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258读:《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发布于 2021-09-15 05:54

你是我的花朵(Live) 伍佰

元末明初人陶宗仪著《南村辍耕录》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南宋有位官员,想在杭州找个小妾,找来找去没有可心的,后来有人给他带来一位叫奚奴的姑娘,问会些什么,回答是会温酒。

周围的人都笑,温酒算什么才艺呢?

官员倒是没笑,就请她温酒试试。

头一次,酒太烫,第二次又有点凉,第三次合适了,喝了。

从此以后,奚奴温酒从来都没失手过,每次都像面试时的第三次那么好。官员很高兴,便把她纳为妾,并终身都带着奚奴,死后把家产也给了她。

如果故事只是讲到这里,充其量是个供人茶余饭后取乐的段子而已。但是,在故事的结尾,作者由这件事悟到了一个特别经典的道理: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

这就让故事的价值豁然变得明朗起来——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定的隐喻存在,都隐藏着某种道理或行为的法则,总是可以给予我们或这样或那样的人生启迪。

教师的日常工作总有这样那样的故事,那一幕幕真实的教育生活片段,承载着孩子们的成长,承载着老师的付出,是最有价值、最值得回味的教育故事。

挪威的森林 伍佰

教育叙事的意义:

中小学一线教师越来越接近于消费经验的群体,“只入不出”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发展常态;二是大量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成了他人的研究样本,成了教育领域“写文化”中被“写”的主人公。也就是说,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过多地将目光朝向了他人,过多地把手伸向了他人,而很少会想到自己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去做一个发现者呢?

从自己或他人的故事中去体察人生的滋味,寻找教育的真谛,去实实在在思考对教育的认知和把握。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去做一个书写者?

从繁琐芜杂的教育生活里挖掘出一些鲜活的细节,用理性的思维和清晰的文字一一记录下来,去反思,去反刍,去获得一些明亮的经验和敞亮的情怀。

写,能促进思考,能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 

用心的教育生活才值得回味——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通过讲一个或一系列的教育故事,体会教育是什么,该怎样去做的更好,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我们在叙述自己遇到的教育问题、教学困惑等教育情境,以及在教育情境出现后,怎样抓住教育时机,及时地分析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故事的本身来看,一篇教育叙事至少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一定要真实。真实的教育故事才具有现场感,才能让人感同身受。一般来说,叙述者在故事当中。我们可以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捕捉事件;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具有创新性。一个具有价值的教育故事要么是发现新问题或找到新视角,要么体现新理念,要么具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很多时候,不是叙述者的故事写得不好,而是写得不新,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有创新才是叙事典型。

第三,要有情节和细节。有情节,就不会是记流水账,要有意义且相对完整的故事。一般为:遭遇困境-思考和计划-寻找出路-。教育都在细节中进行的,细节里有悬机。教育问题、教育方法、教育理念都体现在细节之中。细节就是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在做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第四,要有真情实意,注重感情的自然流露。

很爱很爱你 刘若英;伍佰 & China Blue

 

《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书摘:

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教育都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当其以经验事实的方式流动的时候,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图景。而要揭示这幅丰富多彩的教育图景,教育叙事研究就会成为重要的理论方式。

 

叙事探究作为在科学与人文这两极之间的一个中间道路,已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核心学术话语方式。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入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之中,并通过生活(如教与学)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

——————————————  

从中国现代早期的教育叙事(比如叶圣陶创作连载于《教育杂志》上的《倪焕之》)来看,教育家的生活故活故事还可以写成另一种文本,表达另一些个人的感受与历史社会关系。就《倪焕之》的叙事结构而言,一方面既要描写1911以来中国社会(上海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又要刻画在此期间一位热心教育改革的现代教师的精神历程,包括对教育、政治、爱情的美好憧憬,这些理想最初受到校长、女友的支持,但是这点关系非常有限,学校里外的各色人等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形成了一个对这位教育家来说只能以“黑暗”来形容的复杂博弈网络,而教育家的梦想最终被黑暗的现实粉碎(叶圣陶,1979)。很显然,只有通过叙事,才可以解释学校里的各种人际行为关系,以及各色人等随自身处境变化而采取的调整措施。叶圣陶的教育叙事虽然属于文艺作品,因而谈不上学术意义上的教育叙事,但是他所描述的内容却符合迪尔凯姆所说的社会事实,即能够反映普通社会群体的教育经验与感受,而在非叙事的教育学体系中,普通群体的教育经验与感受恰恰都被过滤掉了。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历史研究也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在研究内容上,社会史正在逐步取代原有的宏大叙述模式,地方生活、小人物以及个体经验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在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写作方法的新探索和实验开始不断:尝试,口述历史、叙事研究的引人,使历史更为广阔和丰富、复杂的面相得体现。

浪人情歌 伍佰 & China Blue;刘若英

引入教育叙事还承载着实践方面的价值期待。近一个时期以来教育界似乎对叙事研究情有独钟,许多教师很热衷于“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然是件好事。原本“沉默”的教师在理论界面前发出了自己的故事“的呼吁。“让教师的声音被人们听到”,这一点正是教育叙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主动表达自己的声音,显然是对教育叙事实验的积极支持与响应,并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与素材。

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教育叙事探究的本质在于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