和金钱的因素影响;还有就是知识与技巧,还有制度上的因素。所以考生需要罗列出:时间、金钱、知识技巧、制度。这些属于书上的知识点,也是关键词及给分点。
第四步:结合材料中的依据来分析。也就是论点+论据。比如1)时间因素是影响居民参与能力的因素之一,材料中有的人认为执勤占用了很多时间;2)金钱因素,材料中有居民认为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当然,考生如果没有记住书上的这些知识点,也可以通过居民反映的这些问题,归纳出时间、经费、技能、制度等要素,只不过没有书上给的现有的论点更专业。
第二问:根据材料锁定范围,第二问实质上问的是社区社会工作第二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中的城市社区服务的志愿服务。
书上提到: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扶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培训水平;做好志愿者者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那么考生需要把这几个论点,结合材料中如何对该社区的居民展开谈一谈。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01
宝宝六个月了,爸爸妈妈逗她时,她会微笑;见到陌生人时,她没有什么表情。根据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宝宝正处于( )。
A .前依恋关系阶段
B .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
C .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
D .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答案:B【解析】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把依恋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前依恋关系阶段、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以及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强调促进与重要成人保持联系的行为。此时,婴儿显示出“选择性的社会微笑”,这发生在认出熟悉脸孔的过程中,对不熟悉脸孔则较少作出微笑反应。
02
56岁的叶先生来到社区居委会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他说他的妻子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比他小5岁,近一段时间脾气特别暴躁,这可能与两人婚后一直未生育有关,妻子现在怀疑他出轨,对他很冷淡。叶先生觉得很无辜,因为他从未有过外遇,也从没想过要离婚。针对叶先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
A .协助他们夫妻冷静审视婚姻,学习夫妻的相处之道
B .协助他们夫妻重新审视家庭,了解家庭暴力的伤害
C .协助他们夫妻增强责任意识,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D .协助他们夫妻重塑事业观念,定位职业转型的目标
答案:A【解析】B项错误,题目并没有体现家庭暴力。C项错误,叶先生夫妻之间的关系在于其妻子可能处于更年期,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问题,并不是责任意识的问题。D项错误,题干只是说明妻子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没说要进行职业转型。
03
小赵对猫有着强烈的抗拒心理,见到猫时会表现出恐惧,甚至浑身颤抖。最近,还为此事影响了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家人带着他向社会工作者小俞求助。社会工作者小俞了解小赵的情况后为其提供服务。下列小俞的做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
A .询问小赵惧怕猫的原因,并极力改变她的错误认知
B .帮助小赵尝试触摸猫,通过多次接触进行脱敏治疗
C .询问小赵曾经的早年经历,了解小赵排斥猫的原因
D .联系小赵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其缓解内心恐惧感
答案:C【解析】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理性无法觉察潜意识的经验,故答案选C项。
04
根据存在主义理论,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 )。
A .发掘造成问题的潜意识
B .自主觉察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C .协调人与环境间的关系
D .发现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答案:D【解析】存在主义理论从存在出发,分析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帮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发挥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05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近发现高三(3)班的小强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且失落、易怒,还多次与同学因小事发生争吵。小林通过多方走访了解情况,小强的父母正在闹离婚。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小林适宜的做法是( )。
A .鼓励小强正视现实并提升应对问题能力
B .深入分析小强与父母及同学的互动关系
C .引导小强正确看待父母想要离婚的事实
D .将服务聚焦于小强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
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要的满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
01
社会工作者小余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一个八节次的情感探索小组。小组进展到第四节,小余观察到组员们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判断小组进入到中期转折阶段。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有( )。
A .组员之间愿意探讨情感话题
B .组员之间强调保守小组秘密
C .有些组员会刻意对情感主题进行理性表达与探讨
D .组员间关于情感差异性和冲突性的观点表达增多
E .组员在小组内分享时依赖社会工作者小余的指导
答案:A,D【解析】中期转折阶段是组员关系走向紧密化的时期,也是小组内部权力竞争开始的时期。在中期转折阶段,组员的常见特征有:(1)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2)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3)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02
社会工作者小马为残障人士开展了一个支持小组。为及时了解该小组的工作效果,小马为小组各阶段都设计了评估环节。从工作方法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中,属于小组评估的有( )。
A .小组开始时,小马通过残障人士支持体系进行了文献收集和分析
B .小组进行中,小马通过需求调查问卷收集资料了解组员们的特点
C .小组进行中,小马在每节小组活动结束后让组员填写自我测量表
D .小组进行中,小马回收社区工作人员填写的自我测量表
E .小组结束时,主要由小马和组员共同评估小组活动成效
答案:A,B,C,D【解析】 小组评估是一种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证明小组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组员改变的状况等。作为工作方法的小组评估,主要包括:(1)组前计划评估;(2)小组的需求评估;(3)小组过程评估;(4)小组的效果评估。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01
根据《继承法》,下列继承人的行为中,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是()
A.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B.故意伤害其他继承人的
C.过失致被继承人死亡的
D.虐待被继承人,情节轻微的
答案:A【解析】继承权丧失的原因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02
根据《人民调解法》,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调解。这体现了人民调解的()原则。
B.自愿
C.平等
D.公开
答案:B【解析】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当事人发生纠纷以后,是否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首先决定于当事人愿不愿意接受调解,当事人接受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就予以受理;如果当事人不同意某个调解委员的调解,就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更换调解委员;如果当事人根本不同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就不得硬性调解或者强迫调解。
03
某市信访部门收到群众提出的信访事项并进行了登记,根据《信访条例》,下列对这些事项处理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B.属于由本级人民政府处理的,书面通知信访人向本级政府提出
C.属于由本级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处理的,书面告知信访人向有关部门提出
D.涉及下级行政机关的,书面通知信访人向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提出
答案:A【解析】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故BC错误。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故D错误。
04
甲县乙镇某道路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突发煤气管道破裂、煤气泄漏,对周边群众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该实发当由()负责。
B.甲县煤气公司
C.甲县消防部门
D.乙镇人民政府
答案:A【解析】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05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应当由其居住地()裁定。
B.中级人民法院
C.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D.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
答案:B【解析】《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
01
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产生居民委员会主住、副主任和委员的方式有()
A.由本居住地区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
B.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选举产生
C.由本居住地区半数以上的居民和驻社区单位代表选举产生
D.根据居民意见,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
E.根据居民意见,由每个居民小组和业主委员会推举代表选举产生
答案:ABD【解析】《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提出了民主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具体方式:一是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选举产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直接选举”;二是可以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三是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选举产生。
02
根据《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组织在组织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时,应尽的义务有()
E.安排与志愿者的年龄、知识、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
的活动
答案:ABDE【解析】志愿者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021年社工备考资料
题库推荐
往期精彩
记得点亮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